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讲义(化学品安全技术).ppt
《安全讲义(化学品安全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讲义(化学品安全技术).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苯乙烯的性质:苯乙烯是无色油状液体、易燃。当加热、光照、过氧化催化剂存在时很快聚合,易被氧化为过氧化物,能发生氢化和卤化反应。.分子式:C8H8.分子量:104.16.结构简式:,苯乙烯的性质:,不稳定,易氧化、易自聚。避免与强氧化剂放在一起。储存时,避免光照、明火、高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闪点:34自燃点:490熔点:-31 沸点:145 相对密度:0.901空气中爆炸极限:1.16.1%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40mg/m3,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眼睛皮肤接
2、触,健康危害:可通过蒸汽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进入机体。蒸汽有刺激臭味。能刺激、催泪。急性中毒时,主要表现:眩晕,乏力,酒醉状,步态不稳,面色苍白,咳嗽,流泪,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幻觉,谵妄,抽搐,神智不清;长期接触苯乙烯,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病以及肝、肾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化学反应性活泼,易发生聚合反应,尤其是加热、光照、接触空气或过氧化物时聚合加速,放出大量热,有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混合,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3、。,急性中毒:在生产条件下的急性中毒主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而造成的。当浓度达25mg/m3时,可嗅得气味;在3400 mg/m3下,立即引起眼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患者先有眼部刺痛、眩晕、乏力、酒醉状、步态不稳、血压偏低,面色苍白、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黏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恶心、呕吐、幻觉、甚至神智不清。眼部受到苯乙烯液体污染可致灼伤。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健忘、乏力、忧郁、恶心、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皮肤损害有干裂、皱裂甚至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着,用肥皂水和清洁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严重者就医。吸 入:迅速脱
4、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注意安静和保暖。可用葡萄糖醛酸以增加与苯乙烯代谢产物的结合和排出。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 防 措 施:,灭火方法: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等灭火。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手套,一般消防服。用水扑救无效,但可以用雾状水冷却尚未燃着的容器。,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
5、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将泄漏出的苯乙烯抽到槽车或专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厂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禁烟火;穿戴清洁完好的的防护用品;戴防化镜和面具(或戴面式呼吸器),选用适当呼吸器。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良好,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按规范要求配置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存时应符合防火防爆规范要求,禁止使
6、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并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害。,注意:,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处置不当,苯乙烯易形成自聚物,堵塞管线、阀门、设备等。所以为了防止苯乙烯自聚,一般必须保持苯乙烯流动,避免死角;苯乙烯必须低温储存,加入适量的阻聚剂TBC,并避免与空气接触。,二、丁二烯安全技术说明,丁二烯性质 丁二烯是易于液化的无色气体、极易燃,易聚合(有氧存在下更易聚合),与空气接触易形成过氧化物,极易发生爆炸;当温度升高时,形成过氧化物速度大大加快。.分子式:C4H6.分子量:54.08.结构简式:,CH2=CH-CH=CH
7、2,丁二烯的性质:,不稳定,易氧化、易自聚。避免与氧化剂放在一起。储存时,避免光照、明火、高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闪点:-76自燃点:414熔点:-108 沸点:4.41 相对密度:0.6211空气中爆炸极限:212%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100mg/m3,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间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属低毒类。对皮肤、呼吸道的刺激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慢性影响可能致癌。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混合,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
