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注采井网经验交流.ppt
《完善注采井网经验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注采井网经验交流.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完善注采井网经验交流,2016年2月,一、“十一五”末面临的困境二、“十二五”的做法和效果三、特高含水油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体会,提 纲,“十一五”末,胜利采油厂综合含水高达95.9%,采出程度37.7%,稀油自然递减大幅上升,产量大幅下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危局。,(万吨),(%),年产油,稀油自然递减率,-34万吨,+5.5%,1、剩余油认识遭遇瓶颈,一是提高采收率信心不足,胜坨油田储量4.7亿吨,“十一五”末,储量占83.1%的沙二段主力区块含水96.85%,采出程度达40.7%,采收率剩余空间仅为1.3%(标定采收率42%)。,胜坨油田储量构成柱状图,(万吨),“十一五”末胜坨油田
2、开发状况表,二是剩余油认识难以突破,胜坨油田纵向层多,开发时间长,平面流线异常复杂;认识手段相对单一,以油藏工程方法为主,局限于“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剩余油认识。,坨28沙二12层含油饱和度图,坨28沙二12层注采流线图,2、工作主要集中于局部挖潜,年均实施措施600多井次,占开油井数的38%,其中主导措施补孔改层的井次和年增油占总措施的比例达50%左右。,“十一五”期间,强化措施挖潜和低含水区块动用,年增油(万吨),井次(口),措施井次及增油量,补孔改层井次及增油量占比,(%),含水低于90%的坨142、坨128、东营组等区块储量(0.79亿吨)仅占16.9%,但年产油占比由“十五”初的1
3、9.8%上升到“十一五”末的44.5%,采油速度高达1.37%。,3、套损井持续增多,2008年以来套损井爆发性增长,2009-2010年达到200口以上。,套损井变化曲线,(口),井龄超过20年的油水井占到总井数近一半(42.6%),套损比例70%以上。施工工序复杂,单井作业层次由3.1增加到4.6,增幅达49.35%。,井数(口),套损比例(%),采油厂套损井比例与井龄关系曲线,井龄(年),单井平均作业层次变化图,4、层系井网保持程度弱化,“十一五”期间,胜坨油田共68套开发层系,跨层系合采井350口,占开井数的17.7%;高含水转出井290口,占开井数的14.7%。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由67
4、.2%下降到63.1%。,同一单元相邻井组(单井),产液量差异大,强动用方向强水驱、弱动用方向弱水驱,造成水驱动用状况不均衡。“十一五”末,152个井组产液量级差3,日产液2.8万吨,日产油1120吨,产量占比18%。,5、注采不平衡矛盾突出,6、注水质量不断下降,受水井作业投入不足和套损影响,分注率由57.1%下降到43.8%,层段合格率由60.3%下降到41.3%。,水井长效治理(口),分注率(%),层段合格率(%),水井长效投入成本(亿元),套损水井(口),地面系统老化,部分设备功能失效,全厂水质达标率仅为73.7%。,2010年各污水站水质达标率统计表,注水站8座:超过15年的7座,占
5、87.5%;配水间170座:大于15年的101座,占59.4%;注水干线101条171Km:超过15年的32条,92.7Km,分别占31%、54%;年管线穿孔次数:达到了1.2万次以上。,注水结构不合理。由于水质不达标、注入压力低,非主力层欠注严重,日欠注水量2.2万方(占注水量的16.2%);依靠高渗厚层消化欠注水量,日超注水量1.8万方,注采调整空间严重受限。,欠注水量:水质不达标污染堵塞(占78%)、储层物性差注入压力不足(22%),7、工艺适应性逐渐变差,配套技术亟待突破,一是举升工艺不适应高含水(95.9%)、高矿化度(19000mg/l)、深泵挂(1428米)的工况条件,2010年
