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向西方倾斜.ppt
《天平向西方倾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平向西方倾斜.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天平向西方倾斜(1500-1650),第一讲 1500年的世界诸传统文明及其关系格局,一、四大传统文明及其相互关系,中华文明(儒家文化圈)印度文明(印度教佛教文化圈)中东文明(伊斯兰教文化圈)欧洲文明(基督教文化圈),1.中华文明,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 左上:长城 左下: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中华文明何以有如此独特的延续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地理上与外界严重隔绝由发达的农业导致的极其庞大的人口以农为本的生活方式统一的文字科举制度及儒家学说,上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农业发达 是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农业何以发达?斯氏的解释是:中国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结合特别有利
2、于农作物生长。此说不实。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了中国人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上图:牛耕砖画(甘肃嘉峪关出土),中华文明是一种经典形态的农业文明,中国农业:集约而纯粹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上图:同庆丰年(清末 天津杨柳青),“重农”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使中国长期维持一种大一统的专制政治结构以农为本,重本轻末,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严重抑制了技术的进步,上图:福寿康宁(清末 天津杨柳青),儒学:,注重此岸的世俗 幸福家国相通的伦理 政治观,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图示: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外交往:,纳贡关系是古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郑和下西洋:
3、规模、技术水平都远远高于同时期的西方,却没有产生后来的地理大发现那样的成果,郑和船队行经路线示意图,郑和宝船,2.印度文明(南亚地形图),印度河文明:,早在公元前三千纪,曾有过一个“印度河文明”,习惯上称之为“哈拉巴文化”古代世界面积最广阔的青铜文化,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400年左右,突然衰落消失,消失的原因迄今无定论。,摩亨约达罗遗址(摩亨约达罗,印度河文明的两大城市之一),印度文明的三个时代:,印度-雅利安文明时代(公元前1400年-公元7世纪)。又称吠陀文明。印度教文明时代(公元7世纪-1206年)伊斯兰-印度文明时代(1206年-1757年)三个文明都不曾统一过整个次大陆,印度-雅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平 西方 倾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