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ppt
《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三节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图 对称平移性,1.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特点是长程有序。结构基元或者构成物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完全按照空间点阵规则排列的晶体叫理想晶体。在实际晶体中,粒子的排列不可能这样规则和完整,而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离理想结构的区域,出现了不完整性。把实际晶体中偏离理想点阵结构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虽然有晶体缺陷存在,但偏离平衡位置很大的粒子数目是很少的,从总的来看,其结构仍可以认为是接近完整的。根据几何形态特征,可以把晶体缺陷分为三类: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1.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点缺陷的定义点缺陷:在三维方向上尺寸都很小
2、(远小于晶体或晶粒的线度)的缺陷。1.点缺陷的类型金属中常见的基本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空位:空位就是未被占据的原子位置;间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是晶体中正常原子离位产生,也可以是外来杂质原子;,1.3.1.1 点缺陷的类型及形成,1.3.1 点缺陷,置换原子:位于晶体点阵位置的异类原子。,1.3.1 点缺陷,2.点缺陷的形成原子相互作用的两种作用力:(1)原子间的吸引力;(2)原子间的斥力 点缺陷形成最重要的环节是原子的振动 原子的热振动(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作振动)原子被束缚在它的平衡位置上,但原子却在做着挣脱束缚的努力 点缺陷形成的驱动力:温度、离子轰击、冷加工 在外界驱动力作用
3、下,哪个原子能够挣脱束缚,脱离平衡位置是不确定的,宏观上说这是一种几率分布,1.3.1 点缺陷,空位的两种类型:离位原子迁移到晶体的表面上,这样形成的空位通常称为肖脱基缺陷;可迁移到晶体点阵的间隙中,这样的空位称弗兰克尔缺陷。,图 晶体中的点缺陷(a)肖脱基空位(b)弗兰克尔空位,1.3.1 点缺陷,1.点缺陷的运动点缺陷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处在不断改变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空位周围的原子,由于热振动能量的起伏,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跳入空位,并占据这个平衡位置,这时在这个原子的原来位置上,就形成一个空位。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空位向邻近结点的迁移。在运动过程中,当间隙原子与一个空位相遇时,它将落入这个
4、空位,而使两者都消失,这一过程称为复合,或湮没。,1.3.1.2 点缺陷的运动及平衡浓度,1.3.1 点缺陷,(a)原来位置;(b)中间位置;(c)迁移后位置图 空位从位置A迁移到B,1.3.1 点缺陷,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晶体中点缺陷的存在,一方面造成点阵畸变,使晶体的内能升高,增大了晶体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增大了原子排列的混乱程度,并改变了其周围原子的振动频率,又使晶体的熵值增大。熵值越大,晶体便越稳定。由于存在着这两个互为矛盾的因素,晶体中的点缺陷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的平衡数目,这时点缺陷的浓度就称为它们在该温度下的热力学平衡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的热力学平衡浓度,这是点缺陷
5、区别于其它类型晶体缺陷的重要特点。,1.3.1 点缺陷,1.3.1.3 点缺陷对性能的影响,点缺陷的存在使晶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点缺陷引起电阻的增加,这是由于晶体中存在点缺陷时,对传导电子产生了附加的电子散射,使电阻增大。空位对金属的许多过程有着影响,特别是对高温下进行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的扩散、高温塑性变形的断裂、退火、沉淀、表面化学热处理、表面氧化、烧结等过程都与空位的存在和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过饱和点缺陷(如淬火空位、辐照缺陷)还提高了金属的屈服强度。,1.3.1 点缺陷,1.3.2 线缺陷,线缺陷就是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大的缺陷。线缺陷是各种类型的位错。位错
