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靳鹏伟.ppt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靳鹏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靳鹏伟.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天然地基:没有经过人为加固处理的地基人工地基:需人工加固的软弱地基,浅基础:5m,用一般方法、工艺施工深基础:(桩基、沉井),特殊工艺施工,天然地基,人工地基,深基础,浅基础,方案组合,造价低易施工安全合理技术先进,方案选择,地基基础设计程序:,确定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地基变形验算,剖面尺寸确定结构计算,设计基础资料(建筑设计、工程地质等),地基基础设计准备资料:,建筑场地地形图;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图纸、使用要求;荷载与设备布置情况;建筑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概 述,地基基础设计步骤:,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承载力);按规范要求进
2、行地基变形验算;特殊建筑与场地条件按规范做稳定性验算;确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基础结构计算;绘制基础施工图。,结合上部结构、荷载情况综合考虑确定。,选择基础材料和构造形式;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将主要介绍浅基础的类型与适用 条件,浅基础的设计程序与方法。重点掌握:基础埋深确定原则;基础底面积尺寸计算;构造与结构设计;能进行一般多层结构承重墙下毛石、砼及钢筋砼条形基础的设计;能进行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设计。,任务一 概述,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地基层上,若天然地基很软弱,事先经过人工加固,再修建基础,基础,深基,埋深 5 m,桩基,
3、沉井,地下连续墙,浅基,任务一 概述,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考虑地基、建筑物规模与功能),甲级:重要的、30层以上高层、体型复杂、高低层差超10、对沉降有特殊要求、场地与地质条件复杂等。,乙级:甲、丙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丙级:场地与地基条件简单7层及以下建筑、次要轻型建筑。,二、地基基础设计规定,所有建筑地基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均按地基变形设计;丙级建筑物符合规范要求的可不验算变形;经常受水平荷载的高层建筑与结构、挡土 墙、斜坡上建筑与构筑物尚应验算稳定性;基坑工程应
4、进行稳定性验算;地下水位较浅,有上浮问题,应验算抗浮。,荷载效应组合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底面积、埋深及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抗力用承载力特征值。变形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风载与地震。限值为变形允许值。计算土压力、地基稳定性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0(即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基础结构计算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与地基反力,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一般基本组合=1.35*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正
5、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以上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值。,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极限状态,pkfa,pkmax1.2fa,ss,承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浅基础的类型,概述:,浅基础分类,按材料分类,按构造分类,按受力性能分类,按材料 分类,毛石基础,砼及毛石砼基础,钢筋砼基础,灰土及三合土基础,砖基础,单独基础,按构造 分类,条形基础,联合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刚性(无筋扩展)基础,柔性(扩展)基础,十字交叉,筏 形,箱 形,无筋扩展基础(或刚性基础)由素混凝土、砖、毛石、灰土和
6、三合土等抗压性能好、而抗弯抗剪性能差的材料砌筑而成,通常由台阶的容许宽高比或刚性角控制设计。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或柔性基础)当不便于采用刚性基础或采用刚性基础不经济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做成的基础,如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刚性基础构造要求,图2-1,图2.1 刚性基础构造示意 d柱中纵向钢筋直径,砖基础毛石基础素混凝土基础上述基础材料都要符合强度等级要求灰土基础石灰和土(粘性土)按其体积比3:7或2:8构成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碎砖(或碎石)按1:2:41:3:6配成,刚性角(宽高比):bi 任一台阶宽度(m);Hi 相应台阶高度(m);tan 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7、参照下述规范表格经验值选用,2.1.1 刚性基础构造要求,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图2.2 砖基础剖面图(a)“两皮一收”砌法;(b)“二一间隔收”砌法,刚性基础的特点稳定性好,施工简便用于6层的民用建筑、荷载较小的桥梁基础及涵洞等;刚性基础的局限性当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时,用料多、自重大,埋深也加大,刚性基础构造要求,无筋扩展基础,砖基础:低层建筑墙下基础。砌筑方便,强度低抗冻性差。砌法:二一间隔收(1/4砖)。,MU10砖 M5砂浆,大放脚,毛石基础:砌筑较方便,抗冻性好,适于6层及以下墙承重结构。砌法:错缝搭接。,MU20毛石 M5砂浆,每阶两皮,200,400,砼与毛石砼基础:强度、耐久
