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科学导论第三讲.ppt
《土地科学导论第三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科学导论第三讲.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土地科学导论,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第三讲 土地制度,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主要内容,第一节 土地制度概论第二节 我国的土地制度第三节 国(境)外土地制度(详细),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第一节 土地制度概论,一、土地制度的概念与特点二、土地所有制三、土地使用制四、土地国家管理制度,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
2、omics(1),5,一、土地制度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广义:泛指与土地所有、土地使用、土地管理及土地利用技术等有关的一切制度。狭义:指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土地法权制度。构成土地的经济制度: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所有制、使用制和国家管理制度)土地的法权制度: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法权体现,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6,一、土地制度的概念与特点,特点地位的基础性国度的差异性构成的复杂性,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7,二、土地所有制,概念是指人们对土地的占有形式,是土地及利用
3、土地生产的成果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的经济形式。属于经济范畴,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8,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早期,采集和渔猎,无固定生产和生活用地,还没有产生土地所有制;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生产和生活用地稳固化,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后来出现剩余土地产品,土地私有制形成,奴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私有制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土地公有制。,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9,二、土地所有制,形式全民与国家所有国家与中央政府所有国家与各级政府所有各级政府分别所有国王与国家所有私人
4、所有,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0,合作组织集体所有公共事业部门或团体所有部落、氏族、社村、宗教等所有数人合有(生存者取得权)数人共有(未分割的份额,可继承)股份公司式所有区分所有建筑物,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1,二、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制度,所有权是法权制度,土地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1.土地所有权是在一定的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之上产生的2.土地所有权的确定具有一定独立性,还常反作用与土地所有制两者都有
5、可背离性两者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可以发生相背离,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2,都具有阶级性(利益集团)我国的所有制和所有权反映了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者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3,三、土地使用制,概念是指人们在使用土地时所形成的种种经济关系。具体来说,是对土地使用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它是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制和土地所有制的关系,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4,一)所有制决定使用制 有什么样的土地所有制,必然有与此相适应的土
6、地使用制二)使用制反作用于所有制三)所有制可有多种使用制表现形式,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5,三、土地使用制,分类两权合一的土地使用制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在一起的土地使用制度两权分离的土地使用制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使用制度无偿使用制有偿使用制,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6,三、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政权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全国或某一区域土地在宏观上管理、监督和调控的制度、机构和手段的综合。建立国家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土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利用后果的巨大社会性(公地悲
7、剧),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7,国家管理的目的 维护已经确定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制,既维护代表一国统治阶级利益的土地所有制及其相应的土地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对土地的需求,并保证全国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有效的利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8,国家管理的基本内容权属管理:国家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及调整土地所有权关系的一种管理利用管理: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采用行政的、经济的和规划计划等手段,确定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方式,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
8、利用的一种管理,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19,三、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国家管理的具体任务保护所有权与使用权(稳定预期)两者是土地制度的主要法律体现调整土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盲目性,防止权属混乱纠纷限制所有权与使用权(权利膨胀的案例)所有权的权能范围、行使方式、出让条件和使用权的权能范围、土地利用方向、转让条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0,三、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国家管理手段立法手段:法律法规经济手段:土地市场、地租、税收技术手段:土地调查、土地信息、土地评价(开发区集
9、约评价)行政手段:土地登记、权属管理政策手段:地根政策、土地规划司法手段:检查监督、土地督察教育手段:6.25全国土地日、教育培训、普及 节地意识,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1,三、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分工 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制度及资源状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分工分类分级管理模式:美国、加拿大垂直管理模式:中国等东南亚部分国家,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2,第二节 我国的土地制度,一、土地所有制二、农村土地使用制三、城市土地使用制四、
10、土地制度的改革趋势五、我国土地管理制度,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3,一、土地所有制,现有土地所有制形式依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制度: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人民或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土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4,集体土地:法律规定的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国有土地包括:城市用地;国营农林牧渔等农业企业单位使用的土地;国家机关、部队、学校、国营非农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土地(不包括区内的集体所有
11、土地);拨给农村集体和其他非国有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国家依照没收、征收、征用等归属国有的土地;法律规定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以外的一切土地,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5,城市土地所有制的演变,旧中国城市土地所有制 本质是私人所有制,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私人所有制,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6,形式多样,具体有: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大地主所有的土地;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家所有的土地;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房地产公司和大房地产业主所有的土地;城市一般居民所有的土地;国民党政府机关及其
