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知识点简介.ppt
《太阳辐射知识点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辐射知识点简介.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章 太 阳 辐 射,本章从介绍太阳以及它和地球间的关系着手,然后讨论地球大气层外、内的辐射性质,太阳入射角和太阳辐射量的计算等内容。,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地球的公转与赤纬角地轴:贯穿地球中心与南、北极相连的线自转:地球绕地轴的转动 Rotation:Earth rotates on its axis once every 24 hours。公转:地球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的转动。运行周期为一年。Revolution:Earth revolves around the Sun,Voyage takes one year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椭圆轨道平面 ecliptic plane(plane
2、 of orbit of earth)。,Revolution and Rotation,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椭圆的偏心率:月日近日点(perihelion)时,日地距离为147.1106km,月日远日点(aphelion)时为152.1106km,相差约为。,The shape of the earths path around the sun ranges from a nearly perfect circle to a more elliptic shape over the 100,000-year cycle(eccentricity).,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2327,始终
3、不变。Tilt of Earths axis:Axis is tilted 23.5 from plane of ecliptic。赤纬角(Solar declination):地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即午时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是一个以一年为周期变化的量,它的变化范围为2327,这个角就是太阳赤纬角。,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Axial Tilt and Parallelism,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赤纬角是地球绕日运行规律造成的特殊现象,它使处于黄道平面不同位置上的地球接受到的太阳光线方向也不同,从而形成地球四季的变化,如图所示。北半球夏至(6月22日)即南半球冬至,太阳光线正射北回归
4、线2327;北半球冬至(12月22日)即南半球夏至,太阳光线正射南回归线,2327;春分及秋分太阳正射赤道,赤纬角都为零,地球南、北半球日夜相等。,June Solstice(Summer Solstice)June 20-21,September Equinox(Autumnal Equinox)September 22-23,December Solstice(Winter Solstice)December 21-22,March Equinox(Vernal Equinox)March 20-21,Reasons for seasonsRevolutionRotationTilt of
5、 Earths axisAxial parallelismSphericity,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Annual March of the Seasons,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每天的赤纬角可由下式计算:式中是所求日期在一年中的日子数,也可借助表-查出。,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表2-1 推荐每月的平均日及相应的日子数,地球的自转与太阳时,地球自转:每转一周(360)为一昼夜(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地球自转15当地太阳时:当地太阳时的中午 12点(午时),阳光正好通过当地子午线,即在空中最高点处,它与日常使用的标准时间并不一致。转换公式为:,地球的自转与太阳时,式中st 当地标准时间采用的标
6、准经度();loc 当地经度,()。所在地点在东半球取负号,西半球取正号。我国以北京时为标准时间,前式成为太阳时 北京时-4(120-Lloc),地球的自转与太阳时,两项修正第一项:是地球绕日公转时进动和转速变化而产生的修正,时差以分为单位,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为所求日期在一年中的日子数,1365。,地球的自转与太阳时,第二项是考虑所在地区的经度Lloc与制定标准时间的经度(我国定为东经120)之差所产生的修正。经度每相差,在时间上就相差min,所以公式中最后一项乘,单位也是分。,地球的自转与太阳时,太阳时角:用角度表示的太阳时叫太阳时角,以表示。它是以一昼夜为变化周期的量,太阳午时=0,上午取
