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小练)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2)负势竞上/横柯上蔽(3)天山共色/巧言令色(4)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5)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6)好鸟相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蝉则千转不穷/人穷志短(8)与朱元思书/孤常读书(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同,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同,2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古今意义。莺飞戾天者古义:今义:经纶世务者古义:今义:3 .文学常识填空。吴均,字叔庠,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
2、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开创一代诗风。4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莺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5 .本文是从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回答)的特点。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3、:_O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O6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O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o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O7. (2020昌平月考)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oA.三峡一徐霞客一水经注一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B,与朱元思书一吴均一南朝梁文学家一写景、抒情融为一体。C.记承天寺夜游一苏轼一被贬黄
4、州期间一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D.答谢中书书一陶弘景一“山中宰相”一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8.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PidO)碧B.互相轩邈(mi o)C.嘤(y ing)嘤成韵 D.经纶(Ian)世务 9.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急湍(tudn)甚箭 泠(Ii ng)泠作响 莺飞戾(Ii)天横柯(k。)上蔽 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文眼”统
5、照全篇,高度概括和赞叹了富春江风光。D.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在写景上先“水”后“山”,详写“水二略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对山水美景的描绘。10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B.C.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猿则百叫无绝 有时见日)天下独绝。11 .下列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哀转久绝B.一百许里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D.在昼犹昏12 .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C.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Q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3 .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佛印绝类弥勒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2)(3)(4)(5)(6)(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培优第二阶一一拓展培优练课内重点语段阅读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与朱元思书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
7、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则百叫无绝。鸯飞戾天者,负势竞上, 好鸟相鸣, 望峰息心;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风烟俱净从流飘荡互相轩邈泉水激石(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课后拓展阅读16.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
8、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节选自水经注)【注】形容:形状,形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
9、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经纶世务者(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彩色(颜色)(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景象。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别通过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景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C(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培优第三阶一一中考沙场点兵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与王介甫第一书(宋)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众,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
11、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巩再拜。(选自曾巩集,有删改)【注】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区区:自称的谦辞。潜:藏。开廓:开阔,扩大。相(Xii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及舟
12、船侍从以西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余俟到京作书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Q(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下注释小练)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2)负势竞上/横柯上蔽(3)天山共色/巧言令色(4)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5)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6)好鸟相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蝉则千转不穷/人穷志短(8)与朱元思书/孤常读书(答案自查)【答案】(1)没有第二个;断,停止(2)向上;在上边(3
13、)颜色;脸色(4)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5)比,怏;很,十分(6)美好的;喜爱(7)穷尽;生活困难(8)信;书籍【解析】【分析】注意“横柯上蔽”中“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好鸟相鸣”中好读ho,意思是“美好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好”读%ao,意思是“爱好”。故答案为:没有第二个/断,停止;向上/在上边;颜色/脸色;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5)比,快/很,十分;(6)美好的/喜爱;穷尽/生活困难;信/书籍。【分析】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词语的用法Q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课后培优练
14、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同,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同,【答案】转;噌;鸟鸣,这里指蝉鸣;反;返;返回【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通假字的辨识能力,注意紧扣语境进行分析解释即可。“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意思是: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转,通喈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故答案为:“转”通铲,鸟叫声;反”通返”,返回。【分析】通假字大多读音相同或相近。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
15、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二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2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古今意义。莺飞戾天者古义:今义:经纶世务者古义:今义:【答案】至、到达;罪过;乖张;筹划、治理;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故答案为:(1)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3)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解释词义、字义等考点的理解。3 .文学常识填空。吴均,字叔庠,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开创一代诗风。【答案】南
16、朝齐梁;吴均体【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有时候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频繁识记。故答案为:南朝齐梁;吴均体。【分析】此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做此类试题,只有注意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4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鸯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
17、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答案】从容出游,怡然自得。;“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解析】第一空,理解作者以舟写人,借写舟表己情的写法,抓住“从“任意”两词的含义来理解游富春江时的心情。后面的填空要根据题中所提示答点如夸张“反衬”“照应”“思想”等,阅读内容,用最简洁的文字填答,有引号的,要用原句填答。【分析】本题涉及课文多个方面的知识,抓住题干中的“知识点”提示,梳理文章内有关的语句理解概括填答。5 .本文是从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回答)的特点。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
18、发出感叹的句子是“o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o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O【答案】视觉;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远上寒山石径斜。【解析】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如“角度”“特点”“感叹的句子”“写活的句子”“景色季节特征“,根据知识积累和所学所记对课文的理解来填答即可。【分析】本题涉写到写作方法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根据答点来分析课文内容,找到文中相关的信息点概括填答。最后两个填空设计巧妙,迁移了知识,提醒学生要综合掌握所学的古文。6
19、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o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o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O【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J;“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J【解析】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默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20、,如:鸯、戾、经、纶、窥、反、柯、蔽、犹、疏、激、泠、嘤、潭、彻等。【分析】此类理解性默写题,要根据题中答点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7 .(2020八上昌平月考)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oA.三峡一徐霞客一水经注一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B,与朱元思书一吴均一南朝梁文学家一写景、抒情融为一体。C.记承天寺夜游一苏轼一被贬黄州期间一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D.答谢中书书一陶弘景一“山中宰相”一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答案】
21、A【解析】【分析】A.课文三峡选自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而不是徐霞客。BC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认真学习课文,多做积累和整理工作。8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pi 6 o)碧B.互相轩邈(mi o) C.嘤(y ing)嘤成韵D.经纶(Ilin)世务急湍(tuGn)甚箭 泠(1 ing)泠作响 莺飞戾(Ii)天横柯(k。)上蔽【答案】B【解析】【分析】“泠”应读1Ing故选:Bo故答案为:Bo【分析】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
22、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9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文眼”统照全篇,高度概括和赞叹了富春江风光。D.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在写景上先“水”后山二详写“水”,略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对山水美景的描绘。【答案】D【解析】【分析】文章详写“山”,略写“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故答案为:Do【分析】本题是对文章布局谋篇,及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12 朱元思书 同步 练习 原卷版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