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概述含电邮.ppt
《公文概述含电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概述含电邮.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公文,第一节 公文概述第二节 通知、通报的写作第三节 报告、请示的写作第四节 批复、函的写作第五节 会议纪要的写作第六节 决定、意见的写作,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一种规范标准。2、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共15个文种。3、在“格式”方面,取消了主题词。4、在公文拟制方面,要求“重要公文”由主要负责人签发。5、在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6、在公文管理方面,增加发文立户的规定。,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
2、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2、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共15个文种。3、在“格式”方面,取消了主题词。4、在公文拟制方面,要求“重要公文”由主要负责人签发。5、在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6、在公文管理方面,增加发文立户的规定。,公文概述,一、行政公文的概念: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二、党的机关公文的概念: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
3、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与交流情况的工具。,公文的程式,根据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1、行政公文(13种):(1)命令(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公文的种类,根据1996年5月3日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2、党的机关公文(14种):(1)决议;(2)决定;(3)指示;(4)意见;(5)通知;(6)通报;(7)公报;(8)报
4、告;(9)请示;(10)批复(11)条例(12)规定;(13)函(14)会议纪要,公文的种类,两种公文中,有共用的,也有不同的:1、党政机关共用的有9种:决定、通知、意见、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2、行政机关使用,党的机关一般不使用的4种: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3、党的机关使用,行政机关一般不使用的有5种:指示、决议、公报、条例、规定。,公文的种类,公文种类的划分:(1)按使用范围:通用法定公文与专用法定公文。(2)按写作主体系统:党的机关公文与行政机关公文。(3)按行文关系: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4)按保密要求:普通件、秘密件、机密件、绝密件。按阅读范围:公开级、国
5、内级、内部级。(5)按办理时限:平件、急件、特急件。,公文程式,三、公文的程式:眉首(文头)、主体(正文)、版记(文尾)三大部分。四、公文的制办程序:1、制发程序:一般包括拟稿、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等。2、收办程序:一般包括签收、登记、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公文程式,一、眉首(文头)部分:1、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党的公文将份数序号列入法定格式,但行政公文没有明确份数序号是格式要素。但办法明确规定:“绝密、机密级公文应当标注份数序号。,公文程式,一、眉首(
6、文头)部分: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凡有密级的公文应当标明具体的秘密等级。保密期限是对公文密级的时效加以规定的一种说明。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标识于版心的右上角,中间用“”隔开,如“机密五年”。,公文的程式,一、眉首(文头)部分:3、紧急程度。紧急程度是公文传送和办理速度的要求,标明紧急程度可以确保有关公文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办理,常见的有“特急”、“急件”两种。用3号黑体标注在版心右上角,两字之间空1字。4、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之后加“文件”(行政公文可不加“文件”)两字组成。联合行文,主办单位在前,其余依次排列。5、发文字号
7、:三要素: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号、顺序号。如“国办发200216号”。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单位发文字号。,公文的程式,6、签发人:签发人标识仅在上报的公文中出现。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的右侧。,公文的程式,二、公文的主体部分:1、标题:一般强调三要素原则;标题现旨原则。批转、转发、印发性文件的标题应作特殊处理。如:国务院批转财政部等部门关于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主送机关:普发性下行公文、特指性上行公文等,根据行文关系、公文内容、实际需要等确定。3、正文。用3号仿宋体,每页22行,每行28字。4、附件说明:两类主要附件。,公文的
8、程式,5、成文日期:一般以单位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以通过的日期为成文日期;联合行文,以最后一个发文单位领导的签发日期为准;规范性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以汉字规范书写。6、印章:印章是公文生效与取信的凭证。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单位盖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各发文机关均需盖章。有些公文,如命令(令),一般用领导人亲笔签字或亲笔签名章。7、附注:对公文所涉及的名词术语、传达范围、使用方法等的说明。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自行翻印”等。办法规定:“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与电话。”,常见公文的适用范围,一、规范性公文:1、条例;2、规定;3、办法;4、决定。二、