8、性和抗冻性均较好,适于荷载大及地下水位以下结构。掺入毛石要求:占体积2030%,尺寸300。,掺入毛石节约水泥,柱下砼基础,墙下砼基础,(有筋)扩展基础,(钢筋砼基础),适用条件:在砼优点的基础上,更具良好的抗弯和抗剪性能。相同条件下基础高度小,适于荷载大或土质软的情况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砌体承重墙体及挡土墙、涵洞下常采用 的基础形式,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建筑物中的柱、桥梁中的墩常用基础形式,结构柱,基础底板配筋,结构柱配筋,现浇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台阶形:施工支模、浇筑简单,用材相对多。,现浇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锥形:受力与用材合理,施工浇注成型较难。,预制柱下钢筋砼单独杯
9、口基础:分为单支与双支(视柱情况);低杯口与高杯口。,钢筋砼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不带肋与带肋柱下条形基础:带肋,墙,翼板,柱下十字交叉基础,柱,基础底板,梁,筏形基础(板式与梁板式),梁,柱,底版,箱形基础,柱,顶板,底版,梁,隔板,基础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基础设计计算首先是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最适合工程实际的基础类型,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第一功能要求,合理选择持力层、基础埋深,确定基础形式;满足建筑物变形要求:从建筑物、基础、地基的整体性与共同工作角度出发,根据荷载、地基情况,确定基础结构与构造形式;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从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及建筑对地基变形要求考虑,如
10、有地下室时,采用箱形与伐板形基础较为合理。,7.2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指设计室外地坪至基础底面的距离。,原则:,在满足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应浅埋。,一、建筑物用途及基础构造,地下室、设施及设备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构造要求,基础深埋,二、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与性质,荷载大小,选高承载力的作持力层,荷载性质,大,小,承载力合适,宜浅埋,相对比较,水平荷载、上拔力作用,震动荷载,避开细粉砂土层,深埋,影响因素:,三、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地基土层组成类型,好,软,(A),(B),A:考虑荷载情况,按最小埋深要求确定;,B:考虑人工地基,按最小埋深要求确定;,(C),C:地基土分为两层,
11、上硬下软:,硬土层厚度满足要求时,尽量浅埋;,硬土层厚度很薄时(1/4b),按B情况考虑;,硬土层厚度较薄时,可提高室外设计地面。,好,软,D:地基土分为两层,上软下硬:,软土2m,埋于好土上;,软土25m,轻型可浅埋软土上,荷载较大埋于好土层;,软土5m,轻型可浅埋软土上,荷载较大可采用人工地基 浅埋,荷载大应埋于好土层,或选其它基础方案。,(D),(E),地基土层组成类型,E:地基土由若干软硬交替土层组成,根据减少沉降与工程量原则,按上述方法确定。,好,软,?,四、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质,宜在地下水水位以上,防侵蚀性破坏,地下水流动,基坑排水防产生流砂与管涌,五、相邻建筑
12、物影响,L(12)H,H,原基础,新基础埋深相邻的,否则:L(12)H,否则:分段施工;加固。,新基础,六、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地基土冻胀性分类,规范将冻胀性分为如下五类:,不 冻 胀,强 冻 胀,弱 冻 胀,特强冻胀,冻 胀,影响因素,土 类 型,含 水 量,地下水位,危害:降低承载力不均匀沉降,按冻胀要求确定基础最小埋深,式中,dmin,zd,hmax,zd设计冻深,hmax允许最大残留冻深,z0标准冻深(观测平均值),h、z实测冻土厚度与地表冻胀量,冻深影响系数(土类、冻胀性、环境),冻胀性土防冻措施,1.地下水位以上基础侧面用非冻胀性土回填;2.水下用桩基础或自锚式基础;3.选地势
13、高、地下水位低、排水好的建筑场地;4.防止地表水侵入地基,设地上地下排水设施;5.基础结构设圈梁,控制建筑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6.基础梁下留有土层冻胀的空隙;7.室外设施、结构与主体结构断开;8.跨年度施工的建筑及设计采暖的建筑,入冬前采取 防护措施。,7.4 地基承载力,定义: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三个问题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及基本验算 影响地基承载力大小的因素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建筑物因地基问题引起破坏的两种主要原因:基础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地基产生滑动破坏,地基承载力设计原则,总安全系数设计原则 容许承载力设计原则,同时满足强度(ps)条件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
14、则,fa(特征值),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平均压力pk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边缘最大压力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要求:max基底最大压应力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地基承载力基本验算,影响因素:,地基土的成因与堆积年代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地下水 上部结构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常用方法:,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按现场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试验确定按有关规范提供的承载力或经验公式确定,原则:不过分严格,也不随意简化,GB50007(建规)推荐的公式(P1/4)条件:荷载偏心距e0.033b(b为偏心方
