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的抗震分析及动力基础.ppt
《地基的抗震分析及动力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的抗震分析及动力基础.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地基的抗震分析及动力基础,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地基的地震反应及动力参数第三节 地基抗震验算第四节 振动对地基影响及动力基础设计的步骤第五节 动力基础在地基中引起的波动及防振措施,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东濒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地震带所经过的地区,是世界上多震国家之一。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死亡人数达24.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用于震后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费用也将近百亿元,损失之严重是震惊世界的。,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第一节 概 述,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中国唐山市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仅仅几秒
2、钟后,唐山夷成废墟,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在这次地震中死亡:24万2千7百69人,重伤:16万4千8百51人。地震的突然性和灾难性,使人谈震色变。,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唐山地震)开滦煤矿医院,为砖混结构的五层楼房(局部七层),仅西部转角残存。,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唐山地震)唐山市文化路青年宫,为砖混结 构的二层楼房。7.8级地震除四根门柱外,全部坍塌。,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995年1月17日下午8点46分,里氏7.2级的强烈地震破坏了神户整个城市-日本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地震造成大约5,090人死亡,29,000多人受伤。100,000多个建筑物完全被摧毁,神户市约五分之一的
3、人口,一百五十多万人无家可归。,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2003年12月26日凌晨5点26分,地震摇动着伊朗的 Kerman 省的巴恩小镇。这次里氏6.5 级的地震夺去了30,000多人的生命。震中位于北纬29.01度,东经58.26度。,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所,(1)入口处挡土墙崩落,路基位移、下陷,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2)一楼高柱产生软层破坏,柱两端产生塑性铰后,造成侧向位移之破坏,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3)左侧下陷,二、三楼梁、柱有不等变位之破坏现象,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4)一楼高柱之端部产生塑性铰,造成箍筋脱落、主筋挫曲、混凝土压碎,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地震进行时
4、,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地震进行时,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大地震有前兆,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早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晾飞不回巢,鱼儿惊慌水面跳,冰天雪地蛇出洞。,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临震前,一瞬间,地发声,又发光,见此情,宜果断,速行动,少危险。,地震,特别是强烈地震之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之为地震前兆。,我国地震灾害之所以严重的3个原因
5、:1.地震活动区域的分布范围广。基本烈度在6度和6度以上地区的面积达570万km2,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0%。2.地震的震源浅。我国地震总数的23发生在大陆地区,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属于二三十公里深的浅源地震,因此地面振动的强度大,对建筑物的破坏比较严重。3.地震区中的大中城市数量多。我国三百多个大中城市中有一半位于基本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地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强制性条文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地震对建筑物损坏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地震的震级;所在地点的位置;建筑结构本身的强度和动力特征等有关外;建筑物的地基条件。,
6、地基条件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地基本身在地震作用下失稳,出现震陷、液化、地裂、地滑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附之下沉、倒塌、倾斜或断裂;另一方面由于地基条件不同,引起的地面运动性质(周期、加速度、振幅等)不同,从而对建筑物造成的地震作用不同,建筑物可能产生的损坏程度也就不一样。,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一、地震和地震反应二、地震反应的动力参数,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第二节 地基的地震反应及动力参数,(一)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带的分布(二)地震波及其特性(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四)地震的震害现象(五)影响震害程度的场地因素(六)场地土质和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一、地震和地
7、震反应,(一)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带的分布 1.定义:地震是由内、外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的总称。2.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3.全球有两大地震带:第一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沿岸。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这一环形区域内。释放的能量占地震总能量的75%80%。第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从印尼经缅甸、中国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能量约占15%20%。,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一、地震和地震反应,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板块运动,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环太平洋地震带,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995年1月17日的神户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58度,东经135.02度,在三
8、个板块的交叉点附近: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唐山地震区位于华北断块北部北北东向的翼鲁断块拗陷和东西的阴山燕山断,褶带的汇合部位。唐山地震发生在沧东断裂与昌平丰南活动断裂的交汇处。北北东向的沧东断裂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区域性大断裂。北西西向的昌平丰南活动断裂是一条隐伏构造,它是通过卫星影像反映出来的。唐山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现象主要是地裂缝和喷水冒砂。地裂缝可以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分布在极震区,呈雁列式,带宽约30米,长达8公里,总体走向北30o东,具右旋扭动性质,最大水平位移1.53米。,在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部位称为震源。震源铅垂于地面的位置
