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文水利学第到章.ppt
《农业水文水利学第到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水文水利学第到章.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水文水利学,授课老师:高昌珍教授,本课程简介,课程性质&设置目的 研究对象:水、土、植、气之间存在的各种 内在关系。研究目的:泊水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供理论 依据。特点:研究和利用排灌工程,调节农田水分 状况,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本课程简介,两大基本任务(研究内容):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2.调节地区水情:采取工程措施(蓄水、保水、调水、排水)如:南水北调(图),目 录,第0章 绪论第1章 农业水文的基础现象及基础理论第2章 农业水文气象第3章农业水文物理第4章 农业水文化学第5章 径流第6章 土壤水第7章 地下水第8章 植物水分条件第9章 水旱灾害的水文分析 第10章 农业用水水文分析,绪
2、论,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要点:农业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应用 2.一般了解:农业水文学的发展史 3.一般掌握:农业水文学的概念 4.熟练掌握:农业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及重要性课程内容 1.水文学及农业水文学的内涵及特征 2.农业水文学发展史 3.农业水文学的应用(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考核知识点 1.水文学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运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探讨水体物理、化学特点,水体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水体:自然界存在一切水的总称,包括水中动物体及水底土、泥。)2.水文学的范畴 水文气象学、地表水文学、地下水文学 3.水对地球上生命的作用仅次于空气,但也有有害的一面。水文学是人们在
3、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水的有益方面逐渐形成发展的。近代后,不仅需避开有害面,而且要转化它。4.农业水文学的基本原理:物理学原理:农业水文现象是一系列与水-土-植-气系统相联系的物理过程所形成的物理现象,它必然扎根于物理条件。它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理为根据,遵守热力学、流体力学的规律和有关定律,按热量平衡、水量,平衡、水盐平衡的原则和辐射、混和的基本原理,运用数 学法则,列出各项水文现象活动的数学方程,概化为一定 定解条件下的数学模型,说明物理过程的机制,得出定性、定量的求解公式,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农业水文科学知识,表达为农业水文学。农业水文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水文化学、水文物理、土壤、植物学、生
4、物学以及有关农学;流体力学、数学;气象学、地理学及一些特定科学。农业水文学的实践基础:涉及学科:植物水分生理学、耕作、栽培、灌溉、排水。5.农业水文学的应用:a.防止水灾、旱灾,提供水文依据。b.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依据 c.为合理开发及利用水文资源提供依据,第一章 农业水文的基础现象 及基础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重点:农业水文学的基础理论、水量平衡 2.一般了解:水文循环 3.一般掌握:流域水量平衡和湖泊、水库的水量平 衡 4.熟练掌握:水文混和理论、水文平衡理论和田间 水量平衡 课程内容 1.水文循环 2.农业水文学的基础理论 3.水量平衡,考核知识点 1.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
5、:从海洋和陆地上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至雨,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至地面,其中大部分暂时下渗到土壤中极小部分为植物截留,最终通过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成为水汽返回空中;而另一部分降水则直接沿地表或土壤表层形成地表径流或壤中径流,还有一小部分渗透到地下形成浅层地下径流,甚至有的透过弱透水层而形成深层地下径流,四者以不同的汇流速度注入江河大川,成为河川径流,最终汇入海洋。上述径流在汇入海洋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又蒸发到大气中去。这种往复运动变换过程,称之为水文循环或水循环。,农业水文的地质循环:伴随着水文循环产生农业水文上的地质循环,海洋风浪的蒸发把海水中盐分带入
6、空中,送入大陆;大陆的空中含有来自尘埃和工业三废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随同降水回到地上,其中一部分可为土壤截留,一部分随地面、地下径流复归海洋。其中的化学物质的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土壤中的物质,随水文循环而循环。,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水利措施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水利措施:蓄水、保水、引水、调水 农林牧措施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其他措施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热导效应);工业化(二氧化 碳含量增高、大量石油的使用)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 大气尘埃;污水;灌溉水,2.农业水文学的基础理论 水文混合理论 a.分子混合理论 层流、紊流区分的标准:雷诺数Rn=VH/v,若Rn500为紊流。V-流体流动平均
