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5人口城市交通.ppt
《地理专题5人口城市交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专题5人口城市交通.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1 人口、城市,【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5.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012山东文综,78)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
2、,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7.B8.B,(2012山东文综,27)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答案:27.(12分)(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解析:(1)从图中即可读出江苏省城市化的速度比贵州快,且水平高的特点。(2)从江苏省和贵州省的位置、地形
3、、交通、工农业、城市依托等方面分析。,(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
4、于P处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 B C D,(2011山东文综)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答案】D。【答案】B。,【考情快报】1.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统计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迁移状况。复习时要形成对各种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思路,关注我国东中西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和发展趋势。2.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经常和区域环境、区域开发相联系的考点。复习时要强化对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3.城市化和城市空间结构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城
5、市空间示意图存在多种变式。复习时要重点掌握新背景材料下的城市化问题和示意图中城市功能分布及其成因分析。,4.联系商业活动、聚落等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和意义是主要考查形式,命题背景材料上,多与等高线地形图和其他区域示意图相结合。复习时一方面要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联系我国主要交通干线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基础回顾】,【易错判断】1.人口增长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入,因此人口增长率不等于自然增长率,应是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2.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政策。()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
6、然因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3.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低,其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不一定少。()分析:决定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的因素是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如果该地区的人口基数较大,其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是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也不会小。4.环境人口容量一般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与环境承载力意义接近。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容量。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最大”与“最适宜”,很显然环境人口容量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5.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分析:影响人口
7、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绝对主导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6.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此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工业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发展,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形式,但是城市人口较多,住宅用地是城市面积中比重最大的用地形式。,7.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套嵌的。()分析: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套嵌的。,【核心自查】1.不同国家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1)人口问题的含义:人口增长过快、过慢,数量过多、过少,
8、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人口素质偏低等引起的问题。(2)人口问题的成因: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的模式不同,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不同,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3)不同人口问题的影响和对策。,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指“气(气候)”“水(水源)”“土(土壤)”“产(矿产)”。作为基础性影响因素,虽然影响力在不断减小,但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也会成为主导因素。经济因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而经
9、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同时,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城市功能区形成和布局(1)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形态和特征比较如下:,(2)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4.工业区选址的原则工业区的布局可以从“风”“水”“宝”“地”四个方面考虑。(1)风注意风向,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2)水考虑河流,有水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避免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3)宝关注矿产,许多工业特别是原料指向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靠近区域中的矿产产地。(4)地地域联系,运输量大的工业要靠近河流和铁路线,高新
10、技术工业要靠近航空港。,5.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河流具有供水、运输等功能,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而在北方以陆上交通为主,在大道的交会处往往有聚落和城市的形成。现代城市分布趋向交通方便的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形成城市轴线。,(2)影响城市形态的发展。交通线往往成为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引力轴,城市形态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在古代交通方式单一,城市形态多呈条带状或团块状;近代铁路和公路的发展,带动城市沿交通轴发展,多呈星状形态;现代综合运输的发展,使城市向多方面分散扩展
11、,形态更多、更灵活。(3)制约城市功能区布局。工业区往往布局在城市外围的交通线两侧,以获得较为便利的运输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城市中商业网点的建立,主要有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按照交通最优原则布局的商业网点,一般要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靠近市区的高速公路沿线。,(4)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交通线的发展,使城市地域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交通不便,或者交通线衰落的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不变,城市发展速度缓慢。(5)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交通运输的发展、布局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商业、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现代高速、便捷的交通方式,特别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的发展是新技
12、术产业布局的必要条件。,【术语概览】让术语化答题成为一种习惯1.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2.人口迁移:迁出地、迁入地。3.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4.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城市用地、城市功能区。5.城市化: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热点考向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典题训练1】(2012惠州模拟)下表为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读表回答(1)、(2)题。,(1)与此时期美国人口迁移特点不符的是()A20世纪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B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C20
13、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D20世纪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2)导致此时期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质量的变化 B地区间气候差异C经济收入的变化 D经济结构的调整,【解题指导】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1)把握题干中“净移民”的含义,即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的差值。(2)根据表中数值,可判断东北部地区和中北部以人口迁出为主,南部和西部以人口迁入为主。(3)结合世界地理,分析美国19651983年期间经济发展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比较得出结论。表中数据为正值,表示该地区以迁入为主;数
14、据为负值,表示该地区以迁出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净移民依然为负值,表明该地区依然是人口迁出地区。第(2)题,东北部地区传统工业发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使大量人口向环境较好的南部、西部迁移。【答案】(1)C(2)A,【方法总结】常见人口迁移的图示表达与判读人口迁移分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表示人口迁移既要有数量变化,又要有方向变化。表示人口迁移的图示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统计图来显示人口迁移状况,常见的有坐标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在坐标图中,可以用正轴表示迁入,负轴表示迁出;也可以用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而在饼状图中一般是有一个表示迁入(或流入),另一个表示迁出(或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专题 人口 城市交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