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ppt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张文杰电 话:Email:,0.1 定义,1、危险源 hazard(3.10):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3.11):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3、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3.12):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定义均摘自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 AQ 2007.1-2006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
2、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选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0.2危险源与隐患的区别,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
3、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
4、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两者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危险
5、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0.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步骤1危险源辨识,步骤2风险评价,步骤3风险控制,新工艺新物质新厂区危险源辨识新知识OHS法规变化,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六个方面,0.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过程、活动、单元分类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6、,必要时,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0.4 危险源的基本分类-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物的故障 人的失误 环境因素,0.5 危险源的其他分类-按能量将危险源分为:机械能 电能 热能 化学能 放射能 生物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 将危险源分为: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 其他,例1食物中毒事故,2006年10月11日,广州中大附小247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
7、原因:红豆糕放置时间过长并受细菌污染2006年11月1日至2日,新疆温宿县众诚私立学校21名学生在学校食堂中午就餐后,出现中毒症状。原因:四季豆未炒熟的。,例2:雷 击,0.6按事故类型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危险源)分为20类型:,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0.7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方法)-经验分析法-安全检查表
8、(SCL)-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0.8 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0.9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重大工业事故根源是储存设施或使用过程中存在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既与化学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有危险物质的数量有关。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工业设施(危险源)。,严格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标准控制,0.10 风险评价方法,很多风险评价方法可用于危险辨识,如:安全检查表分析“如果怎么办”分析“如果怎么办”/安全检查表分析 危险可操作性分析 预先危险分析 故障树(事故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等,0
9、.11 风险评价方法简介,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危险指数方法人的可靠性分析(HRA)等,0.12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 系统分析确定的风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研究成果,编制的主要依据:,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
10、,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优点,0.13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小结,目的: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适用范围:从设计、建设一直到生产各个阶段使用方法: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人员协同编制,经常使用资料准备:有关规范标准人力、时间:最经济效果:定性,辨识危险性并使系统保持与标准规定一致,如采用
11、检查项目赋值法可用于定量,0.14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0.15 预先危险分析 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辨识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 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 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预先危险分析举例(氯气干燥岗位风险性分析),小结,目的:开发阶段,早期辨识出危险性,避免以后走弯路适用范围:开发时分析原料、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辨识 评价 控制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