9、领导指导性公文:1、命令(令);2、指示;3、批复;4、通知;5、通报。三、公布性公文:1、公告;2、通告。四、陈述呈请性公文:1、议案;2、请示;3、报告;4、调查报告;5、商洽性公文(函);6、会议公文(会议纪要)。,公文文种的选用,一、总体原则:1、根据发文机关与主要受文者之间的关系选择文种:当双方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时,可分别选用下行或上行文种;当双方存在的只是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时,选用平行文种。如“函”。2、根据作者的权限选择文种。明确作者的职责、权力范围,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文种。3、根据行文目的、要求和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文种。即在相同性质的文种中,选取有助于实现发
10、文目的和要求,有助于使主题得到正确、鲜明表现的具体文种。,公文文种的选用,二、具体原则1、根据写作目的及行政效率确定文种。例如:同是用于人事任免的行政公文,有命令、决定、通知、批复。“命令”往往以个人名义发布,用于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作出的任免事项;“决定”一般用于有特殊事由作出的任免;“通知”多用于常规任免事项;批复则是针对下级机关提请任免事项的请示而所作的行文。,公文文种的选用,再如:“决定”与“通报”文种,均有表彰先进或批评错误的职能。1、如果行文目的是对有关人员的奖惩事项告知有关单位,一般用“决定”;2、但如果行文目的是需要表彰的具体先进事迹或需要批评的具体错误而行文,以及由此总结出经
11、验或应该吸取的教训告知有关单位,则可选择“通报”文种。,公文文种的选用,2、根据行文方向选择文种。如某县教育局因建校舍问题需向县人民政府、财政局、国土局分别行文,根据行文关系所确定的方向,给县政府的行文应为“请示”,而给财政局、国土局的行文应是“函”。与此同理,县政府答复应用“批复”,而财政局、国土局的答复只能用“复函”。3、根据职权范围和隶属关系选择文种。,公文文种的选用,如省教育厅就举办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事项发文给各省属高等院校,因教育厅与各高等院校之间存在着业务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该文可选用“通知”。但如果由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来行文,则以“通告”为妥。如果该活动需地方劳动
12、人事部门协助办理,则由教育厅与人力资源保障厅联合行文(通知)为妥。,公文行文规则,一、下行文的行文规则(1)要根据行文关系、发文目的选准文种。(2)行文一般只发直属下级,有时也可以事项性质与实际需要扩大到所属各级。(3)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送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4)上级机关不可与下级机关联合向下级行文。,公文行文规则,(5)单位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一律不得各自向下级行文。(6)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厅)外不得对外正式发文。二、上行文的行文规则(1)机关单位之间一般不能越级行文。(2)党政机关不能交叉上行请示、报告。,公文的行文规则,(3)一头请示原则。(4)一文一事原则
13、。(5)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一般不送个人。也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单位向上行文,应写明主送和抄送。,公文的行文规则,(7)一般不以个人名义上报。(8)凡属本机关职权范围内可以解决或与其他部门协商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请示上级机关。三、平行文的行文规则(1)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的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可以联合行文。(2)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3)平行文在写法上要态度谦和,多用商量的口气,不能强加于人,也不能用指示性口吻。,公文处理,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1
14、)发文办理:包括拟稿、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2)传递公文:包括电信传递、邮政传递、机要通信传递、普通直接投递、机要交通传递、文件交换站投递。(3)收文办理: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清退、销毁或暂存。(5)管理公文:包括收发、审核、清退、保管、立卷、归档等。,发文办理,发文办理的工作环节主要包括:拟稿、会商、审核、签发、编号、注发、复核、缮印或签署、登记、分装、发出。可分为三个阶段:(1)制文阶段:拟稿、会商、审核、签发。(2)编发阶段:编号、注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或签署、登记、分装、发出。(3)办毕
15、公文的处理:包括立卷归档、暂存或销毁。,收文办理,1、拟办拟办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一般由办公室负责人或较高水平的秘书人员对文件进行阅读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提供相关选择方案,供领导决策时参考。做好拟办工作应注意:(1)弄清文件的意图、问题的性质与实际情况;(2)意见要简明、具体、得体;(3)在“公文处理单”中工整、清晰地填写好意见,签注姓名、日期;,收文办理,2、请办:需请办的文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注批件、注办件、函办件。(一)注批件:一般直接注“请某某同志批示”的文件。办理注批件要把握以下几点:(1)对于请示的问题比较重大,不需要办文部门协调、补充说明的,要注请领导同志批示。(2)对于注
16、请领导批示的请办件,应同时分送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阅看,以便相互通气,加快办理速度。,收文办理,(3)对于一些特殊件,如确需直接注请领导批示,可先与领导的秘书联系协调,然后再注请办理,而不能随便直接注请领导人批示。特别是有些请示,有关部门意见不一致,不便领导表态的,更不能直接请领导人批示。(二)注办件:就是注“请某某部门研办”的文件。注办方式包括:“请某某部门研办,请某某部门商某某部门研办,请某某部门研处,请某某部门研究提出意见,请某某部门商某某部门研究提出意见等。”,收文办理,办理注办件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注意“研办”与“研究提出意见”的区别。对“研办”件,承办部门可以自行批复请示单位。注
17、明“研究提出意见”,是表示征求意见,要求有关部门提出办理意见供上级领导机关办文参考,主办者实际上是请示件的主送机关。例如:关于重大革命历史纪念设施的问题,地、市委请示省委,省委办公厅的办文部门可请省委宣传部研究提出意见,省委宣传部的意见反馈给省委办公厅后,由省委办公厅报省委同意,而后再以省委名义上报中央审批。,收文办理,二是“请某某部门商某某部门研办”的文件,两个承办部门,以前者为主,由前者牵头承办。牵头单位应当充分征求商办单位意见。如果两个单位意见不一致时,应将两种意见同时报上级机关酌定。三是注办件的分送范围要得当。一般请部门研办、研究提出意见的文件都应当分送有关领导,使领导了解某个文件已由
