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声学教学.ppt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声学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声学教学.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声学,3.3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3.3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3.3.1 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3.3.2 声环境立法 标准和规范3.3.3 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3.3.4 创造愉悦的声景3.3.5 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3.3.6 建筑物的吸声降噪3.3.7 建筑物的隔声降噪3.3.8 建筑隔振与消声,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包括杂乱无章的、影响人们工作、休息、睡眠的各种不协调声音,甚至谈话声、脚步声、不需要的音乐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由声源作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防碍的声音。,噪声已经
2、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一同并列为四大污染物。,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设计和规划,消除、减少噪声和振动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健康和高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噪声,噪声的特点:一般是声压级较高的,频率特性杂乱无章的声音。,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噪声,城市噪声交通噪声交通干线噪声 决定于机动车类型、车流量、行驶速度、路面状况以及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布局等因素铁路噪声 这类噪声基本上是定时出现的,这种可以预计的、规律出现的强噪声对人们的干扰更大 在与铁路线距离较近的房屋中工作、生活的人还受强烈振动的干扰,第3.3章
3、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交通噪声航空噪声 对机场邻近地区的干扰 在城市上空飞行的飞机噪声对整个城市都有干扰 噪声的干扰程度取决于噪声级、噪声出现的周期以及可能出现的最强噪声源内河航运噪声 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特有的一类交通噪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船舶航行时,传到附近沿岸的噪声级可达70dB(A)以上,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固定噪声源 流动噪声源,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稳态噪声源 非稳态噪声源,城市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固定的噪声源,易使邻近地区受到持续时间很长的干扰对外界影响的程度取决
4、于工厂边缘地带的噪声源数量、功率、设备安装情况以及到达接受点的距离等对城市居民引起干扰的噪声级,一般处在60 70dB(A)范围,有时伴有明显的振动干扰城市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社区噪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包括儿童在户外嬉戏)、机动车的启动的、使用各类家用电器(尤其是各种音响设备)以及家庭舞会等伴随出现的噪声社区噪声的声压级一般不高,但如果把家庭的音响电器音量开足,其声级也高达100dB(A),引起对邻居的严重干扰,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现今在一些高档社区内部的噪声源种类和噪声强度均有所增加某些城市的社会生活噪声在城市噪声构
5、成中约占50%,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量噪声评价数(NR)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一组曲线确定噪声评价数方法 先测量各个倍频带声压级 将实测的噪声频谱曲线画到 NR 曲线图上,取和频谱曲线最接近、编号最大的一条曲线的 NR 值作为该噪声的噪声评价数,即某环境的噪声不超过噪声评价数NR-XNR 曲线规定了在每一个频带下的具体声压值的限制数量。通常 LA=NR+5 dB。,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量语言干扰级(SIL)评价噪声对语言掩蔽影响的单值量语言干扰级是取噪声在倍频带中心频率500
6、Hz、1000Hz及2000Hz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量统计百分数声级(Ln),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以一段时间内声级出现的累计概率来表示动态分布的噪声。,Ln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n%的时间噪声所超过的声级数量。L90:90%的时间都超过的声级,L90 称为背景噪声,L50 称为中值噪声,L10 称为峰值噪声。,噪声评价量交通噪声指数(TNI),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交通噪声指数是交通噪声级起伏的评价量。定义:第一项表示噪声变化特性引起干扰的重要性,称为“噪声气
7、候”第二项代表背景噪声级 第三项是希望得到比较方便的数值以表明可能的干扰,噪声评价量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的噪声,可以用一段时间内对能量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和计量,即等效连续声级。,(离散采样且时间间隔相等),如果噪声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则有:,噪声评价量昼夜等效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以24小时作为平均的时间间隔,并考虑到夜间(22:0007:00),噪声对人的干扰比白天大10dB,得到的等效声级称为昼夜等效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
8、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噪声的允许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使用要求以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合理地确定,即按照具体的建筑功能和人员的活动类型采用恰当的噪声等级。具体操作中需按照国家和部门颁布的相应的噪声防治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执行。,我国现行主要的建筑声环境噪声标准有:GB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的允许标准,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它的依
9、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具有局部性和无残留性,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区域分为五类环境功能区,执行不同的噪声标准。,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四类民用建筑:住宅、医院、旅馆和学校,国家专门制订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规定之“民用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测量分白天和晚上两个时段进行,选择较不利的时间进行测量,测点选在房间中央,一般应开窗进行测量。,国家还规定了学校、医院和旅馆客房隔墙和楼板的隔声标准。,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民
