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之网络、终端、结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融合之网络、终端、结语.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媒介融合之,-网络融合与终端融合,新闻传播学院07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王臻,一、网络融合的形成,1、网络融合形成的逻辑 网络融合的逻辑起点是消费者对信息便捷性接受的需求,这种便捷性即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随时随地的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王菲:媒介大融合,80页。,消费者对信息的即时需求,信息传输的交互性,传输网络的交互功能,消费者对信息的即地需求,信息接收的移动性,传输网络的连通性,网络融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网络融合的形成逻辑,2、网络融合形成的条件,a.推力:网络融合技术的成熟,电信网:覆盖面广、网络终端可以接收广电、互联网内容。广电网: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机可以接收电信、互
2、联网的内容。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终端设备可接收广电节目、进行语音通信、并已普及。,例如:DAB(数字广播),b.引力:产业规模空间巨大,互联网领域: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同比增长56.2%。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移动通信、固定通信领域:截至2008年8月19日,已有超过100万人通过中国移动网络用手机欣赏奥运视频,节目点击次数近700万,累计播放时长达到30余万小时。8月8日开幕式当天,近20万用户涌入中国移动手机电视奥运专区,比前一日陡然增长了一倍多。-新
3、华网 奥运频道 2008年媒体娱乐业务收入将占移动通信业务总收入的11%,今年我国移动通信业务总收入约为5250亿元,媒体娱乐业务收入将达580亿元。-通信产业报数字电视领域:2008年9月底,全国各省份观看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470万户。-中国数字电视网,c.压力:产业竞争激烈,一方面,来自产业内部的竞争进入停滞阶段。例如美国的三网融合就是因为有线电视的竞争空间受限,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将触角伸向了电信领域。另一方面,来自产业之间的竞争。在融合的内在动力下如不进行融合,将会因为网络间的不能联通带来损耗,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据统计,目前中国近90%的光纤光缆处于闲置状态,如三网充分融合,
4、合理利用资源,仅基础建设就可节省近千亿元,再加上其他的网络设施建设将能节约近2000亿元。-2005年11月2日通信产业报,d.助力:政策的引导,在我国,设备市场已经全面放开,业务市场也已基本放开,但由于行业之间的利益权衡,对基本电信业务和基本广电业务的交叉暂时还未放开。“三网融合”的真正推进,需要政府理顺政策关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三网融合”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3、网络融合的形态,横向融合:广电vs电信、有线vs无线、移动vs固定纵向融合:网络、终端和内容之间的融合 举例:沃达丰向固话扩展三网融合属于产业层面的融合一方面,在政策法规上需要上升到国家政策甚至法律的层面来进行。另一方面,
5、需要很强大的资本介入来完成,各国的三网融合中,基本都是由电信商通过资本并购融入到广电业务中。,二、网络融合形态下的产业链重构特征,1、产业链融合的主体结构:广电和电信的融合 a.一种基于内容的融合。举例:上海文广的“百视通”业务 b.一种基于优势互补的融合。e.g:广电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下大容量带宽的优势2、产业链上融合的优势法则:主导者与合作者的强强联合 目前来讲,随着产业细分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强势网络运营商所选择的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等相关企业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3、产业链的重要融合手段:并购和内容融合以及终端融合会有大量增量资本投入不一样的是,网络融合主要是在原有的存量资本之间的交叉
6、融汇,即通过并购实现融合。e.g:在欧洲,捷克电信和英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O2被西班牙电信收购。4、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垄断寡头对全球市场的主导电信融入媒介,加剧了以资本作为手段的媒介融合形态的媒介业的全球扩张,在原本的世界媒介集团不断向全球扩张的同时,融合形态中的电信运营商也凭借电信业本身强大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向全球扩张。e.g:中国移动开始的全球性业务,三、网络融合中出现的壁垒,1.管理壁垒:为适应三网融合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破除三者之间的壁 垒,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管理体系,从法律基准到管理机构到具体规制。,我国相关部门的现状及改革对策广电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各自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已经多
7、年,分别掌握着广播电视电影、通信和互联网三个行业的发展话语权,各自为政。对三网融合进程造成了很大的阻碍。1、统一管理机构的建立现在我国三行业管理的分离是的各方面很难抛开各自行业的利益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2、不同监管内容的分离原来分属不同产业链的业务现在融合在一起,如果还是以纵向的统一管理模式对待,则无法处理媒介融合中产业职能和属性的问题。3、非对称管制向对称管制的演进工信部属于非管制部门,广电总局属于严重管制部门,当两者利益融合时,以那方作为标准成了矛盾焦点。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放松管制是发展方向,我国可以有所借鉴。,2.非对称形态壁垒:指的是不同的活动范畴因为其运行模式、活动规律的不同,在融