8、险。,急性中毒:首先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进一步有头痛、头晕、口干、恶心和心悸等;严重者意识丧失和抽搐。慢性中毒:长时间接触低浓度丁二烯(低于100mm/m3),接触者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损伤、面部色素沉着、血压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增高及神经肌肉电生理改变。,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会造成皮肤冻伤。眼睛接触:会造成眼睛组织冻伤,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注意安静和保暖。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 防 措 施:,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9、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灭火方法: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注意事项:加入50100mg/m3的对叔丁基邻笨二酚(TBC)阻聚剂。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
10、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良好。储存时间要短。储存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按规范要求配置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存时应符合防火防爆规范要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并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注意:,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处置不当,丁二烯易形成自聚物、过氧化物。丁二烯过氧化物如果发生爆炸,威力相当于TNT炸药。丁二烯自聚物会堵塞管线、阀门、设备等。自聚物与空气接触,会自燃。所以应尽量避免丁二烯自聚及形成过氧化物。一般必须保持丁二烯流动,避免死角;丁二烯必须低温储存,避免与空气接触,并控制系统内氧含量100m
11、g/kg。系统中微量氧存在,丁二烯都可能形成自聚及形成过氧化物。,注意:,丁二烯系统停工蒸煮须用浓度为0.20.7%的硫酸亚铁脱氧水溶液,先冷浸4小时,再加热升温(80),维持24小时。若自聚物多,可适当延长蒸煮时间,必须破坏系统内过氧化自聚物及端聚物。拆人孔必须待温度冷却后方可进行,清理时必须用木制工具,清理出来的聚合物应及时处理。丁二烯系统在接受物料前,须用浓度为12%的亚硝酸钠溶液,加热至80,连续冲洗4小时以上,并按工艺要求进行气体置换,确保氧含量100mg/kg。,三、氨安全技术说明,氨性质 具有强烈腐蚀性。易溶于水,水溶液显强碱性,同时强烈放热,氨气皮肤接触有灼烧感,液氨易造成冻伤
12、。.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30mg/m3,乙二醇性质,熔点:-77.7 蒸汽密度(空气密度=1):0.60饱和蒸气压(atm)10(25.7)自燃点():780沸点():-33.5 溶解性:溶于水。,危险性类别:第2.3类中间点易燃液体燃爆危险:当暴露在热量或(和)火焰下,这种物料有中等的着火和爆炸危险。在油和其它可燃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就增加了着火的危险。侵入途径:呼吸、吸入、皮肤吸收和眼睛接触。健康危害:氨气可以使人窒息,对眼、喉、呼吸道、有强刺激性。因为氨具有碱性,所以对人体组织产生人中等刺激到严重腐蚀的作用,这取决于人接触氨气的时间和浓度。
13、如果人在氨气浓度为2500ppm4000ppm的环境下呆30分钟,将会死亡。700ppm的浓度将刺激眼睛。高浓度的氨气将使皮肤烧伤、起泡,并严重刺激眼睛使角膜受到永久性的损伤。与无水液氨接触同样会严重烧伤皮肤和眼睛,严重烧伤将是致命的。长时间处于氨的环境中将使身体状况恶化:永久性眼伤、肺部健康受到损害。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洁水彻底冲洗接触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时间是考虑的重要因素,要防止失明,开始的10秒最为重要。呼吸: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吸
14、入:对失去知觉和抽搐的人员,不得向其嘴里放任何东西。如吸入了氨,既不要引发呕吐,也不要试图进行中和。如人还有知觉,让其饮下4盎司的水或牛奶进行稀释。,消 防 措 施,燃烧性:不燃闪点():气体是室温自燃点():615(铁催化剂)危险特性:当暴露在热量或火焰下时,这种物料有中等的着火和爆炸危险。在油和其它可燃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就增加了着火的危险。灭火方法: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用水灭火无效。,急性中毒:吸入能引起呼吸困难,支气管痉孪,鼻粘膜烧伤,咽和喉烧伤(喉咙刺激为408PPm,喉痉挛为1700PPm)。还会引起胸痛,肺水肿,流唾液,红色有泡的痰和尿滞留。吸入氨会引起恶心、呕吐、嘴唇、喉咙肿胀。
15、皮肤和浓氨接触会产生液化坏死(肥肉死亡)和深度冻伤。眼睛暴露在氨下会引起流泪,结膜炎,角膜炎,临时或永久失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长期接触可引起脑病及肝、肾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女工有月经异常现象;皮肤损害有干裂、皱裂甚至皮炎。慢性中毒:可能发生支气管小气孔消失。慢性暴露在氨下曾发现有晶格性纤维变性。,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通知安全部门,撤出所有不必要的人员,清除所有的热源和火源。并对区域进行通风,以驱散气体。清理人员应防止吸入,防止皮肤接触。在消除泄漏之前,要对泄漏的容器喷淋水,以降低气氨的浓度。如果气瓶是泄漏源,要将其移到安全的露天地方。然后进行修理清除泄漏,否则让气瓶自己
16、放空掉,如果氨是液化的,要将危险区域隔离,让其气化。不要对大量氨进行中和,因为产生的热量可能增加对人的暴露量。在清理期间,不要将使用过的水放到阴沟、排污系统或地表水里去。,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气瓶或储罐中,储存的地方要凉爽,通风良好,防火良好,远离氧化剂,可燃材料,不相容的化学品(尤其是氯、硼、碘和酸),热源和火源,而且要有排放点。最好储存在室外,有遮阳的专用地方。要防止容器遭受机械性损坏。,四、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二甲苯性质分子式:C6H4(CH3)分子量:106.17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100mg/m3无色透明液体,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
