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ppt
《03第三章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章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第三章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及其等效电路预防性试验的常规项目绝缘电阻直流泄漏电流介质损耗因数局部放电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高压耐压试验,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意义: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和制度。目的:掌握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及早发现其缺陷,以进行相应的维护与检修。如何掌握绝缘状况?,电气设备绝缘缺陷的产生:制造时潜伏下来的;运行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绝缘缺陷的分类:集中性缺陷;分布性缺陷。预防性试验方法分类:破坏性试验(耐压试验);非破坏性试验。,第一节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放置固体介质时,电容量将增大为:,对于平行平板电
2、容器,极间为真空时:,平板电容器中的电荷和电场分布(a)真空(b)充以介质,极化现象:造成电容量增加!极化的原因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中原来彼此中和的正、负电荷产生了位移,形成电矩,使介质表面出现了束缚电荷,极板上电荷增多,并造成电容量增大。极化的影响因素:形态(气液固)、温度、电场频率等。极化的基本形式:电子式、离子式、偶极子转向、夹层介质界面、空间电荷极化。,相对介电常数:,1、电子式极化,电子轨道受到外电场的作用时,相对于原子核产生位移,原子中正、负电荷的作用中心不再重合.极化强度与正、负电荷作用中心间的距离成正比,且随外电场的增强而增大。特点极化所需的时间极短,约10-15s;具有弹
3、性,当外电场去掉后,依靠正、负电荷间的吸引力,作用中心又马上重合,整体呈现非极性,没有损耗;温度的影响不大,温度升高时,r略为下降。,绝缘,-,+,绝缘,2、离子式极化,发生在离子式结构,如云母、陶瓷材料。正、负离子的作用中心发生偏移。特点:所需的时间也很短,约10-13s;弹性极化,几乎没有损耗。温度对极化存在一定影响,r一般具有正的温度系数。,离子式极化示意图,3、偶极子转向极化,存在于极性电介质中(具有永久性偶极矩);无外电场时,分子无序排列,不呈现极性;在电场作用下,顺电场方向定向排列,示出极性。,特点:极化所需的时间也较长,约10-1010-2s;非弹性,消耗能量。温度对极性介质的r
4、有很大的影响。低-、适当范围+、高-,4、夹层介质界面极化,存在于夹层电介质(不均匀电介质)中。,特点过程特别缓慢,一般在10-1s以上,甚至数小时;伴有介质损耗。,5、空间电荷极化,介质内的正、负自由离子改变分布状况,在电极附近形成空间电荷。特点:缓慢进行;消耗能量。,电介质极化的本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极化介质内部形成反电场,通过向电极补充电荷以抵消反电场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电容量,并可能消耗能量!,工程意义:1)选择绝缘材料2)多层介质合理配合3)判断绝缘状态,二、电介质的电导,离子电导:以离子为载流子。在电场或外界因素影响下,离解成正负离子。电子电导:以自由电子为载流子。出现电子电导电流
5、时,表明电介质已被击穿。电介质的电导一般是指离子性电导。,1、电介质的电导率、电阻率,电导性能常用电导率或电阻率表示。固体电介质的电阻率(1)体积电阻率:单位长度的正方体的电介质中,所测得的其两相对面上的电阻。,(2)表面电阻率:单位长度的正方形表面积上,相对两边之间测得的电阻。,2、液体电介质的电导,离子电导:电介质分子或杂质分子离解而成的离子。电泳电导:较大的胶体吸附电荷后,变成带电质点。中性和弱极性的液体电介质电导率小。极性和强极性液体电介质电导率大,故不宜作为绝缘材料(水)。电导率与温度间具有指数关系:,3、固体介质的电导,离子电导:杂质离子起主要作用。电子电导:电导与外施场强E关系密
6、切。,固体介质电导电流密度与外加场强的关系,表面电导:主要决定于表面吸附导电杂质的能力及其分布状态亲水性电介质:云母,玻璃,纤维材料;憎水性电介质:石蜡,聚苯乙烯。预防性试验时要注意绝缘表面的影响!,水滴在两类介质上的分布状态(a)亲水介质(b)疏水介质,三、电介质的能量损耗,介质损耗:电导损耗、有损极化,W=P+jQ=U(Ir+jIC)=UIr+j UIC,介质损失角的正切tg:衡量介质的损耗特性,液体介质损耗与温度的关系,气体介质的损耗 无碰撞电离时,损耗由电导引起,损耗极小;发生放电时,损耗剧增(如电线上的电晕损耗)。液体介质的损耗 中性或弱极性介质:损耗主要起因于电导,较小。极性:电导
7、和极化损耗。损耗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固体介质的损耗 分子式离子式不均匀结构强极性损耗情况比较复杂 损耗与温度密切相关,干纸的损耗与温度的关系11kHz210kHz3100kHz,四、电介质的一般等值电路,C0反映电子式和离子式无损极化(含真空中对应的电容)C,、r支路反映有损极化R反映电导损耗,第二节 绝缘电阻的测量,一、多层介质的吸收现象,双层介质的等值电路,吸收曲线,当在绝缘上施加直流电压时,流经绝缘的电流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这就是不均匀介质的吸收现象本质:夹层介质的界面极化,这些电荷被介质吸收了!,绝缘电阻在设备绝缘上施加确定的直流电压,经过一定时间(通常为60秒
8、)后呈现的电阻值。吸收比K=R60“R15”当绝缘良好时,K常高于某一定值(1.3)绝缘普遍受潮时,K接近1极化指数(10min/1min),二、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手摇式兆欧表的工作原理,绝缘电阻的测量接线,仪器:兆欧表兆欧表一般有三个接线端子被试品接在端子“E”和“L”之间保护端子“G”(与L相连)有时称为屏蔽端子输出电压为负极性直流(why?)有500V、1000V、2500V、5000V等多个等级,三、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被试设备绝缘上可能存留残余电荷造成吸收现象不明显试验前应对设备充分放电固体绝缘表面状况绝缘电阻随温度呈指数规律下降测量时必须记录设备温度,实例:同步电机干燥前后绝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第三 电气设备 绝缘 预防性 试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5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