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IT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ppt
《【培训课件】IT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课件】IT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IT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http:/,2,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特性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易复制性。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性易复制性,禁止他人抄袭、复制;禁止他人以出售、提供使用许可等方式发行程序的复制品。特性和权利要求恰恰是版权法的主要内容成为版权法保护的客体。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单独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种算法,不能得到专利法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硬件构成完整的技术方案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将计算机软件作为商业秘密来进行保护成为商业秘密法保护的客体。,http:/,3,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及其归属,http:/,4,第一节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内容,http:/,5,1.1
2、权利、有形财产权与知识产权,权利: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权利就是正确(right),即法律上的正确性、正当性就是权利。对于有形财产,所有人对该财产权的行使,无论是占有、使用、收益、还是处分,都是无法离开该有形财产标的物的(物与权不分离)。而对于知识产权(专利权:制造方法权,销售许可权),其权利的行使往往与知识产权的载体是分离的(物与权分离)。,http:/,6,1.1 权利、有形财产权与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相同,知识产权也是一种专有权。就是说,不经财产权的权利人许可,其他人不能使用或者利用它。与有形财产权不同的是:第一,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难开发、易复制的特点。如果一个小
3、偷从车场偷了一部汽车(有形财产),他最多只能卖掉这一部车,获取赃款,他不大可能再复制几部车去卖。如果小偷从一个软件开发公司偷出一个软件,他完全能够很快复制出成千上万盘同样的软件去卖,足以使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破产。,http:/,7,1.1 权利、有形财产权与知识产权,第二,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虽然都是专有权,但有形财产的专有权一般都可以通过占有相关的客体得到保护;知识产权的客体却表现为一定的信息,对信息是很难通过占有加以保护的。而且,有形财产的客体与专有权一般是不可分离的。对它们施加保护相对比较简单。知识产权的客体与专有权却往往是分离的,对它们的保护就要困难得多。例如,画家卖给我一幅画,这幅画无
4、疑是受版权保护的客体。这一客体在我手中,但我若想把它印在挂历上,或印在书上,则仍须经该画家许可,并向他付酬。原因是复制权(即版权中的专有权之一)仍旧在画家手里,并没有随着画一并转移给我。,http:/,8,1.1 权利、有形财产权与知识产权,一般来讲,一项计算机软件从开发、完成到制成产品、销售,产生至少如下几个方面的的知识产权:该软件的版权、软件的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权、软件的商标专用权。,http:/,9,1.2 计算机软件版权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软件版权是版权人由于开发、创作“软件作品”而获得的权利。软件版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经济权利)两个方面。人身权是指与软件版权人的人
5、身不可分离、不可放弃或转让,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收回已发表的作品权。财产权是指能够给软件版权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这种经济利益的实现,要依靠软件版权人对软件作品的使用才能获得,包括:使用权、许可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转让权。,http:/,10,1.2 计算机软件版权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软件版权保护的主体,指的是依法对软件享有权利的人,即享有版权的开发者或其他版权权利所有人。软件开发者是指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且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开发者以外的其他
6、人,可以通过版权转让、继承或受让等方式取得版权,成为版权所有人。因此,软件版权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又可以是国家。,http:/,11,1.2 计算机软件版权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软件版权保护的客体是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计算机程序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文档指的是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ht
7、tp:/,12,1.2 计算机软件版权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需要强调的是:软件版权与软件载体的所有权有着本质的区别。软件版权是无形的,软件版权的客体(软件)是有形的,附着在一定的载体(纸张、磁盘、光盘)上。用户拥有磁盘的所有权,获得的仅仅是该软件功能的使用权,版权仍属于版权人,这体现了知识产权的“权不随物转”的原则。,http:/,13,1.2 计算机软件版权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软件版权的获得 软件版权的产生不象专利和商标那样必须向国家主管机关申请登记并获得批准后方可产生。软件自开发完毕即自动享有版权,而不论其是否发表,亦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软件版权的保护期限 自然人的软件版权,保护期为自然
8、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版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不再保护。,http:/,14,1.2 计算机软件版权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软件版权人的人身权包括(1)发表权:软件版权人专有的、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禁止其他人擅自发表他人的软件 由未发表作品而派生出的演绎作品,原作品的版权人享有是否发表的权利。对于合作开发的软件,软件版权由各合作开发者共同享有。软件的发表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课件 培训 课件 IT 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5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