7、负值,下午取正值。每昼夜变化为180,每小时相当于15,例如上午10点相当于=-30;下午3点,=-45。,太阳辐射度,大气层外的太阳辐照度随着日地距离的改变,在 范围内变化。它可由下式确定:这里Gon 是一年中第天在法向平面上测得的大气层外的辐照度,Gsc 为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名词和符号,太阳辐射按方向可分为:直射辐射(又称直达辐射或束辐射)直接来自太阳而不改变方向的太阳辐射。散射辐射(又称扩散辐射或天空辐射)受大气层散射影响而改变了方向的太阳辐射。太阳总辐射 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和,等于直射辐射加散射辐射。总辐射的概念有时用来表示太阳光谱在整个波长范围内的积分值。,ac.Solar
8、 radiation paths.a Direct.b Diffuse.c Reflecte,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名词和符号,按波长可分为短波幅射和长波辐射两类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由太阳产生的辐射,波长范围由0.33.0。它包含直射和散射辐射。长波辐射 任何物体当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发射辐射能。当物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发出的辐射波长一般都大于3m。如大气、集热器、地面或任何其他常温物体发出的都是长波辐射。,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名词和符号,辐射量(名称用得不统一)辐射能单位为焦();辐射能密度(辐照量)单位为2;辐射能通量(辐射功率)单位为;辐射能通量密度(辐射能流率)单位为 2。,与太阳辐射有
9、关的名词和符号,考虑到辐射可区分为发射和接收两种情况,因而又派生出一些专有名词。如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前者指照射到单位表面上的辐通量,后者是单位表面发出的辐通量,单位一样但含义不同,必须严格加以区分。以后见到单位为 2的量,它可能是辐照度也可能是辐出度,把它称为辐通量密度总是对的。,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名词和符号,本书常采用辐照度(2)和辐照量 或(2)。太阳辐照量可通过辐照度在规定时间内积分求得,全天的用符号 表示,一小时的用表示,单位都是2或 2。,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名词和符号,,符号下面可加注角标,上面可加一横表示月平均。角标有:大气层外 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倾斜平面;法向平面。若角标中不出
10、现 和就代表水平面,不出现和就代表总辐射。,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有关角度的定义 太阳入射角:太阳光线与集热器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太阳光线可分为两个分量,一个垂直于集热器表面,一个平行于集热器表面,只有前者的辐射能被集热器所截取。由此可见,实际使用时应使入射角越小越好。,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有关角度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从地面某一观察点向太阳中心作一条射线,该射线在地平面上有一投影线,这两条线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该射线与地面法线的夹角叫太阳天顶角。这两个角度互为余角。假如集热器水平放置,则入射角与高度角互为余角。太阳方位角s:地面上投影线与正南方的夹角s 为太阳的
11、方位角。并规定正南方为零度,向西为正,向东为负。它的变化范围是。,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有关角度的定义 集热器方位角:集热器表面法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正南方的夹角为集热器的方位角。度量方法与太阳方位角 相同。集热器倾斜角:集热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集热器倾斜角。,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有关角度的定义 太阳入射角:太阳光线与集热器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太阳光线可分为两个分量,一个垂直于集热器表面,一个平行于集热器表面,只有前者的辐射能被集热器所截取。由此可见,实际使用时应使入射角越小越好。,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角度之间的关系和有关公式
12、 太阳入射角:(,),它是太阳赤纬角,地理纬度;集热器的倾斜角和方位角以及太阳时角的函数。公式为:,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角度之间的关系和有关公式 整理后写成:用此公式()可以求出处于任何地理位置、任何季节、任何时候、太阳能集热器处于任何几何位置上的太阳入射角。由此可见,这是一个重要公式。,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各种情况的讨论 若集热器方位角,公式变为:此式()说明,北半球纬度为处,朝南放置()、倾角为的集热器表面上的太阳入射角,等于假想纬度()处水平表面上的入射角。,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各种情况的讨论在前一假定的基础上,若把集热器倾斜角置于和当地纬度角相同,即,上式简化为若,公