6、是晶体内部一种有规律的管状畸变区。原子发生错排的范围,在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小,是一个直径为35个原子间距,长几百到几万个原子间距的管状原子畸变区。最简单的位错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1.3.2 线缺陷,1.3.2.1 位错的基本概念,1.位错学说的产生1926年弗兰克尔利用理想晶体的模型估算了理论切变强度,与实验结果相比相差34个数量级。1934年泰勒,波朗依和奥罗万三人几乎同时提出晶体中位错的概念。泰勒把位错与晶体塑变的滑移联系起来,认为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依靠位错的逐步传递完成了滑移。与刚性滑移不同,位错的移动只需邻近原子作很小距离的弹性偏移就能实现,而晶体
7、其他区域的原子仍处在正常位置,因此滑移所需的临界切应力大为减小。,1939年柏格斯提出用柏氏矢量来表征位错的特性,同时引入螺型位错。1947年柯垂耳利用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解释了低碳钢的屈服现象。1950年弗兰克与瑞德同时提出了位错增殖机制FR位错源。50年代后,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晶体中位错的存在、运动、增殖。,1.3.2 线缺陷,图 理想晶体的滑移模型和刃型位错的滑移过程,1.3.2 线缺陷,图 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2.位错的基本类型位错可分为刃性位错和螺型位错。,1.3.2 线缺陷,(1)刃型位错,图 含有刃型位错的晶体,1.3.2 线缺陷,刃型位错的概念:在某一水平面以上多出了垂直
8、方向的原子面,犹如插入的刀刃一样,EF称为刃型位错线。位错线附近区域发生了原子错排,因此称为“刃型位错”。把多余半原子面在滑移面以上的位错称为正刃型位错,用符号“”表示,反之为负刃型位错,用“”表示。含有多余半原子面的晶体受压,原子间距小于正常点阵常数;不含多余半原子面的晶体受张力,原子间距大于正常点阵常数。位错在晶体中引起的畸变在位错线中心处最大,随着离位错中心距离的增大,晶体的畸变逐渐减小。,1.3.2 线缺陷,刃型位错的特点:1).刃型位错有一个额外的半原子面。其实正、负之分只具相对意义而无本质的区别。2).刃型位错线可理解为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线。它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折线
9、或曲线,但它必与滑移方向相垂直,也垂直于滑移矢量。,图 不同形状的刃型位错,1.3.2 线缺陷,3).滑移面必定是同时包含有位错线和滑移矢量的平面,在其他面上不能滑移。由于在刃型位错中,位错线与滑移矢量互相垂直,因此,由它们所构成的平面只有一个。4).晶体中存在刃型位错之后,位错周围的点阵发生弹性畸变,既有切应变,又有正应变。就正刃型位错而言,滑移面上方点阵受到压应力,下方点阵受到拉应力;负刃型位错与此相反。5).在位错线周围的过渡区(畸变区)每个原子具有较大的平均能量。但该区只有几个原子间距宽,畸变区是狭长的管道,所以刃型位错是线缺陷。,1.3.2 线缺陷,(a)立体图;(b)顶视图图 螺型
10、位错的原子组态,(2)螺型位错,1.3.2 线缺陷,图 螺型位错原子模型及其形成示意,1.3.2 线缺陷,螺型位错的结构特征 无额外的半原子面,原子错排程轴对称,分右旋和左旋螺型位错;一定是直线,与滑移矢量平行,位错线移动方向与晶体滑移方向垂直;滑移面不是唯一的,包含螺型位错线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它的滑移面;位错周围点阵也发生弹性畸变,但只有平行于位错线的切应变而无正应变,即不引起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位错畸变区也是几个原子间距宽度,同样是线位错。,1.3.2 线缺陷,3.柏氏矢量(1)柏氏矢量的确定方法先确定位错线的方向(一般规定位错线垂直纸面时,由纸面向外为正向),按右手法则做柏氏回路,右手大拇指
11、指位错线正向,回路方向按右手螺旋方向确定。从实际晶体中任一原子出发,避开位错附近的严重畸变区作一闭合回路,回路每一步连接相邻原子。按同样方法在完整晶体中做同样回路,步数、方向与上述回路一致,这时终点和起点不重合,由终点到起点引一矢量即为柏氏矢量b。,1.3.2 线缺陷,图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的确定,1.3.2 线缺陷,图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的确定,1.3.2 线缺陷,(2)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及特征物理意义:代表位错,并表示其特征(强度、畸变量);表示晶体滑移的方向和大小。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通常将柏氏矢量称为位错强度,该矢量的模|b|表示了畸变的程度,称为位错的强度。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际 金属 晶体缺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