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技术现状与发展.pps
《功能磁共振技术现状与发展.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磁共振技术现状与发展.pps(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功能磁共振技术现状与发展刘怀军2006.1,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MR技术,主要是用于脑科学研究即人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和利用脑,并为许多重大脑疾病(如老年痴呆、儿童精神疾病、帕金森综合症和药物依赖等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国际上fMRI技术也广泛用于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并在已作过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转入临床应用阶段,中国各临床研究机构就此热点研究课题也开展了与国际的广泛合作和学术户动,国家基金在此方面
2、的投入也是逐年攀升,功能磁共振技术发展概述 脑是心灵的器官,脑的奥秘一直是几千年来人们所探索的课题。从古至今,科学家研究脑的途径多种多样:对脑的直观理解是通过脑损伤病人而获得的。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有些病人能听得懂别人说话,发音器官是正常的,但是除了个别音外,不会发其他声音,病人死后尸检发现患者左侧额叶区受到损伤,他判断是该区负责语言加工,这就是布罗卡语言区。,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斯佩里为了治疗癫痫症,把联系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束通路胼胝体切断,发现虽然病人的症状缓解,但带来了其他语言、记忆方面的问题。自从科学心理学兴起后,科学家还通过测量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推测脑的认知加工过程。,虽
3、然对脑损伤病人的实验观察、损毁、损毁方法和常规的行为心理学方法使人们获得了关于脑的很多知识,但是这些手段由于是有损伤的或者是把脑当成一个黑箱子,不能进行在体的实时观察,人类无法无创地对正常人的大脑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和理解,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为寻求好的研究方法而煞费苦心。,功能磁共振是1990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Owaga发现的。血红蛋白分为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含氧血红蛋白是逆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在主磁场中受到磁化,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微弱磁场,影响主磁场的均匀性;而逆磁性物质对磁场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脑在进行认知任务加工活动时,会消耗能量,消耗氧,血液中的含氧血
4、红蛋白脱氧成为脱氧血红蛋白,这时需要补充含氧血红蛋白,局部血管膨胀,输入大量的含氧血红蛋白,使得在局部区域内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降低,从而在采集的T2*加权像上表现为微弱的信号升高,这种现象称为血氧含量对比度(BOLD)显像,现在一般功能磁共振成像都是基于这种成像原理。,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为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手段。通过事件相关单位(ERP)可以实时观察受试者在进行认知加工时的脑电活动。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诞生,则可以通过脑区局部血氧含量的变化间接观察的活动。一百多年来人们就推测血氧活动与神经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神经细胞激活时需要消耗局部毛细血管中的氧。当神经无放电后大概4-6秒便出
5、现血氧反应。BOLD 信号的发现让神经科学、认识科学、心理学、临床脑科学研究者如获珍宝,也奏响了影像学研究发展崭新的乐章。,功能磁共振基本试验方法 功能磁共振研究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在一起共同完成,包括磁共振物理、影像放射学、心理学实验设计、统计学、图像处理等。典型的(fMRI)实验中,受试者躺在磁共振病床上,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的同时,刺激任务控制计算机与磁共振扫描同步触发刺激程序,通过射频屏蔽投影系统呈现给病人视觉刺激,或者通过耳机呈现给病人听觉刺激,病人需要根据刺激程序的要求做指定的任务,并用按键反馈响应,然后通过MR扫描采集结构和功能原始数据,用专业的图像后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
6、就可重建出人脑的激活区并做各项定量分析研究。,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需要设计实验,分组块设计(Block Design)和事件相关设计(Event-related Design)。实验设计需要保证很高的时间精度,通常要求不超过几毫秒的误差,因此需要一些专用的心理实验软件如E-prime、pre-sentation等。在实验前面要写上指导语,然后呈现任务刺激、随后屏幕呈现十字交叉线,提示受试者注视屏幕,不放认知任务;任务重复几次,有助于提高统计的可靠性。图1的例子是一个典型的视觉实验任务,让受试者注视屏幕,任务刺激是闪动的棋盘格,控制刺激是十字交叉线。首先受试者注视十字交叉线的交点,试验将按照图示时
7、间及内容进行。,然后确定要扫描的主要部位,实验刺激程序与扫描步开始。随着磁共振技术发展,现在一般可以扫描全脑图像。首先进行解剖定位像扫描。解剖定位像是高分辨率的T1成像,图像大小可达256 256或512 512矩阵。能清晰显示解剖结构。,随后是快速回波平面功能成像,因为图像获取非常快,一般可以在1500ms时间内采集36层全面图像,为了提高信噪比,采集图像大小一般为6464或128128矩阵。如果实验设计采用简单的“任务控制任务控制”的实验范式,则具备实时成像的扫描系统主控制计算机上可以实时显示脑激活区。,如果实验设计比较复杂,或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则可以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采用功能更加强大的
8、软件来分析,如SPM、AFNI和FSL等。最后采集三维全脑结构像,如采用矢状面采集,图像矩阵为256 256 124层。,功能磁共振成像获得大量图像,通过在线实时处理或离线处理方法进行图像的配准、统计可以获得针对实验任务的激活区,这些脑区的激活程度差异,不同激活脑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把激活结果叠加到三维个体磁共振图像或标准化脑模板图像上,使人们对脑的高级功能有更加丰富的理解。,功能磁共振的广泛应用 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已成为神经科学系和心理学系的重要实验研究之一,涉及到脑高级功能研究的各个领域:语言、记忆、视觉、听觉、运动、知觉、情绪等。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脑成像中心的小脑功能
9、磁共振实验,打破了150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小脑只负责全身运动的理论,实验证据表明小脑也对感觉和知觉做出反应,这促使科学家开始了对小脑的再认识。,功能磁共振不仅对脑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临床和药物作用评价也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神经外科,要求手术创伤最小化,不能因为手术损伤重要功能区。在实际的外科手术中,因为病人开颅后的可见区域很小,大脑皮层相似的纹理使医生很难判断功能区,尤其是脑肿瘤部位临近脑运动区和布罗卡语言区时。,现在外科医生可以在术前对病人进行手指运动或语言实验,得到激活区,融合到定位图像上,术中医生可以凭借运动或语言区的激活图位置,和导航光学仪器的指引避开这些病区,进行精确高质量的神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能 磁共振 技术 现状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