13、式(-)和(-)都变为:这是集热器在水平位置上入射角的计算公式,也是太阳高度角的算式()。,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式()的几种特殊情况()在正午时刻,时角,变为:若,则太阳高度角。这就是说,最大的太阳辐射发生在纬度刚好等于该日太阳赤纬角的那些地区的正午时刻。,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式()的几种特殊情况()若在春、秋分日的正午时刻,即=0;=0,上式变成这说明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加而减小。,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式()的几种特殊情况()每天日出及日落时刻,太阳处于地平面上,此时太阳高度角,上式变为进一步:根据此式可求出地面上任何地区、任何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的时角。,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
14、计算,跟踪太阳时式(-)的形式 对于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往往需要跟踪太阳,对于不同的跟踪方式,式(-)的形式也不同。()集热器平面沿东西向的水平轴,每天调节一次,以使中午太阳光始终保持与集热器相垂直,则有:,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跟踪太阳时式(-)的形式()为使太阳入射角最小,集热器平面连续沿着东西向的水平轴调节,则有:,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跟踪太阳时式(-)的形式()为使太阳入射角最小,集热器平面连续沿着南北向的水平轴调节,则有:,集热面上太阳入射角的计算,跟踪太阳时式(-)的形式()集热器平面连续沿着平行于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南北轴调节,公式成为()集热器沿双轴连续跟踪,始终使太阳光
15、垂直于集热器平面,此时,Horizontal plane extraterrestrial and terrestrial irradiations,地球大气层外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任何地区、任何一天、白天内的任何时刻,大气层外水平面上的太阳辐照度可由下式计算。sc是太阳常数,为所求日期在一年中的日子数,cosz可从式(-)求得。因而(2-24),,地球大气层外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常常需要知道大气层外水平面上,天内太阳的辐照量0(Jm2),它可通过对上式从日出到日落时间区间内的积分求出。2-25s是日落时角,单位是度,可用式(2-10)求出。,地球大气层外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至于计算大气层外水
16、平面上,每小时内太阳的辐照量I0,可通过对式(-)在内的积分求得。1对应的起始时角,2是终了时角,大于1。,地球大气层外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地球大气层外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1大气的吸收 对于太阳辐射光谱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单色光束来说,通过大气后由于吸收的衰减,都遵循布给(PBouguer,1729)朗伯(JH.Lambert,1760)定律:其中 和 分别为在地面上和大气上界给定波长A的太阳辐照度,为单色透过率,为单色衰减系数,m为相对大气光学质量或简称大气质量。,应当指出,布给朗伯定律是在均匀介质条件下得到的,这就要求大气中各处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项参数都是相同的,而在
17、实际大气中是无法满足这样严格的条件的。例如,大气中的温度和压力均随高度而改变,甚至其部分组成成分,诸如水蒸气、臭氧和气溶胶的含量等,也随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实际上大气是一种不均匀介质。通常为了讨论问题方便起见,引入均质大气的概念,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大气,其中空气密度到处都相同,组成成分也与实际大气无异,且地面气压p亦与实际大气相同。由此显见,均质大气与实际大气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高度H只是一个完全确定的数值,并满足下式,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其中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取标准状况(气温t00,气压p01.0133l05Pa)下、纬度45处海平面上的均质大气为标准均质大气,此时空气密度0
18、1.29103kgm-3,重力加速度g09.806ms2,由此可以求得由以上两式可以导出,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引入均质大气的概念后,即可将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的路径用长度单位表示出来。但在习惯上,计量光程长短往往不用长度单位而用所谓的相对大气光学质量m:以太阳位于天顶时光线从大气上界至海洋面的距离为一个单位,去度量太阳位于其它位置时从大气上界至同一海平面的距离值。应当指出,这个术语的使用很不恰当,因为它与通常意义下的质量根本无关。大气质量:太阳直射光线通过大气层时的实际光学厚度与大气层法向厚度之比,用符号 表示。,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Solar radiation paths,Suns