12、各部门所有的土地,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7,新中国城市土地所有制演变,接管和没收(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反革命分子等占有的土地,无偿性)改造和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业主拥有的土地,有偿)征地和国有化(农村劳动群众所有土地,有偿),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28,农村土地全民所有制的形成和演变,大荒地、大草原以及河流湖泊等农村土地在旧中国属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有。新中国通过立法手段将大荒地、大草原以及河流湖泊等农村土地收归国有,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
13、onomics(1),29,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与演变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1949-1956)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从农民土地私有制向土地集体所有制过渡建立集体土地所有制,1956年至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1956-1958人民公社化初期1958-1960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1960-1978建立土地集体所有、个体农民使用的土地关系1978-,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0,二、农村土地使用制,农村国有土地的使用制无偿使用严禁流转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制新中国成立前:租佃制新中国成立后两权合一的农民个人土地使用制,1949
14、-1956两权合一的集体共同土地使用制,1956-1978两权分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1,三、城市土地使用制,新中国成立前:两权合一的土地使用制新中国成立后:两权分离的土地使用制无偿、无流动转向有偿有流动,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2,四、土地制度的改革趋势(讨论),城市土地明晰产权双轨到单轨批租与租赁结合明租正税除费农村土地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适度规模经营,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3,五、我国土地管理
15、制度,历史沿革现状与问题,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4,历史沿革,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管理封建社会的土地管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地管理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管理,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5,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管理,时间:公元前476年原始社会:地广人稀、不存在土地分配问题;但有原始的土地统计,如在树木和岩石上刻下记号,但这种统计只有地段标志,没有数量概念;后来,游牧转向定居,开展了土地调查,按照肥力等级来定贡赋等级。奴隶社会: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开展土地立法,维护土地权利;商周时代实行井
16、田制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式;春秋中叶以后,鲁、楚、郑等国开展土地清查和地籍编制,实行“初田税”,即国家按照田亩实数收税。,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6,封建社会的土地管理,时间: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土地管理比过去更有系统,土地调查和土地等级是管理的重要内容。战国和秦汉时期:土地调查三国两晋时期:占田制(规定不同的占田数量),按亩收税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均田制宋元明清时期:土地调查、分等;永佃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永远租种),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7,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地管理,
17、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田地分九等,16岁以上均可得一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国民党政府:土地立法、地籍整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等,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8,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管理,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土地利用方式,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39,现状与问题,统管与分管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分管1982-1986,统分结合1986-,统管集权与分权中央和地方分权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0,第三节 国(境)外土地制度,一
18、、日本的土地制度二、美国的土地制度三、加拿大的土地制度四、英国的土地制度五、新加坡的土地制度六、马来西亚的土地制度七、韩国的土地制度八、台湾地区的土地制度九、香港地区的土地制度,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1,一、日本的土地制度,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国有和公共所有土地大部分是山林、河川和海滨地,大部分为私人所有国家所有:(895.7万公顷 23.7%)公共所有:(214.5万 5.6%)都、道、府、县、市、町、村等地方公共团体所有个人与法人所有:(60%以上)土地的个人所有和法人所有都属于私人所有,构成私有制的主体,Bao Haijun Eng
19、ineering Economics(1),42,日本行政区划,一都:东京都,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中心。一道:北海道,其开发比日本国内其他地方略晚。二府:京都府和大阪府,关西地区的主要地方,是关西的历史和经济的中心地带。43县:除都、道、府以外,分布在日本全国的43个县。,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3,土地征用制度征地程序:私人土地占了60%以上,解决公共事业建设的用地问题,必然要靠私有地,1951年制定了土地征用法。程序如下1)申请征地(公共事业的必要性研讨)2)登记土地和建筑物3)起业者与地权人达成征购协议4)申请征用委员会裁定(不能达
20、成征购协议情景)5)让地裁定6)征用终结,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4,征地赔偿对私人财产权等的损失进行赔偿1)征用损失赔偿:正常的市场价格计价2)通损赔偿:对土地上的固定物体的搬迁费用及其他费用和动产等搬迁费用的赔偿3)少数残存者赔偿:例如当大型公共事业的建设使该地区遭到破坏,只有少数几家残存下来,应进行赔偿以维持生活4)离职者赔偿:因征地而失业时的赔偿5)事业损失赔偿:公共事业完成开工后的噪音等损害的赔偿,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5,土地交易制度:为了抑制土地的投机买卖和地价飞涨,保证土地的合
21、理利用,国土利用计划法土地交易许可制土地交易申报制土地交易事前确认制土地交易监视区制度空闲地制度,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6,土地交易许可制目的:直接控制某些地区的低价水平及利用方向1)确定限制区域的条件:土地投机活动集中的地区地价上涨过快或有可能出现上涨过快的地区2)确定限制区域的过程:限制区域的时效一般为5年。内阁总理大臣、通知下级行政机构土地利用审查会,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7,3)提出“许可”申请的要求(1)时间必须在签订合同之前(2)如需更改土地用途,需重新申请(3)具有很强的法律效
22、力(4)内容:交易双方的姓名、名称、法人代表姓名、住址;土地权利的种类;预定交易价格;利用用途;审查“许可”标准(价格,使用目的)4)对“许可”或“不许可”的处理,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48,土地交易申报制目的:控制那些足以影像土地市场价格,或影像土地利用形式的大规模土地交易,并将其限制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上1)控制原则:根据交易的面积大小来确定控制方法2)申报事项:与土地交易许可制大致想通3)对申报的处理:价格,土地用途(劝告制)交易许可制:否决后继续签订无效交易申报制:劝告后继续签订有法律效力,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
23、onomics(1),49,土地交易事前确认制 是对土地交易申报制的一种补充,只要在价格和土地利用用途方面符合基准,都可向地方政府提出事先确认的申请,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手续土地交易监视区制度目的:为了弥补土地交易申报制度的缺陷,控制较小规模土地的交易价格,Bao Haijun Engineering Economics(1),50,空闲地制度目的:提高土地利用程度,放置投机性囤积土地空闲地条件:1)城市区域内2000平方米以上,城市区域以外、规划区以内5000平米以上,规划区外10000平米以上2)所有者取得土地查过3年以上3)未利用或低利用4)需按照基本规划或其他规划利用,Bao Haiju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科学 导论 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5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