7、速度;H-流体平均深度;v-流体粘滞系数。空气:VH710-3 水:VH610-4 质量转移通量:Qc=-C/Z;=Dm Qc-质量通量(单位:克/平方厘米秒);-分子交换系数(克/厘米秒);-流体密度;Dm-分子扩散系数(平方厘米/秒)通量: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物质。C/Z溶解质,悬依质时间平均相对浓度梯度。(反映的是浓度改变速度),热量转移通量:Qw=-T/Z;=CKtQw热量通量(卡/平方厘米秒);导热系数(卡/厘米度秒);C流体比热;流体密度;Kt导热系数(平方厘米秒);T/Z温度梯度“”表示物质或能量自大浓度向小浓度转移,b.紊动混合理论 质量转移:Qc=-AsC/Z;As
8、=Ks 热量转移:Qw=-CAt T/Z;At=KQc质量转移通量;As质量变换系数;At热量变换系数;Ks紊动扩散系数(平方厘米秒);K紊动导温系数(平方厘米秒);Qw热量通量 分子混合: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C/t=Dm2C/Z2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T/t=Kt 2T/Z2 紊动混合: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C/t=Ks 2C/Z2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T/t=K 2T/Z2,3.水量平衡 流域水量平衡 通用的流域水量平衡 a 闭合流域:分水岭是闭合的 在一段时间内的水量平衡方程:Px=Rs+Eb+Vn Px时段内流域平均降水量(mm);Rs出口断面处流出的径流量(mm);Eb时段
9、内流域平均蒸散发量(mm);Vn时段内流域蓄水量的变化量(mm);其可正可负,丰水年为正;贫水年为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此方程用途广泛。其中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蒸散 发系数.,b.不闭合流域:Px=Rs+Eb+Vn+W Vn(多年,0;1年,影响较大;一月,影响很大;一场雨,影响特大);W 时段t内流域内外的交换水量(mm)这两个方程称为通用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重点是“闭合流域”。,系统的流域水量平衡:Px=Rd+Rg+Eb 其中:Rd地表径流量(mm);Rg地下径流量(mm);Eb 蒸散发量(mm);注意:Rd和Rg为降雨时形成的。Rj=Px-Rd=Rg+Eb Rj土壤水总收
10、入量(mm);Eb=El+Et Eb 蒸散发量(mm);El土壤散发量(mm);Et 植物散发量(mm);Rs=Rd+Rg Rs径流量(mm);Rd地上径流深(mm)Rg地下径流深(mm),湖泊和水库的水量平衡 湖泊水量平衡方程式:Px+Pdi+Rgi=Es+Rdo+Rgo+q+Z式中 Px 时段内湖面上的降水量(mm)Pdi时段内进入湖泊的地表径流量(mm)Rgi时段内进入湖泊的地下径流量(mm)Es时段内湖面上的水面蒸发量(mm)Rdo时段内流出湖泊的地表径流量(mm)Rgo时段内流出湖泊的地下径流量(mm)q时段内工农业等用水量(mm)Z时段始末湖泊水位差值(mm),由于湖泊的面积不同,
11、也可以用体积单位表示:Vpx+VRdi+VRgi=VEs+VRdo+VRgo+Vq+V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式:Px+Rsi=E+Sv+q+Vy+E 式中:Px 水库水面上的降水量(mm)Rsi进入水库的全部径流量(mm)E水库水面的蒸发量(mm)Sv水库渗漏损失的水量(mm)q工农业等用水量(mm)Vy废泄水量(mm)E水库时段始末水位的差值(mm),田间水量平衡 水田的田间水量平衡 H2=H1+Px+mi-(Eb+Rf)灌溉条件:当H2=H1+Px-(Eb+Rf)Hmin时,时段灌溉水量为:mi=Hmax-H2 排水条件:当H2=H1+Px-(Eb+Rf)H时,时段排涝水量为:M=H2-H 式中
12、:H1 时段初的田间水层深(mm)H2时段末计算所得的田间水层深(mm)H最大允许蓄水深度(mm)Px时段内降水量(mm)mi 时段内灌溉水量(mm)M时段排涝水量(mm)Eb时段内水稻田蒸散发量(mm)Rf时段内水稻田的下渗量(mm),旱地的田间水量平衡 田间持水量:土壤中小孔隙中所含水量 呈饱和状态,经过3天后测量得到土壤表尺 的含水量。旱作物的生长需要求耕作层土壤内保持适宜的含水量。(上限:田间持水量;下限:田间持水量的50%60%)旱地的田间水量平衡的方程式:eH=iH+Px-Rd-(Eb+Rf),灌溉的条件是:如遇无雨或小雨,Rd=0,Rf=0 eH=iH+Px-Eb()fH 时,时
13、段所需灌溉水量为:mi=fH-eH=(f-e)H排水的条件是:如遇降雨过大,地下水面上升到耕作层以上,甚至到达地面,此时地下水埋深小于耕作层厚度H,则时段内排渍水量为耕作层以上的重力水量,即 M=(H-)w,式中:H耕作层厚度(mm)e时段末土壤含水量(土壤容积的%)i时段初土壤含水量(土壤容积的%)f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土壤容积的%)Px时段内降雨量(mm)Rd时段内降雨产生的径流量(mm)Eb时段内的蒸散发量(mm)Rf时段内渗入耕作层以下的水量(mm)mi时段内灌溉水量(mm)M时段内排渍水量(mm)地下水埋深(mm)w给水度。,第二章农业水文气象,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农田小气候.一
