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皮肤病.ppt
《季节性皮肤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节性皮肤病.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季节性皮肤病,夏季皮炎痱子冻疮手足皲裂,什么是夏季皮炎:夏季皮炎是一种季节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夏季,至秋凉消失,反复发作,好发于四肢伸侧面,甚则延及全身,多呈对称性发作。背部、双上肢、小腿伸侧等部位可出现针尖到米粒大小密集的红斑点,或者小丘疹、丘疱疹、皮温升高。由于瘙痒难忍而搔抓,可以出现大量的抓痕、血痂及淡褐色色素沉着。,原因 本病的发生与气温和潮湿有密切关系。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人体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外加粉尘的堆积,造成毛囊口堵塞、摩擦,皮肤刺激而引起皮肤炎症。,临床表现 此病早期多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小腿的伸侧面,多为对称性。初起为针尖大小至粟粒样大小微隆起的小红点,似被虫子叮咬一
2、样,并伴明显的瘙痒。此时若能及时治疗,皮疹很快由红转为暗红,并逐渐干涸伴少许细薄糠状鳞屑脱落,病情很快得到减轻或痊愈。如果因瘙痒难耐,用手或衣服甚至竹片、穿山甲片等物品搔痒,易致皮疹擦破、出血或继发感染,甚至造成皮肤增厚。有的病人,以为皮肤痒就是生癣,随便在药房买些癣药水、癣药膏涂搽,导致患处红肿、水疱甚至糜烂,结果需住院治疗。,日晒伤,夏季皮炎与痱子比较,有以下不同:1病因不同。痱子是由于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加上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而产生的;而夏季皮炎与出汗多无因果关系。2损害分布不同。夏季皮炎常发生在四肢伸侧;痱子好发于额、颈、胸背、肘和腋窝等皱褶部位及儿童的头面部
3、。3皮疹表现不同。痱子为一致性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4患者感觉不同。痱子主要表现为针刺感,并容易继发感染如毛囊炎、疖或脓肿;而夏季皮炎主要表现为瘙痒。,处方1:川黄、生川断、马齿苋、小川朴、地肤子、蒲公英、芒硝各30克、枯矾12克。用法:煎水2000亳升,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治疗2:中药配方 冬桑叶30克、苏叶30克、陈艾叶30克、薄荷叶30克、明矾20克。用法:上药加水1500毫升,煎沸2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中就,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日1剂,洗浴3次,5-7剂为一个疗程。功效:清热解毒,消疹止痒。主治:夏季皮炎。症见每在夏季局部皮肤潮红,继则发出成片细小丘
4、疹,瘙痒,抓破无水,可形成血痂。,防治:为防止夏季皮炎的发生,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和皮肤清洁干燥。居住或工作场所应当通风,避免过热,穿衣不可过多,过于紧身;不宜穿闷气、不通风的衣裤。常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增加冷水浴的次数,用爽身粉扑搽易出汗的部位但不易过多,这样有利于汗液的吸收;用1-2%薄荷酒精或1%的樟脑炉甘石洗剂、皮炎手霜等涂搽皮疹部位。此外,酌情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有助止痒。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也非常有益。如:王老吉、五花茶、龟苓膏等。,夏季皮肤病的防治一、光感类皮肤病:这是人体对阳光发生强烈反应所致,多见于皮肤白皙的人,对光敏感的机体,或摄入敏感物质如某些食品
5、或药物等。阳光较长时间地照射在皮肤暴露处,会引起手背、面部发红、肿胀,甚至发生水疱,这通常称为光感性皮肤性皮炎。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虽然不属光感性皮肤病,但因阳光照射也可使病情加重。预防光感性皮肤炎主要是注意避免光敏物质和日光直接照射。治疗可服氯喹、维生素B、C和烟酰胺、抗组胺药物,如息斯敏等。二、汗液障碍类皮肤病:在高热天气下,出了汗液排泄不畅,积于皮内而造成。如痱子、汗疮疹、汗腺囊瘤等。预防方法是通风降温,衣着要宽敞透气。局部治疗可用炉甘石剂、稀酒精、5的福尔马林或1%乌洛托品、痱子粉等。,三、微生物感染皮肤病:汗液浸渍皮肤,尘埃粘附,容易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易引起毛囊炎、脓
6、疱疮、疖体癣、汗斑与股癣等。预防方法是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汗渍,保持皮肤清洁。细菌感染的用抗菌素,如四环素等,真菌感染用癣药水擦局部或用抗真菌药物。四、接触性皮炎:多因乱用皮肤药物所致,其症状是接触部位皮肤发生红斑、肿胀、水疱等,自感灼热、痒或痛。治疗方法,皮肤刚出现红肿时,可用清洁凉水冲洗,擦炉甘石洗剂和肤轻松膏等,有水疱者忌挑破,以防细菌感染。皮炎严重的,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夏天护肤应注意以下几点:清洁皮肤注意防晒补充水分避免蚊虫叮咬,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以清淡为宜,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防晒小秘诀 1.涂防晒品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2.涂上具有防晒和保湿双重
