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概念.pps
《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概念.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概念.pps(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配套电子教案,2003 年 6月,2.1 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 2.1.1 传统的编程方法 2.1.2 结构化程序设计 2.1.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2.2 对象的概念 2.2.1 对象和类 2.2.2 对象的建立和编辑 2.2.3 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2.3 可视化编程的环境和方法 2.3.1 VB的集成开发环境 2.3.2 工程的管理及环境设置,第2章 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概念,2.1.1 传统的编程方法 在计算机刚出现的早期,由于它的价格昂贵、内存小、速度慢。程序员为了在较小的内存中进行大量的科学计算问题,为了尽量节省CPU的开销
2、,不得不使用各种巧妙的手段和技术,手工编写各种高效能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通常有可读性差、可维护性差、通用性更差的通病。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开始向各个领域渗透,高级语言蓬勃兴起,程序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程序规模更大。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及其迅速的发展,使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几乎走到了绝境。2.1.2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要求把程序的结构规定为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限制使用语句间的跳转(goto语句),并提出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程序设计等设计原则。它是将模块分割方法作为对大型系统进行分析的手段,使其最终转化为上述三种基本结
3、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团队开发大型软件时,如何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问题。程序的可读性好、可维护性好已成为评价程序质量的首要标准。,2.1 程序设计方法发展历程,2.1.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起源于Smalltalk语言。为了使软件便于在程序设计中能够模仿建立客观世界模型的方法,对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概括、抽象和分类,使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形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解决了大型软件研制中存在的效率低、质量无法保证、调试复杂、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然,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不是要抛弃
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二者并不矛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在分解为低级模块时,仍需要结构化编程技巧。只是它在分解一个大问题为小问题时采取的思路是不同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分解突出过程,即怎样做?它强调代码的功能是如何得以实现的。面向对象的分解突出客观世界和抽象的对象,即做什么?它将大量的工作由相应的对象来完成,程序员在应用程序中只需说明要求对象完成的任务是什么。,2.1 程序设计方法发展历程,2.2.1 对象和类 对象(Object)是代码和数据的集合,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体。如一只气球是一个对象,一台电脑也是一个对象。一台电脑又可以拆分为主板、CPU、内存、外设等部件,这些部件又都分别是一个对象
5、,因此“电脑对象”可以说是由多个“子对象”组成的,它可以称为是一个对象容器(Container)。在VB环境下,常用的对象有各种控件、窗体、菜单、应用程序的部件以及数据库等。这些对象都具有属性(数据)和行为方式(方法)。简单地说,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一组特征,方法为对象实施一些动作,对象的动作常常需要触发事件,而触发事件又可以修改属性。一个对象建立以后,其操作可通过与该对象有关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来描述。例如,一辆汽车有型号、外型、颜色、发动机功率等属性,又有发动、加速、停止等方法。方法需要一定的触发事件(如踩油门导致加速等),方法也可以改变对象的某些属性(如重压导致轮胎的变形等)。“属性”、“方
6、法”和“事件”是对象的基本元素。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三个基本元素来操纵和控制对象。,2.2 对象的概念,2.2.1 对象和类 类(CLASS)是创建对象实例的模板,是同种对象的集合与抽象,它包含有所创对象的属性描述和行为特征的定义。类是一个集合,而对象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实例。例如,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房屋均属于建筑类;中专生、大专生、大学生均属于学生类等等。可以将大学生看作学生类中的一个对象,也可以将其看作学生类中的一个子类。类的一组属性和方法定义了类的界面。因为类含有属性和方法,它封装了用于类的全部信息。当在应用程序中由类创建一个对象时,用户只要使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视化 程序设计 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5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