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第5章第2节肠道杆菌.ppt
《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第5章第2节肠道杆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第5章第2节肠道杆菌.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肠道杆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故名。,共同特征,形态和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动力-);致病菌都有菌毛。,共同特征,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共同特征,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活泼,不同种细菌分解糖类或蛋白质形成不同产物,以此可区分各菌属和菌种。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多分解乳糖。,共同特征,抗原结构,主要有:1.O抗原 2.H抗原 3.K抗原,共同特征,不强,湿热60经30
2、min即被杀死。对低温有耐受力。对一般消毒剂如漂白粉、酚、甲醛等均敏感。有些菌(志贺菌和沙门菌)能耐胆盐和在不同程度上抵抗染料的抑菌作用。此特性已被用于制作鉴别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抵抗力,一、大肠埃希菌,1)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体利用;2)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属)和真菌(如白念珠菌)的过度增殖;3)异位寄居时,能引起化脓性感染;某些菌型为致病性,可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形态染色 G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培养特点 在鉴别培养基上因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菌落被着色。抵抗力 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易形成耐药性,R质
3、粒可在肠道菌间传递;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生物学性状,下一页,大肠埃希菌 鞭毛和菌毛(透射电镜 42500),返 回,致病因子,致病性,1、菌毛能使细菌粘附在小肠及尿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上 2、外毒素(如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内毒素等,均可导致腹泻 3、K抗原有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作用。,致病性,所致疾病,1.肠道外感染 以泌尿道感染最多见。机体抵抗力降低、外伤或杆菌离开肠道浸入组织器官时,也可引起多种化脓性感染,如烧伤感染、胆囊炎、肺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甚至导致内毒素休克。2.肠道感染 引起肠道感染而产生腹泻等症状。,卫生细菌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作为环境、水源和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检查指标之一。我
4、国卫生标准:每1000ml饮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防治原则,增强免疫力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食品的检查与监测 药物治疗: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新生霉素等。,二、沙门菌属(Salmomella)种类繁多,主要有引起肠伤寒的病原菌伤寒沙门菌(Styphi)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B)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C)。动物沙门菌也可传染给人类。由沙门菌引起的疾病统称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生物学性状,1、具有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有周鞭毛、菌毛2、不分解乳糖,故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菌落。,伤
5、寒沙门菌 鞭毛(鞭毛染色 1824),生物学性状,返 回,致病因子,致病性和免疫性,1.侵袭力 细菌能侵入小肠壁上皮细胞,并穿过上皮细胞层侵入固有层。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吞噬后不被消灭,而是在巨噬细胞中繁殖,由巨噬细胞携带至机体的深层部位。这可能与该菌的特异0抗原或Vi抗原有关。已证明鼠伤寒沙门菌失去特异性O抗原后,对小鼠的致病力随之降低。此外,菌毛也与致病有关。2内毒素 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症候和休克。3肠毒素 性质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致病性和免疫性,所致疾病,1.肠热症:即伤寒、副伤寒,病原体是伤寒沙门菌(Styphi)或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校 病原 生物 免疫 肠道 杆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