6、躺井率高达8.9%。,二是分注工艺不适应,注水管柱防腐能力差、可靠性低,在井3年管柱有效率仅为69.2%。,油井管在井240天偏磨,油井抽油杆在井162天偏磨,水井配水器在井1.5年凡尔腐蚀刺孔,水井管在井3.1年腐蚀穿孔,三是井筒修复工艺不适应,套损井多、套损形态复杂,多处变形井共有455口,占套损井24.9,套管修复工艺有效率不足48%。,大跨度套漏,套漏+套变,套漏+套变+出砂,出砂层,一、“十一五”末面临的困境二、“十二五”的做法和效果三、特高含水油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体会,提 纲,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油田领导和机关业务部门、研究院从多方面给予了指导、关心和支持。我们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
7、,解放思想,破除提高采收率有瓶颈的观念,以五项潜力大调查为前提,持续狠抓认识基础、开发基础,通过构建矢量注采井网,配套经济有效工程技术,实施高效注采调整,初步实现了特高含水老油田的效益开发。,二、“十二五”的做法和效果,(一)精查细找转变观念,高效开发信心再提升(二)创新矢量调整技术,水驱采收率持续提高(三)聚焦存量提质增效,效益开发再创新佳绩,(一)精查细找转变观念,高效开发信心再提升,针对油藏剩余油认识瓶颈、注采井网老化不适应性、地面配套和工艺技术不适应性,持续开展五项潜力大调查。,1、剩余油潜力认识大调查2、层系井网完善潜力大调查3、注采不平衡潜力大调查4、注水系统水质和压力需求大调查5
8、、井筒修复、长寿分注、高效举升工艺技术大调查,和研究院合作研究表明,整装主力油藏采收率可由42.0%提高至58.5%,矿场上已有8个单元水驱采收率达到了50%以上。,水驱采收率潜力测算表(2010年),高采收率单元构成表(2010年),主力单元地质储量3.9亿吨,一是冲破思维禁区,明确主力单元仍然是提高采收率的主阵地,1、剩余油潜力认识大调查,分析取心井156口,饱和度实测6.4万个小层,制作流线图4929张,建模数模33个区块储量3.9亿吨,实现主力单元剩余油定量刻画全覆盖。,特高含水后期油藏特点,剩余油研究技术对策,含油小层多(93个),技术手段一,开发时间长流线复杂,技术手段二,技术手段
9、三,取心井、新井、饱和度监测,油藏工程方法,建模数模一体化描述,常规取心井135口密闭取心井21口新井、SNP测井1135井次,6.4万个小层,流线图4929张,区块33个储量3.9亿吨,工作量,二是拓展技术手段,建立起剩余油分布新认识,形成了“十一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层间干扰、平面动用差异、层内顶部富集、砂体差异控制等四种类型为主,储量占82%。,剩余油饱和度统计表,“十一型”剩余油分布模式,类型一:“层间干扰型”,层间物性差异大,合采干扰严重。以二区沙二9-10为代表,10砂组渗透率远高于9砂组,9砂组剩余油饱和度较10砂组高10%。类似区块6个,地质储量2713万吨。,二区沙二91层
10、剩余油饱和度图,层间干扰型单元统计表,二区沙二103层剩余油饱和度图,地质储量:216万吨 渗透率:1100-3480md采出程度:38.4%,地质储量:139万吨 渗透率:160-290md采出程度:22.6%,剩余油富集与否主要受动用程度的影响。以二区沙二81为代表,边部井网不完善,剩余油饱和度41-58%,高于主体10%以上。类似区块7个,地质储量1.04亿吨。,类型二:“平面动用差异型”,二区沙二81层剩余油饱和度图,平面动用差异型单元统计表,主体,边部,类型三:“顶部富集型”,主要受夹层展布影响,以二区沙二83-5为代表,顶部剩余油饱和度达48-56%。类似区块5个,地质储量4936