14、般了解:我国主要天气过程.一般掌握:辐射平衡、农田小气候的物理基础.熟练掌握:辐射基本定律、农业气候资源的三 要素、影响农田小气候的因素 课程内容 1.辐射 2.我国主要天气过程 3.农业气候资源 4.农田小气候,考核知识点 农业水文现象:是从农业气象资源上研究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形成的农业水文气象现象,探求光、热、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三者在构成农业资源的整体上的相互联系,分析在我国特定地理条件下水文气象资源的条件,四大天气过程所产生的水旱等自然灾害,阐明我国水文循环的气候成因。常识: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它们的温度在-273以上,都能不断地放出辐射能和吸收辐射能。一般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辐射又分为:
15、吸收辐射、反射辐射和投射辐射。辐射的基本定律:黑体辐射定律、位移辐射定律和选择吸收定律。,第一节 辐 射,一.辐射基本定律1.黑体辐射定律:又称斯蒂芬波兹曼定律。它描述黑体辐射能力(ET)与其表面绝对温度(T)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为:ET=sT4 式中:s斯蒂芬波兹曼常数(0.81710-10卡厘米-2 分-1 度-4)上式表示黑体辐射能力与其表面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位移辐射定律:又称维恩定律。它说明物体辐射能力不仅决定于它的表面温度,还与辐射波长有关。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波长是不同的。当温度升高时,辐射波长就要向短波方面移动。据研究,黑体辐射
16、能力最强的波长w与辐射体的绝对温度T成反比,即位移辐射定律的关系式为:w=C/T 式中:C常数(2884)。如果波长w以微米()为单位,则w=C/T可改为:wT=2884(微米度),3.选择吸收定律:又称基尔荷夫定律。实验证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和放射都具有选择性。物体对某种波长的吸收能力与辐射能力成正比,表示如下:eT/kT=ET 上式说明,在一定温度(T)下,任何物体对于一定 波长(w)的辐射能力(eT)和吸收率(kT)的比 为一常数。对所有的波长的总辐射来说,相应有下列关系:eT/kT=ET,因为黑体吸收率kT=1,所以黑体的选择吸收定律应是:eT=ET ET这一常数就是黑体的
17、辐射能力。因此,黑体不仅是 好的吸收体,而且也是最好的辐射体。,二.太阳辐射 提高光能利用率应该进行的基本工作:分析太阳总辐射能在各地区的空间分布,找出地形高度不同的地区太阳总辐射的分布规律,掌握本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状况等等。1.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 大气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气和水滴。大气散射:通过大气的太阳辐射,遇到空气分子、尘粒和云滴等 质点时,都要改变方向,并以质点为中心向各个方 向辐射出去。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对太阳 辐射强度的衰减是主要的。大气反射:云层不仅能大量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强 烈地反射太阳能,它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非常显。著。一
18、般来说,大气的吸收作用主要削弱太阳辐射 的紫外线和红外线部分;而散射作用则削弱可见光 能。,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Qd);另一部分是散射的形式到达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qc)。两者之和就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称为总辐射。,三地球与大气的辐射 1地面辐射 地面具有一定的温度,它在不断地向外射着能量,这种由地面(包括陆地和水面)发出的辐射,称为地面辐射。2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而获得能量。同时,又向四周放射辐射,即大气辐射。3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一方面放射辐射,同时又吸收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被
19、地面所吸收的部分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四辐射平衡 地面辐射平衡式:Br=(Q+qC)(1-a0)-F 式中 Q太阳直接辐射 qC 散射辐射 a0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 F 地面有效辐射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式:Bs=(Qd+qC)(1-a0)+q-F q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Fd地气系统放出的长波辐射,第二节 我国主要的天气过程,我国主要天气过程有寒潮、大型降水、台风和雷暴。一.寒潮 1.寒潮警报 2.冷空气南下路径 入侵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源于亚欧大陆北方的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大雪原。由于源地不同,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分别由西北方、北方、西方和东北方进入我国境内,入境后又由中、东、西三条路径南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水文 水利学 第到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