18、某个部门承办。如果主管领导对请示有批示,可由办文人员直接告知承办单位。,收文办理,(三)函办件:即以函的形式通知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办理意见的文件。办理函办件要注意三点:一是请示件中的内容涉及几个部门,需要各方面征求意见,又不便于请某一个部门承办的,办公厅(室)可分别发函。函中可写明:“现将某某请示转去,请就某某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意见。”二是办公厅(室)领导有批示的文件,而该批示不便于和承办部门见面,就以发函的形式,并可以把“此件是领导同志交办的”这样的信息向承办部门传递过去。三是一些特急件,需要限定承办部门在一定期限内办完,用函的形式说清楚。,收文办理,3批办批办是指有关负责人认真阅读分析文件后
19、,提出相关处理意见。正职领导一般批办全局性、政策性的公文;副职领导一般批办一般性例行事务的公文。批办是一项由法定责任者履行法定的事务处置权的决策活动,规定了对具体文件的处理方法、程序、具体承办责任、承办原则与要求等,对公文效用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收文办理,批办公文时应注意:(l)严格控制批办范围,不越权批办;(2)不能只阅不批,或只批“拟同意”、“阅”之类模棱两可的文字,甚至只画一个圈;(3)批办意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并力求迅速及时批办;(4)如待办问题自己无权处置,可将批办改为拟办,并如实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上级决策参考;(5)将批办意见填入“公文处理单”或“文件传阅单”,并注明批办人
20、姓名和日期。,收文办理,4承办承办是指具体承接处置文件内容所针对的事务与问题的活动,是公文处理的中心环节。承办是各级机关的重要职责,其依据是有关法规、指令、决定等,更具体的是上级领导依照法规、决议等作出的批示、口头指令或以其它形式传授的意图。承办的方式:主要有传达承办、专案承办、答复承办三种。,收文办理,承办公文应注意:(l)吃透有关法规、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2)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3)有效运用各种承办方式;(4)各级领导也应积极参与承办工作;(5)对承办结果注意检查和监督。,公文审核,审核是对文稿的全面检查与修改,是关系文件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审核的重点: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
21、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相关办法的规定。简言之,一是审核内容;二是审核形式。,公文签发,签发标志着文稿的被认定。根据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被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1)正签:指签发人在自身法定职权范围内签发公文,如机关负责人签发以机关名义对外发出的公文。(2)代签:指根据授权代他人签发公文。(3)核签(又称加签:指上级领导人签发下级机关或部门的重要公文。(4)会签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由各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公文。,公文签发,做好签发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先核后签”。在签发之前必须再一次对文稿作全面审核,及时纠正
22、文稿中的错误或疏漏,待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发。(2)不得越权签发公文。各级领导者只能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公文负责,只能签发自身权限所及的公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人签发。”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也有类似规定。,公文签发,(3)联合发文时,必须做好会签工作,使各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均履行签发手续。(4)必须在“发文稿纸”相应栏目内批注定稿及发出意见(如“发”、“急发”等)并签注完整的姓名与日期,不要只签姓或只签名,不要只签姓名不批注意见。如为代签应
23、标注“代”、“代签”等字样。,电子邮件规则及礼仪,一、关于主题:主题是接收者了解邮件的第一信息,因此要提纲挈领,使用有意义的主题,可以使收件人迅速了解邮件内容并判断其重要性。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一种失礼行为。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3.标题真实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电子邮件,5.可适当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等)来突出标题,以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6.回复对方邮件时,可以根据回复内容需要更改标题,不要“RERE”一大串。,电子邮件礼仪,二、关于称呼与问候:1.恰当地称呼收件者,把准尺度。邮件的开头要称呼收件人
24、,这既显得礼貌,也明确提醒某收件人,此邮件是发送给他的,要求其给出必要的回应;收件人称呼的具体处理:如果对方有职务,应按职务尊称对方,如“x经理”;如果不清楚职务,则应按通常的“x先生”、“x小姐”称呼,但要把性别先弄清楚。不熟悉的人不宜直接称呼英文名,对级别高于自己的人也不宜称呼英文名。称呼全名也是不礼貌的,也不要逮谁都用“Dear xxx”,显得很熟络。,电子邮件礼仪,2.Email开头、结尾要有问候语。最简单的开头写一个“HI”,中文的写“您好”;结尾常见的有Best Regards(此致敬意),中文一般用“祝您顺利”之类。“礼多人不怪”,礼貌一些,总是好事。即便邮件中有些地方不妥,对方
25、或许也能平静的看待或宽容。,电子邮件礼仪,三、关于正文1.Email正文要简明扼要,行文通顺。Email正文应简明扼要的说清相关事项;如果具体内容确实很多,正文应只作摘要介绍,然后单独拟一个文件作为附件进行详细描述。正文行文应力求通顺达意,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力求准确清晰表达,不要出现让人晦涩难懂的语句。最好不要让人家拉滚动条才能看完你的邮件,尤其千万不要学唐僧般絮絮叨叨念经。,电子邮件礼仪,2.注意Email的行文语气根据收件人与自己的熟悉(亲密)程度、等级关系确定相关行文语气。根据邮件对内、对外性质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论述,以免引起对方不适;尊重对方,“请”、“谢谢”之类的语句要经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概述 电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