7、功效的护唇膏。3.夜里最好还是使用晒后护理品。4.防晒品应该每隔几个小时再涂一遍。5.每年最好更换新的防晒品,并注意储存在阴凉的地方。6.避免在上午11时到下午3时受到阳光的曝晒。7.日晒出汗后,要彻底洗净身上的盐分,再用沾有化妆水的棉花在肩部、面部或背部等发烫的部位轻拍并冷敷大约半小时,帮助收缩和保养皮肤,缓解日晒的伤害,痱子痱子也称汗疹。是高温、湿热环境下出汗过多和蒸发不畅,所致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引起的浅表炎症反应。痱子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婴幼儿尤易发生。除手心、脚底以外都可发生痱子,常发生在头皮、前额、颈、胸、臀部、肘弯等皱襞和容易出汗的磨擦部位。,原因 痱子
8、的发生多因气温高、温度大,加之汗液分泌过多,汗液蒸发不畅,致汗孔阻塞,而阻塞的汗腺还在分泌汗液,这样淤积在表皮汗管内的汗液使汗管内压力增加,导致汗管扩张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在皮肤上出现许多针头大颗粒的小水疱。,临床表现:临床上,痱子分为三种类型:(一)红痱(红色粟粒疹)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红痱,(二)白痱(晶形粟粒疹):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
9、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三)脓痱(脓疤性粟粒疹):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治疗:一旦生了热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颈处、前胸后背及胯下涂擦一些热痱粉或热痱水。用热毛巾治热痱子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汗腺一通,痱子就消了。操作方法是:用热水浸湿毛巾,毛巾尽量热一些,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敷于起痱子处,毛巾凉了再换
10、热的,隔23小时敷一次,一般敷23次就见效。可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外用痱子粉或1薄荷炉甘石洗剂,有感染时可应用抗生素。,预防:1.居室环境要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2.烈日当头时应避免外出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过激的行为;3.保持环境及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和换洗内衣,衣着要柔软宽松,避免穿戴尼龙化纤制品;4.少吃大鱼大肉等过热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菜、瓜果;5.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地骨皮水、清凉饮料等,但切记不要过甜,必要时可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一旦生了热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颈处、前胸后背及胯下涂擦一些
11、热痱粉或热痱水。,在痱子的防治方面,民间还总结出许多有效方法,值得借鉴。一、夏日里盛产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二、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三、有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四、薄荷油在防治痱子方面也有特效。临床主要用薄荷浴。方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五、艾叶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六、桃叶防治痱子。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并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12、痱子新治法(1)将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内,冲入200毫升开水,在小火上煮56分钟。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擦患处。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温一下,再重新擦洗患处,经这样处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2)用黄瓜切断面,或用捣烂的丝瓜叶涂擦痱子,每天23次,几天后可见疗效。(3)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扑擦痱子。(4)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马齿苋200克煎水外洗。,十滴水治痱子生姜汁可治小儿痱子霜桑叶可治痱子藿香正气胶囊消痱子马齿苋治痱子擦西瓜皮治痱子生黄瓜汁治痱子桃叶水治痱子,治痱子验方五则 1、用牙膏涂擦,可使皮疹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节性 皮肤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