15、向基础边长)fa 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b、Md、Mc承载力系数,由jk查规范表;b 基础底面宽度;jk、ck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范围内土的内摩擦角 及粘聚力标准值;g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水下取浮重度;gm基础埋深范围内各层土的加权平均重度。,1 按地基规范承载力公式确定,2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公式来由 pu地基极限承载力,按魏锡克或汉森等理论公式计算 A与土接触的有效基底面积 A 基底面积,魏锡克公式:,2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2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汉森公式:,图2.10,3 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图2.11 载荷试验示意图(堆载),规范规定甲级必须进
16、行该法优点:成果可靠该法缺点:费时、耗资,3 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符合要求后,取该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s线有明显比例界限时(密砂、硬土)fak=p1极限荷载能确定,且pu1.5p1时,取fak=0.5pu当不能按上述两点确定(中、高压缩性土的缓变型曲线),取s/b=0.010.015时对应荷载作为fak,3 按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图2.12 按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a)低压缩性土;(b)高压缩性土,方法:(1)钻孔,贯入器放入孔底;(2)63.5kg重锤以76cm高度自由下落将贯入器击入土中15cm;(3)记录继续打入30cm的锤击数N,
17、标贯试验得标贯击数N,其他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图2.13 标准贯入器构造图,其他原位测试按静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比贯入阻力:,根据比贯入阻力查经验表格或由经验公式计算确定承载力特征值,图2.14 静力触探示意图,宽度与深度修正条件:b3m,d0.5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fak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hb、h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查规范表格,承载力的修正(建规):,当b2m,d3m,且h/b4,则容许承载力为:k1、k2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查规范表,承载力的修正(桥规):,桥规查表确定fa
18、0的步骤:,Dr、N,查表得fa0,IL,定态,前公式,Y,各种地基规范承载力公式区别:,建筑地基规范与公路桥涵地基规范的区别:前者无表,但容许制定地方性经验表格或规范;后者仍然保留全国统一的承载力表格港口工程地基规范采用极限承载力除以抗力分项系数的方法,Fk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竖向分力标准值 R抗力分项系数,【例 题 1】,某桥梁基础,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冲刷线以下)h5.2m,基础底面短边尺寸b2.6m。地基土为一般粘性土,天然孔隙比e0.85,液性指数IL0.7,土在水面以下的重度(饱和状态)027kNm3。要求按公路桥涵地基规范:查表确定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计算对基础宽度、埋深修正后的地基容
19、许承载力。,【例 题 2】,某大学4幢教职工住宅楼,均为6层建筑。经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该住宅楼地基分为下列4层: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厚1.0m2.7m;第层为粉土层,层厚0m2.7m;第层为粉砂层,层厚1.3m2.9m;第层为粉质粘土,层厚超过6m。对此粉质粘土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与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并取原状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试验。有关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要求:计算此粉质粘土的地基承载力。,粉质粘土层测试数据表,承载力归总表(多种方法综合确定),7.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一、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标准组合),室外设计地面,天然地面,室内设计地面,室内外平均标高,Fk,Fk,屋面:恒载+活
20、载,+,各层结构:恒载+活载,+,墙柱自重,+,基础自重,简化至平均标高,外墙柱,内墙柱,二、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要求,基底面积,条形基础:取 l=1m或一个开间为计算单元,矩形基础:取l/b=n(1.02.0),l=nb,方形基础:l=b,pkmax1.2fa,pkfa,三、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设计上一般pmin0,pkmax,pkmin,Fk,Gk,Mk,Vk,要求,偏心荷载下基础底面积确定步骤(试算法):,1.假定基础底宽b3m进行承载力修正,初步确定承载力特征值;,2.按中心受压估算基底面积A0,考虑偏心影响将A0扩大10%40%;,3.承载力验算:取l/b=n(1.22.0),p
21、kfa,pkmax1.2fa,7.5.2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下卧层的承载力:,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z-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p0,pcz,pz,Pz-按压力扩散角法简化计算(合力相等原则),条形基础:,矩形基础:,p0=pk pc;,pk-基底面平均压力值;pc-基底面处自重应力。,-压力扩散角与 Es1/Es2、z/b有关;,l、b-基础长短边。,【例7.4】柱截面300mm400mm,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标准值:中心垂直荷载700kN,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 地基 基础 设计 靳鹏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