9、,称为震中,它是受地震的影响最强烈的地区。震中与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一般为数公里至数百公里。从地面上某一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二)地震波及其特征,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地震波,体波,面波,横波,纵波,乐夫波,瑞利波,限于地面附近传播,通过地球本身传播,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面波只限于沿地球表面传播。,远离震中区,则纵波影响很小,地面振动主要由横波及面波所引起。,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震级2.地震烈度3.震级、烈度、灾度的区别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5.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抗震分析与动力
10、基础,(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地震的强度可用地震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衡量,称为震级,用M表示,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图来确定的。,Richter震级,震级M与释放能量E(尔格)的关系,小于2级地震,人们感觉不到,称做微震;5级以上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的地震,则称为强烈地震。,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震级,地震烈度 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烈度和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随震中距的远近而不同。一般说来,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就越低;反之烈度越高。,基本烈度 是指该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
11、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所谓“一定时期”以100年为期限,即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使用期限。设防烈度 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的文件(图件)确定的,可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烈度。,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2.地震烈度,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震级: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烈度: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离震中的距离及地震波所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 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在震源深度等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震级与烈度之间
12、可以建立起一定的联系。灾度:灾度是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根据我国国情,有人建议我国的灾度应取经济损失和人口的直接死亡数及折算的经济损失数为其评估的依据。,3.震级、烈度、灾度的区别,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5.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
13、准GB50223的规定。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14、采取抗震措施。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振动液化2.地震滑坡和地裂3.土的震陷,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四)地基的震害现象,地震后,地基的震害现象主要包括振动液化、滑坡、地裂及震陷等方面。,液化定义 在周期性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逐渐累积,甚至可以完全抵消有效应力,使土粒处于悬浮状态,而接近液体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液化现象。砂土液化的宏观标志 在地表裂缝中喷水冒砂,地面
15、沉陷,建筑物产生巨大沉降和严重倾斜,甚至失稳。,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振动液,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液化现象,饱和松砂在振动情况下孔压急剧升高在瞬间砂土呈液态,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液化机理,振前松砂的结构,振中颗粒悬浮,有效应力为零,振后砂土变密实,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液化机理,喷砂遗井,日本阪神地震引起的路面塌陷,地基液化引起的储油罐倾斜 日本神户,阪神地震中新干线的倾覆,日本阪神地震引起的地面下沉房屋脱离地面,地震导致滑坡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地震时边坡滑楔承受了附加惯性力,下滑力加大;另一方面,土体受震趋于密实,孔隙水压力增高,有效应力降低,从而减少阻止滑动的内摩擦力。地质调
16、查表明:凡发生过地震滑坡的地区,地层中几乎都有夹砂层。黄土中夹有砂层或砂透镜体时,由于砂层振动液化及水份重新分布,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而引起滑坡。在均质粘土层内,尚未有过关于地震滑坡的实例。地裂 地震后,地表往往出现大量裂缝,称为“地裂”。地裂可使铁轨移位,管道扭曲,房屋基础断裂或错动,建筑物开裂或倒塌。,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2.地震滑坡和地裂,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唐山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现象主要是地裂缝和喷水冒砂。地裂缝可以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分布在极震区,呈雁列式,带宽约30米,长达8公里,总体走向北30o东,具右旋扭动性质,最大水平
17、位移1.53米。非构造地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地震力的作用,并受地形、地貌及土质条件的控制。它主要分布在河岸、道路、古河道地带,规模一般较小。喷水冒砂现象非常普遍,主要分布在滦河、沙河、蓟运河、海河等两岸古河道分布地带及滨海冲积平原。,震陷:地震时,地面的巨大沉陷称为“震陷”或“震沉”。此现象往往发生在砂性土或淤泥质土中。1960年智利地震后,有一个岛因震陷而局部沉没。天津大地震后也广泛出现地面变形现象,导致建筑物产生差异沉降而倾斜。震陷原因:松砂经震动后趋于密实而沉陷;饱和砂土经振动液化后涌向四周洞穴中或从地表裂缝中逸出而引起地面变形;淤泥质粘土经震动后,结构受到扰动而强度显著降低,产生附加沉降。
18、振动三轴试验表明,振动加速度愈大,则震陷量也愈大。,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3.土的震陷,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1995年神户地震对日本西部大阪海湾北部边缘的神户和Han Shin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在海滨填筑大陆区和人工岛,受地震影响,产生很大的地面沉降。在人工填筑的神户岛的外部边缘,很多码头海岸发生倾斜、下沉或滑落海中。陆上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70cm,是由于填筑材料向外流动而引起的。在该岛的中心地区,由于差异沉降和桩基构筑物的相对上移错位,使地下生活管线受到严重的毁坏。地面下沉和泥浆喷出导致了洪灾。这些是由于大规模的液化作用伴随产生的强烈地面运动所造成的。液化沉降是地震的附属产物,然而一旦发生
19、,由于其瞬时性与所引起灾害的严重性,对低洼地区与人工填筑地区问题是严重的。,1.同一震区震害的不同及影响因素2.抗震地段的划分3.场地土类型的划分4.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五)影响震害程度的场地因素,在地震区常出现在同一小区(如一个自然村)内的房屋结构类型和建筑质量基本相同,而建筑物受到的地震灾害却有很大差别的现象,即“重灾区里有轻灾,轻灾区里有重灾”的烈度异常区,宏观地震烈度可能相关12度。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场地条件不同。因此,建筑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岩性及产状等)、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及地形(起伏变化和陡峭程度等)对地震灾害的程度均有显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抗震 分析 动力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