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ppt
《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目录,1,2,3,4,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总体态势,土地资源国情状况和当前土地利用态势,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不足、措施和建议,节约集约用地相关含义、理论和规定,6,文昌、昌江和三亚为例,第一章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Chapter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 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2.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 障新时期 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3.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4.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的研
2、究,是提高规划科学性、改进规划操作性的重要方面。,第二章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总体态势,Chapter 2,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总体态势,“十二五”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带动了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需求扩大预计未来各方面用地需求都将显著增加,随不同发展阶段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不同,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19791989:从饥饿到温饱,沿海地区局部发展 19891999:东部地区、城市地区开始加快建设 19992009:东中西部全面发展,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200920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 20202050:中华民族全面复兴 建设用地需求也分为三个阶段19791989 19902020 20212050用地缓慢增长 用地快速增长 用地缓慢增长,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期,从1990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直线上升,从1990年的26.41到2011年的50,平均每年提高1.1个百分点。预测到2020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8%,平均每年需提高1.15个百分点。1997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提升了23个百分点京、津、沪70%,广东 60%还有17个省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提高国际上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城市化的速度才会减慢。,工业化和制造业基地
4、的地位需要用地支撑,工业化进程加快,仍需要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新型装备制造业进入发展时期的新兴产业,第三章节,节约集约用地相关含义、理论和规定,Chapter 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节约集约利用,简单地说,就是怎样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就是如何以最小的土地成本,得到最大的土地效益,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需求。1.体现减量化原则2.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3.尽量少占或者不占耕地以及农用地,集约用地内涵,集约用地即在节约用地的基础上提高用地效率,增加土地投入,最终得到土地上产生利益的最大化。1.体现功能最大化原则 2.注重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 3.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集约
5、利用,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强调更有效利用土地,以尽量小的土地成本发挥更大的土地使用功能和效益。集约用地必然导致节约用地。节约用地是目的,集约用地是手段。区别:1.节约用地突出用地量的减少,重在用地方案的优化.2.集约用地突出用地效率的效益的提高,强调用地效果,重在用地模式的选择。,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4R原则,1.“减量化”(Reduce)就是要节流,要控制新的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2.“再利用”(Reuse)就是要挖潜,要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3.“再循环”(Recycle)就是要加强土地整理,把集约化水平提高以后,多余的建 设用地整理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实现资源再生。
6、4.“再思考”(Rethink)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强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方式、手段,追捕形成自觉的节约集约利用意识。,相关理论,边界报酬理论:在技术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下,一个可变的生产因素同其他投入量不变的固定的生产因素相配合进行生产时,随着这个可变的生产因素的投入量的增加,生产活动的报酬最终会从逐渐增加转变为逐渐减少。,相关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土地利用规模,是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发布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在声明中强调:土地利用要由土地的粗放利用过渡到集约利用
7、,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容积率、调整产业结构等手段进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土地节约集约”新定义 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加强规划引导”通过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相关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相关规划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应
8、当及时调整或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强调布局优化”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和建设,集约布局、节约用地。现有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的比例,加大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的比例,促进城镇用地效率的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调整标准控制作用”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
9、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制定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发挥市场配置作用”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限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当严格控制田间基础设施占地规模,合理缩减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对历史遗留的工
10、矿等废弃地进行复垦利用,对城乡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相关规定,“监督考评新机制”对建设用地批准和供应后开发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定期在门户网站上公布相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监督,依据法律法规对浪费土地的行为和责任主体予以处理并公开通报。,第四章节,土地资源国情状况和当前土地利用态势,Chapter 4,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土地的稀缺性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耕地面积约18.27亿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11、%,全国已有666个县(含县级行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国土开发利用规律,“胡焕庸线”反映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经济活动和人口集聚的基本格局,这一最基本的国情,东部过密,西部承载力低“胡焕庸线”东南侧(户籍)人口密度为294人平方公里,总的趋于“过密”;西北侧人口密度15人平方公里,在表面上近乎“过疏”,但由于绿洲过饱和、天然草原超载过牧以及持续性生态衰退,实际上已接近土地承载能力。,中国的人口密度虽只相当于尼日利亚,但由于人口偏居东南半壁,这区域人口密度已相当于印度、日本,跃居世界“密”之前列。,我国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面临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
12、展时期。突出特点就是各类建设用地量大,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任务极其艰巨。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实行节约和集约用地原则。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以上,农村空闲住宅达到了10%15%。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站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建设用地比例过高危及发展空间,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危及到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内情况(2005年 2020年):全国 3.36 3.94%上海29 36%天津29 34%;北京19 23%;香港22%;江苏17 19%:广东9
13、 11%:浙江9 11%国际情况(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占 6 15%荷兰 15%;德国13%;英国6%;韩国8.2%(计划 11%);我国东部各省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15%,高于荷兰、德国、韩国、英国等国家;深圳、广州、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25%,高于英格兰地区,日本三大都市圈、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等地区。,全国土地利用态势,我国东部建设开发强度(建设用地)普遍过大,开发强度对比,第五章节,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不足、措施和建议,Chapter 5,土地的特性节约集约的必要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集约 节约 利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5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