17、邻二甲苯,熔点():-25 相对密度(水=1)0.880饱和蒸气压(KPa)1.33/32临界温度()357.2临界压力(MPa)3.7燃烧热(Kj/mol)4563.3沸点():144,间二甲苯,饱和蒸气压(KPa)1.33/28.3临界温度()343.9临界压力(MPa)3.54燃烧热(Kj/mol)4549.3熔点():-47.4 相对密度(水=1)0.8684沸点():138.8,对二甲苯,饱和蒸气压(KPa)1.16/25临界温度()343.2临界压力(MPa)3.54燃烧热(Kj/mol)4556.3熔点():13.2 相对密度(水=1)0.8611沸点():138.5,危险性类别
18、:第3.2类中间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时,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乏力,酒醉状,步态不稳,面色苍白,咳嗽,流泪,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幻觉,谵妄,抽搐,神智不清;长期接触高浓度二甲苯,可引起脑病以及肝、肾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主要是其中混杂有少量的苯造成)。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混合,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着,用肥皂水和清洁水彻底冲洗接触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
19、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注意安静和保暖。可用葡萄糖醛酸以增加与二甲苯的代谢产物的结合和排出。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 防 措 施,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燃烧性:易燃邻二甲苯 闪 点():46.1 自 燃 点():463.8对二甲苯 闪 点():27.2 自 燃 点()间二甲苯 闪 点():29.4 自 燃 点()
20、527.7灭火方法: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灭火注意事项: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将泄漏出的二甲苯抽到槽车或专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厂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储
21、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良好。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按规范要求配置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存时应符合防火防爆规范要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并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害。,五、汽油,汽油的性质化学品的外观和特性:水白色芳香味挥发性易流动液体。PH值:无资料最高容许浓度:美国(ACGIH)890mg/m3 熔点():-60 相对密度(水=1)0.700.79沸点():40-
22、200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5饱和蒸气压()无资料 燃烧热(KJ/mol)11000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酸/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43 爆炸上限(V/V):7.6引燃温度():280-456 爆炸下限(V/V):1.4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可混溶于脂肪。主要用途:用于汽化器式发动机燃料。,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吸收,皮肤、眼睛接触。健康危害:为麻醉性毒物。主要引起中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高浓度时引起呼吸中驱麻痹。轻度中毒的表现有头疼、短暂意识障碍、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易激动
23、,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重度中毒:高浓度汽油蒸气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少数患者发生脑水肿;吸入较高浓度可引起突然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症状。经口急性中毒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类似急性中毒症状,汽油直接吸入呼吸道,可致吸入性肺炎。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混合,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洁水彻底冲洗接触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注意安静和保暖。食 入:
24、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 防 措 施,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水泥。用水灭火无效。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严禁烟火。空气中汽油浓度超过300ppm时,应使用带滤毒罐的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全面罩送风呼吸器、全面罩自携式自呼吸器,一般消防服。,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
25、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将汽油抽到槽车或专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厂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禁烟火;穿戴清洁完好的的防护用品;戴防化镜和面具(或戴面式呼吸器),选用适当呼吸器。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良好。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讲义 化学品 安全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