10、用建筑噪声允许标准,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首先,调查噪声现状,以确定噪声的声压级;同时了解噪声产生的原因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其次,根据噪声现状和有关的噪声允许标准,确定所需降低的噪声声压级数值;此外,还可以利用自然条件为人们创造愉悦的声景第三,根据需要和可能,采用综合的降噪措施,包括从城市规划、总图布置、单体建筑设计,直到建筑围护部件隔声、吸声降噪、消声、减振的各种措施,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噪声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声源的输出和声的传播途径,以及对接受者进行保护,在声源处降低噪声是最根本的措施。,了解声源性质:强度、频谱、出现时间、辐射方向等。通过改进结构,降低
11、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安装消声器等,以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对噪声源的控制:,如工业中用焊接代替铆接、压延代替锻造一般可降低噪声(30-40)dB。采用吸声处理可降低噪声6-10dB;采用隔声罩可降低(15-30)dB;采用削声器可降低噪声(15-40)dB。,控制的途径,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在传声途径中的控制:,了解噪声在空气及建筑物中的传播特性;噪声及振动的传播;传播过程中再生噪声的出现。,采用合理的城市规划,使噪声源远离安静区(增加有效距离)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来降
12、低高频噪声;利用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噪声隔绝);利用吸声材料(结构)来消耗传播的声能(吸声降噪);采取隔振措施减弱固体声的传播。还有管道消声。,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佩带护耳器;减少在噪声中暴露的时间。,接受点处的防护措施:,合理的选择噪声控制措施是根据使用的费用、噪声允许标准、劳动生产率等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而确定的。,控制步骤,调查噪声现状,确定噪声声级;确定噪声允许标准;选择噪声的具体控制方案。(总图布置、平面布置、构件隔声、吸声降噪、消声器),控制技术措施:吸声、隔声、消声、隔振、减振、个人防护,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
13、计步骤,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考虑声环境的城市规划对现有城市的改建规划,应当依据城市的基本噪声源,作出噪声级等值线分布图,并据以调整城市区域对噪声敏感的用地,拟定解决噪声污染的综合性城市建设措施,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工业区:a远离住宅集中区 b间以防护带,绿地等 c间以商业区 d工业区、厂区内部布局高噪声源远离生活区,保证区界、厂界噪声达标 e低噪声如电子工业可进入混合区商业区:a主要商业区应集中 b可置于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居住区:应相对集中布置,安静区:完全脱离城市主要噪声源干扰范围。,考虑声环境的城市规划,第3.
14、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道路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其影响面积大,是城市噪声控制的主要对象。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改善道路设施,使不同车型各行其道;防止道路交通的噪声对道路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如加宽路面、增设路边快慢隔离、跨路天桥、立交),控制城市人口密度,防止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噪声问题;按照合理的功能分区来防止未来的噪声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噪声等级选择建筑的场地和位置。,考虑声环境的城市规划,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考虑城市声环境的交通规划城市干道系统 从保证城市环境质量考虑,规划城市干道的基本原则应该
15、是既能最大限度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依据交通运输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始(终)点交通,要求路线直截,能深入市区 第二类是与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绕过城市而不进入城市,即使因上下少量旅客、货物需作短暂停留,也只从城市边缘通过 第三类是联系城市各郊区之间的货运交通,一般设环城干道,按照城市规模和用地条件,可分为内环、外环道路,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考虑城市声环境的交通规划铁路系统 城市铁路布局应与城市近、远期总体规划密切配合、统一考虑,避免对城市远期的发展带来难以解决的噪声干扰 第一类是直接与城市居民生活、
16、工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铁路建筑物和设备(例如客运站、工业企业的专用线等),可以设在市区内 第二类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虽无直接联系,但属于前一类不可缺少的建筑物、设备(例如进站线等),在必要时亦可设在市区 第三类是与城市设施没有联系的建筑物与技术设备(例如铁路仓库、机车车辆修理厂等)不应布置在市区内,有些设备(例如编组站)应设在城市规划的远期市区边界外,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与噪声源保持必要的距离 如果要确定邻近交通干道建筑用地的噪声级,只需 在现场的一处测量交通噪声,即可推知仅仅因距离变 化的其他位置噪声级并可作出噪声级等值线
17、 在干道上行驶的重型车俩,当车流量较大接近于线声源时,如果因为建筑物体形变化或已有紧邻的建筑物存在,使沿干道建筑物的接受点对干道的视线范围受到限制,这种遮挡会使接受点的噪声有所降低,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利用屏障降低噪声 接近屏障顶端的声波传播显然不受屏障影响 紧靠屏障顶部边缘传播的声波都被衍射而弯曲向下 站立在衍射声波到达处的接受者(即在影区内)听到的声音比处在未受衍射影响的地带(即明区)听到的声音要有所降低 薄屏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利用屏障降低噪声 厚屏障,
18、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利用屏障降低噪声 为使屏障有最佳防噪效用,屏障应设置在靠近噪声源或者靠近需要防护的地点(或建筑物),并完全遮断在被防护地点对干道(铁路或其他噪声源)的视线 有效地防噪屏障应该具有足够的重量使声音衰减,保养费用很少(甚至不需要保养费),不易损坏(例如不随温湿度的循环变化及烈日暴晒而损坏)此外,屏障应能在各种不同的现场条件下装配,并且便于分段维修,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屏障与不同地面条件组合的降噪绿化减噪 在噪声源与建筑物之间的大片
19、草坪绿地或配植由高大的常绿乔木和灌木丛组成的林带,均有助于减弱城市噪声的干扰 树木的各组成部分(干、枝、叶)是决定树木减声作用的重要因素降噪路面,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随着社会对绿色建筑、健康社区的要求,出现了“可持续的声环境”、“绿色声环境”和“声景观”等概念多数人认为在控制噪声干扰时,希望有自己喜欢的声音“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宁静、私密、愉悦的人居声环境品质,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创造愉悦的声景观,为了引来喜爱听闻的自然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就得为鸟类等小动物提供栖息、迁徙、觅食、繁衍等生存条件,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规划 噪声控制 建筑声学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