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课件.ppt
《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篇 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要求(1)掌握土壤的组成与性质,了解土壤的粒级与质地分组特性。(2)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3)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4)了解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原理与影响因素。,2,第一章 土壤成土过程,3,中国土壤类型,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漂灰土)、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漠土,4,中国土壤类型砖红壤,分布地区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形成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
2、毫米。植被:热带季雨林。特 征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5,中国土壤类型赤红壤,分布地区 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北纬22-25之间。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形成条件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常绿阔叶林。特 征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6,中国土壤类型红壤和黄壤,分布地区 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形成条件 中亚热带季
3、风气候区。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 征 有机质来源丰富,土壤腐殖质少,土性较粘,钾、钠、钙、镁积存少,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黄壤中的氧化铁水解,土层呈黄色。,7,中国土壤类型黄棕壤,分布地区 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形成条件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植被:落叶阔叶林,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特 征 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8,中国土壤类型棕壤,分布地区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形成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
4、为500-1000厘米。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特 征 土壤粘化作用强烈,具有较明显的淋溶作用,钾、钠、钙、镁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9,中国土壤类型暗棕壤,分布地区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形成条件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600 1100毫米。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特 征 土壤呈酸性反应,具有丰富有机质,腐殖质积累量多。,10,中国土壤类型寒棕壤(漂灰土),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形成条件 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亚寒带针叶林。
5、特 征 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11,中国土壤类型褐土,分布地区 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形成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 14,年降水量500 7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特 征 淋溶程度不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12,中国土壤类型黑钙土,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
6、、辽河的分水岭地区。形成条件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特 征 腐殖质含量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较多,土壤肥力高。,13,中国土壤类型栗钙土,分布地区 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草原地区。形成条件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特 征 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14,中国土壤类型棕钙土,分布地区 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
7、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形成条件 气候比栗钙土地区更干,大陆性更强。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植被: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特 征 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最少,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逐渐向荒漠土过渡。,15,中国土壤类型黑垆土,分布地区 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形成条件 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与黑钙土地区类似,但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由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特 征 绝大部分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较
8、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16,中国土壤类型荒漠土,分布地区 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形成条件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为主。特 征 土壤无的腐殖质层,土壤剖面为砂砾,土壤发育程度差。,17,中国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分布地区 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形成条件 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特 征 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18,中国土
9、壤类型高山漠土,分布地区 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形成条件 气候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盖度不足10。特 征 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19,土壤环境机能,(1)培育植物 植物生长支持体、植物生长提供水、空气和养分(2)推动物质循环 由岩石风化产生的物质都有可能进入大气和水系,又可能通过地球化学循环归入土壤。(3)保存水资源 大气和地下水之间的缓冲地区。(4)防止灾害 防止洪水发生。土壤植物又可防止风雨侵蚀、水土流失或土壤荒漠化趋向,并兼有防风、消音等作用。(5)自净能力
10、具有极大比表面和催化活性,土壤中水、空气、微生物等都能使污染物降解。,20,土壤退化过程,风和水侵蚀作用:土壤流失 受纳酸雨或过量使用氨氮肥料:土壤酸化 灌溉水含(过多)盐分或深度风化作用:土壤盐碱化 干旱:土壤板结、龟裂、结构单元破坏,甚至荒漠化 水涝:营养物浸出、流失 污染:土壤有毒物质累积,21,土壤环境的质量,1995年制订和发布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 适用范围: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主要性质)土壤质量分三级一级标准 I类土壤区,包括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环境 化学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6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