19、angle and distance through atmosphere,由图可见,当时,太阳在天顶,;当时,。太阳高度角越小,越大,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当 时,对应于太阳落山的情形。夏至时,处于北回归圈地 区,该天的赤纬角正好和地理纬度 相等,午时太阳高度角使,阳光最强烈。这天北极的太阳高度角为23.5。尽管日照,但太阳光线通过大气层的路径约为北回归线处的2.5倍,辐射量较小,加上冰雪的高反射率,不易吸收阳光等因素,是造成极区严寒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求算相对大气光学质量的近似表达式如下式所示:,右图给出五种不同大气质量的太阳辐射光谱,1,4,7,10。它们是在很洁净大气条
20、件下绘制的,大气中凝结水高度为20,臭氧层为3.4。其中,代表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光谱,不受大气层影响。,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2大气的散射:太阳辐射作为电磁波入射到大气层中时,与大气中物质(气、液、固)内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电磁波的电场使物质中的电子受到加速,这些加速的电子沿不同方向辐射出电磁波因此,沿原来入射波方向的辐射将有所减弱,所减弱的能量分布到其它方向上去电磁波的散射是自然界中重要而普遍的现象之一,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按照入射波和散射波的频率有无变化,散射还可以分为弹性的和非弹性的两类。前者在散射过程中电磁波只有相移而没有频移,这主要是由于热力学涨落(例如温
21、度涨落和密度涨落、悬浮微粒等)所引起的。在固体中,这种效应往往被缺陷和杂质的散射所掩盖。在流体中,假设散射粒子的线度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则即可导出下列瑞利(TBRayleigh,1871)散射定律;,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式中,E(o)和分别是入射波的辐照度和波长;E(0)是在(R,)处的散射波辐照度;d是散射粒子数;V是粒子的体积;n是流体的折射率;是入射线与散射线之间的夹角,通常称为散射角。由上式可见,散射波的辐照度与入射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意即在可见光频谱中,400nm的紫光散射辐照度要比700nm的红光散射辐照度大10倍左右下表中列出了可见光频谱中6种谱色的相对辐照度EEr,其中E
22、r表示红光散射辐照度。,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表根据瑞利散射定律计算出的6种谱色的相对辐照度,当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中时,频谱中各种成分受到大气分子散射的结果使天空呈现浅蓝色,这一颜色是上表中列出的6种谱色的相对辐照度的混合产物。日出或日落时,太阳辐射穿过较厚的大气层,除红色外,日光中的其它谱色都被强烈地散射掉,因而太阳呈现红色。如果散射粒子的线度和波长相当于或大于波长,则此时散射波辐照度与入射波频率几乎无关,这种散射称为廷德耳(JTyndall,1869)效应在云层中,水滴的线度大于可见光波长,因而呈现白色。,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此外,1928年CV喇曼(Raman)发现了光在水及其它多
23、种液体、一些气体与蒸气以及洁净的冰中还会发生非弹性散射,即除有频率(或波长)不变的瑞利散射光外,还有频率减小()和增大()的散射光,分别称为GG斯托克斯(Stokes)线和反斯托克斯线,频率差 即等于分子中原子振动的频率(一般在红外波段)这种散射称为喇曼散射,其辐照度远较瑞利散射为小。,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根据以上所述,可将(141)式中的单色透过率表示成(1420)式中is和ia分别为某种散射和吸收过程所具有的单色透过因子;而单色衰减系数则可表为(1421)式中cis和cia分别表示由于某种散射和吸收过程所导致的单色太阳辐照度的衰减程度。,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
24、,就目前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或c主要由四部分所组成,即(1-4-22)和(1-4-23)现在分别讨论如下:,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表C1、C2、C 3与 的关系,瑞利散射按文献,大气中分子散射的单色衰减系数为(1424)将C1值随波长的变化列于右表中,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2)臭氧吸收对太阳辐射来说,臭氧有两个吸收带,其中主要的强吸收带在0.180.34m的紫外区内,尤其是对0.29m的太阳辐射几乎能全部吸收;另一个弱吸收带在0.440.74m的可见光区内。此外,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包含在地球表面以上2330km、厚约1015km的大气层中,表征臭氧吸收的单色衰减系数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辐射 知识点 简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