11、万吨。,坨30沙二8-10砂组含油饱和度剖面图,二区沙二83-5含油饱和度剖面图,层内顶部富集型单元统计表,ST3-8-62井(顶部富集),So,类型四:“砂体差异型”,主要受砂体形态的影响,以一区沙二1-3为代表,河道中心剩余油饱和度低,为32-41%;侧缘剩余油相对富集,为46-55%。类似区块10个,地质储量1.4亿吨。,胜一区沙二23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砂体差异型单元统计表,剩余油认识由“高度分散、局部富集”转变为“普遍分布、差异富集”,“普遍分布”的剩余油饱和度平均在35%左右,离残余油饱和度至少还有15%的空间,“差异富集”区饱和度还要高10%以上。坚定了“五个不等于”的认识理念
12、,极大的提振了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信心。,2、层系井网完善潜力大调查,围绕提高储量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深入开展层系井网细分和完善潜力大调查,为经济高效“新化”井网、最大限度提高动用奠定扎实基础。,现井网控制未动用储量,细分为层间干扰、层内干扰和卡封开展调查,明确层系井网细分目标,失控储量,细分为套坏、高含水改出开展调查,明确完善井网目标,水驱控制未动用储量8281万吨。,其中:层间干扰2350.5万吨,层内干扰1946.4万吨,卡封层3984.2万吨,井网储量控制状况统计表,对2120口套坏井和改出井进行排查,失控储量7952.3万吨。,其中:套坏6827.1万吨,高含水改出1125.2万
13、吨;按照含水级别分析有潜力的失控储量4877万吨。,井网失控储量统计表,通过调查,控制未动用和失控储量共1.62亿吨;筛选具备层系细分和完善井网潜力的单元45个,地质储量3.57亿吨。,层系细分及井网完善潜力单元统计表,其中:具有层系井网细分潜力单元25个,地质储量1.82亿吨;具有完善井网潜力的单元20个,地质储量1.75亿吨。,对765个注采井组进行分级梳理,对产液量级差3的152个井组重点开展解剖分析。,3、注采不平衡潜力大调查,井组产液量级差分级统计表,152个井组细分为6种类型,排查动、静态影响因素,按照“强驱方向控制减无效,弱驱方向强化增动用”的原则,制定油水联动组合调整对策。,产
14、液不平衡井组统计表,组合调整对策及工作量,矢量配产配注+提液控液组合:128井次,堵水调剖+储层改造组合:32井次,贴堵避射+注采调配组合:35井次,攻欠增注+小幅度提液组合:112井次,粘度差异:8个,储层厚度:13个,地层能量:48个,渗透率:17个,构造变化:5个,采出程度、流线:61个,降粘+提液组合:11井次,恢复能量+控液组合:8井次,影响因素,产液量级差,动态因素2种,静态因素4种,4、注水系统水质和压力需求大调查,不同沉积储层细分注水层段的量化标准,针对不同油藏类型,考虑小层个数、层段内砂岩厚度和渗透率级差,制定了不同油藏类型的分层注水量化标准。,河流沉积相层系细分到小层,平均
15、分注层段4个,最多分到6段;三角洲沉积相层系细韵律层注水,平均分注层段3个,最多分到4段。,按照分层注水量化标准,90%注入水的水质达不到油藏需求,注水站压力等级均小于14Mpa,不能满足相对低渗和非主力层的注水需求。,注水井水质需求分布图,注水井压力需求分布图,水质需求C级单元39个,储量3.5亿吨;水质需求B级单元17个,储量1.0亿吨;水质需求A级单元13个,储量0.32亿吨。,压力需求16MPa的单元54个;压力需求16-20MPa的单元8个;压力需求20-25MPa的单元3个;压力需求25-35MPa的单元4个。,5、井筒修复、长寿分注、高效举升工艺技术大调查,针对套损井治理、提高有