8、合 过程中彼此间必然会产生隔膜。e.g:网络传播与国家管制下传统大众规则之间的差异。,3.技术壁垒:一方面,技术实现尚有距离。指朝媒介融合方向进行的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迟缓,未能跟上整体的融合潮流,不同地区、不同系统间产生技术差。二是标准难以形成统一。三大网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不尽相同,因此存在不兼容的问题。举例:中国数字电视标准 解决方法:1.网络运营商根据自身利益结成同盟形成统一标准。2.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进行有倾向性的标准选择。,四、终端融合的形成,“终端融合”即“3C融合”,包括两方面含义,首先是终端设备融合,其次是终端设备容融合带来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内容的融合。“3C融合”即:
9、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激活电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并通过某种协议,使电脑、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之间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终端设备的融合,终端融合,服务终端的融合,消费者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一体化,多样化包括内容的多样化和服务的多样化,还有内容、服务组合方式的多样化所带来的消费感觉的多样化。但同时,消费者对终端的价格和便捷也有要求,“一体化”成为最好的整合方式。,1、终端融合形成的逻辑,2、终端融合形成的条件,a.技术的推力 终端融合最基本的技术是IP技术,无线网络为终端融合的
10、突破口,通过标准化的无线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b.市场的引力 分析机构gartner表示,2007年全球数字家庭市场规模高达1026亿美元,中国数字家庭规模也高达1500亿人民币。手机以及其他个人终端消费需求增长旺盛,如:IPOD、数字电视 举例:美国的数字终端销售情况c.竞争的压力 全球性的软件技术、IT产品、家电等行业的垄断寡头在原本的竞争领域竞争已达到饱和的界限,需要向新的空间突破。d.政策的助力 2004年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及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表明了国家积极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立场。,3、终端融合的形态,终端融合的形态主要有终端设备的融
11、合和终端服务的融合。终端设备的融合:第一个层次是指硬件和技术上的融合,第二个层次是指特定的内容和服务与特定的终端设备融合。终端服务的融合:第一个层次是指以终端设备实体为载体的服务的融合,第二个层次是指以在线方式为平台的服务的融合。e.g:苹果公司的iPhone整合了iMac、iPod、iTunes另外,终端生产商以标准联盟的方式进行的融合生产可视为终端融合的第三种方式。举例:“闪联”标准,五、终端融合的产业链重构特征,1.融合规则:时间、空间、低成本的最大化需求 通过彼此间技术和服务的互联,能够低价、高效、简易地满足消费者即时即地享受所需信息的需求。2.融合的内驱力:“技术标准化”和“产品差异
12、化”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还要以共同的标准 结成同盟去抢占市场。3.竞争形态:以标准联盟作为竞争阵营 依据网络经济成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市场主导方表 现为抢占大规模市场的一方。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兴市场,传统的市场寡头也要从初级市场从新征战。4.产业链的突破:媒介终端的逆向生产功能 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受众成为了媒介新的信息源,所以媒介终端的开发开始以受众的信息发送作为新的突破口。举例:myspace,六、融合的壁垒,1.标准壁垒:目前国内3C融合存在三种标准,一是由英特尔、飞利浦等17家跨国公司发起的“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二是由联想、TCL、康佳等五家国内企业发起的“闪联联盟”
13、。三是由海尔自主研发的“e家易”。多重标准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应用的推广速度,还使企业间不断内耗。2.政策壁垒:2004年出台的互联网等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对我国的相关业务实行许可证制度。目前只有上海文广等两三家企业获得该许可证。3.管理壁垒:广电和互联网系统管理的不统一极大的阻碍了融合业务的开展。举例:我国的管理现状4.技术壁垒:我国的网络服务质量很差,移动网速在2-3帧/秒,联通网速在5-6帧/秒,如要达到模拟电视信号的画质速度至少要到达16帧/秒,是现在的5-8倍。,七、结论,1.媒介融合是媒介产业在数字化技术下的产业必然演化形态,是与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应用相关的多个产业为向心,以“融合”为生产方式的新型信息生产形态。2.媒介融合形态的产生是受技术、经济、市场三个诱因作用而成的,而技术诱因是起根本性、前提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必要条件。这一技术诱因指的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3.“规模化”和“差异化”是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的终极指向,也就是说对“规模化”和“差异化”的追逐是媒介融合形态的根本作用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