16、效注水、控制躺井率,开展井筒修复、长寿注水、高效举升三个方面20项重点工艺技术攻关。,通过五项潜力大调查,在“一个清楚、四个明确”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矢量调整技术,我们坚信特高含水老油田仍大有可为,力争“十二五”末稀油自然递减率控制到10%,年增加经济可采储量100万吨以上。,(二)创新矢量调整技术,水驱采收率持续提高,剩余油认识更加清楚井网完善潜力更加明确注采调整潜力更加明确地面配套方向更加明确工艺攻关方向更加明确,“一个清楚、四个明确”,矢量调整是以“稳液、控水、调结构”为指导,通过层系、井网、井距的优化设计,建立起适应储层非均质和剩余油分布特点的井网,工艺、地面一体化提升,配套实施矢量注
17、采调整,最终通过地下流场的矢量,实现剩余油的均衡动用。,1、稳步推进井网调整,水驱控制程度不断提高2、一体治理地面系统,注水开发基础不断夯实3、精细矢量注采调整,实现地下流场不断均衡,“十二五”期间创新和推广四种矢量调整模式,实施16个单元,地质储量1.4亿吨,投产新井304口,建产能25.7万吨。,1、稳步推进井网调整,水驱控制程度不断提高,模式一:“大网套小网”,二区沙二9-10,针对层间差异型的剩余油,细分层系,控制层间干扰;推广区块4个,地质储量2442万吨。,9砂层组渗透率低,采出程度低,采用小井距(240米);10砂层组渗透率高,采出程度高,采用大井距(400米)开发。,针对平面差
18、异型的剩余油,优化井距,均衡流场;推广区块4个,地质储量4091万吨。,模式二:“大网连小网”,二区沙二8,二区沙二81层剩余油饱和度图,二区沙二81层渗透率图,二区沙二81层部署图,北部主体相带渗透率高、饱和度低,采用大网控制;南部侧缘相带渗透率低、饱和度高,采用小网加强动用。,针对普遍分布型的剩余油,拉大井距,改变流线,提液开采;推广区块4个,地质储量3462万吨。,模式三:“小网变大网”,坨七西沙二8-10,主力层大井距,强边水驱,改变液流方向;非主力层小网完善,攻欠增注,恢复能量。,一区沙二1-3,模式四:“单砂体个性井网”,针对砂体差异型的剩余油,优化井网类型,灵活调整注采方向;推广
19、区块4个,地质储量4486万吨。,胜一区沙二23层渗透率分布图,胜一区沙二1砂组含油饱和度分布图,1砂组:大网控制普遍分布的剩余油,实现储量全覆盖;2-3层系:砂体零散,采用河道中心注水,侧缘采油,提高储量动用。,矢量调整单元开发效果大幅提升,日增油722t,综合含水下降1%;稳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水驱控制程度由76%上升到94.4%,自然递减由13%下降到8.65%。提高采收率2.6%,新增可采储量362.6万吨。,2、一体治理地面系统,注水开发基础不断夯实,在矢量井网构建的同时,通过老油田一体化治理、新老区产能建设配套等模式,2010-2015年改造地面污水站5座,建设精细水处理系统4套,地
20、面升压精细注水站9座。,持续不断改善水质,加强注水罐清罐和管线清洗,累计清罐15座,占总量83%,清洗管线52条,累计6.5万米。,利用热成像技术定期观察,设立大罐清砂及时率指标进行月度考核。合格标准:顶层油厚低于10cm、底部砂厚小于15cm,清砂前后沿程含油变化(胜八注1#罐),清砂前后沿程悬浮固体变化(胜八注1#罐),水质:达标率由73.7%提高至90.7%,实现了C级、B级水质100%全覆盖,A级水质从无到有,达到90%。,注水水质改善,压力系统两满足两提升,压力:实现“两满足、两提高”,即16MPa以下、20-25MPa两个压力需求水量全满足,16-20MPa、25-35MPa两个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善 注采井网 经验 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