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3营养专科工作内容与操作方法.ppt
《儿童3营养专科工作内容与操作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3营养专科工作内容与操作方法.ppt(2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营养专科工作内容与操作规范,北京医网现代医学研究中心晁 咏,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的概念,营养银行,儿童期营养(矿物质、维生素、供热营养素)储备充足、生命后期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的生命现象。,儿童生长发育 成人老化进程,纵向研究比较,营养贮存 营养流失,营养摄入量足 营养丢失速率低、丢失发生时间晚,小儿科学喂养的意义,公共营养(Public Nutrition),公共营养是基于人群营养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营养问题的措施,它阐述人群或社区的营养问题,以及造成和解决这些营养问题的条件。与临床营养相比,其工作重点从个体水平转向群体水平,从微观营养研究转向范围广泛的宏观营养研究,如营养不良的消除策略、
2、政策与措施等。公共营养旨在阐述人群基础上的膳食及营养问题,并解释这些问题的程度、影响因素、结果以及如何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面向群体普遍问题,影响政策导向,促进群体健康,不直接对个体负责,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营养学的特定领域,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已逐渐分化为一个边缘学科。其任务是根据营养学原理,通过治疗膳食,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其他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加速病人康复。又称治疗营养。临床营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伤的愈合与疾病的恢复,营养状况良好可延缓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营养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临
3、床营养通过治疗膳食来实施。面向个体临床问题,直接实施于个体,促进个体健康,直接对个体负责,主要对象:中重度营养不良、创伤、感染、烧伤、消化道疾病、肾脏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儿童营养专科工作性质,儿童保健门诊科室,解决儿童个体的饮食营养问题门诊工作为个体化营养指导工作(不完全等同于临床营养)承担传统公共卫生职能,调查和研究辖区内儿童群体营养问题,协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公共营养,保持诊断治疗从个体出发的基本思路,借鉴、参考公共营养的方法和数据,最大化增加个体化营养分析技术和方法,以个体的有效改善为工作目标,从公共卫生到个体化营养,WHO:6个月以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即使
4、在炎热的夏季也不需要额外喂水,母乳喂养指导工作临床面临的问题:,母亲自身健康能否胜任哺乳,如疾病、用药、乳房不适,个体化的催乳指导,如中医药方法催乳的个体化证型分析,从公共卫生到个体化营养,WHO、国际母乳会、美国儿科学会:单纯母乳喂养可至六个月或更晚添加辅食,辅食的意义超出营养素范畴:新的味道、新的进食方式、学习咀嚼、精细运动促进、认知促进下列迹象表明孩子已准备好接受辅食:每日母乳喂养8次以上或奶量达1000ml仍觉饥饿足月儿体重达出生体重的2倍以上,低出生体重儿体重6kg,给与足量奶后仍饥饿或体重增长不足月身长增长小于3cm颈部直立,头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稍加扶持即能坐稳舌头的推吐反射减弱
5、或消失,吞咽好乳牙已萌出(应及时锻炼咀嚼功能)对成人食物感兴趣:咂嘴,用手抓等,从公共卫生到个体化营养,主要营养素每日推荐摄入量(RNI或AI),作为一个推荐数值仅是一个数字而无范围,临床不可操作,仅供参考 推荐数值多为均值加两个标准差的量,对90%的儿童是个高值,不是达标值,更不是下限 从严格方法学的角度出发,儿童营养需要量的数据尚缺乏,小婴儿、低体重儿、早产儿的数据多由年长儿数据外推得到,能量每日推荐摄入量(RNI),*:1850岁,轻体力劳动者,从公共卫生到个体化营养,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内容专科工作模块,母乳喂养质量监测与调节、母乳喂养方式辅导人工喂养指导辅食添加质量评估与调节指导儿童饮
6、食结构监测与指导饮食及环境中危害因素筛查与预防指导儿童肥胖监测及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指导营养相关疾病诊治与体弱儿管理苯丙酮尿症(PKU)患儿饮食指导 住院儿童临床营养支持,营养监测新技术母乳喂养指导人工喂养指导辅食添加指导饮食结构指导饮食与环境危险因素预防指导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营养指导营养性疾病患儿饮食营养指导苯丙酮尿症患儿饮食营养指导,*,尿靛甙检测,营养监测新技术,尿靛甙检测评价蛋白质消化吸收情况,蛋白质作为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蛋白质摄入超量时,可在体内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导致内分泌改变和代谢功能混乱,并严重影响肝肾功能。靛甙是蛋白质消化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之一,最
7、具代表性,可定量测量,能反映体内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情况。,KSO4-葡萄糖醛酸,肠道细菌分解腐败,食物,胃、肠,未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肠道,吲哚,肾脏,吲哚酚,靛甙,肝脏,消化吸收,吸收入血传送,进一步转化,偶联,随尿液排出,尿靛甙的产生过程,营养监测新技术,尿靛甙检测参数说明,营养监测新技术,靛甙检测仪,营养监测新技术,尿靛甙检测的临床应用,反应蛋白质消化吸收情况 间接反映饮食结构 应用于儿童体检,可发展为常规检测项目 13岁的婴幼儿:每三个月一次或每次体检 318岁儿童及青春期:每半年一次或每次体检 重点人群:喜好肉食、大便干燥、餐后腹胀 应用于肥胖儿童营养监测 应用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患儿
8、营养监测,体成分检测,体成分 身体的肌肉含量、脂肪含量 生物阻抗法原理,将人体的体成分等效为电阻、电容、电感的组合,通过测量人体电阻抗值得到体成分,检测精确度高、无痛、无损、简便,尤其适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常规监测需要。,营养监测新技术,体成分检测,营养监测新技术,体成分检测,脂肪含量 反映肥胖的最直接指标 1.脂肪含量 FAT%:全身脂肪数量体重(1)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 20%(2)1218岁女孩 25%2.脂肪分布 FD:全身脂肪数量身高(g/cm)脂肪分布评估标准:根据年龄不同 四级评估:脂肪量偏低、脂肪量正常、脂肪超量、肥胖,营养监测新技术,体成分检测,肌肉含量 评价营养状况的指
9、标 下肢肌肉分布系数:Mr Mr 1.25是标准人的1.25倍 Mr 1.0标准人的肌肉分布 Mr 0.75是标准人的75%,肌肉含量评估标准:根据年龄不同四级评估:肌肉量正常、肌肉量偏低、肌肉量不足、肌肉量严重不足,营养监测新技术,体成分检测的临床应用,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态监测 应用于儿童体检 应用于肥胖儿童营养监测 应用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患儿营养监测,乳汁营养成分检测,母乳营养成分检测,乳汁分析仪 蛋白质、脂肪、乳糖,检测样本最好为前奶,距离上次哺乳40分钟以上,上次哺乳充分排空,母乳营养成分检测,各时期乳汁营养成分(g/100g),乳汁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在母乳喂养儿童发展为常规检测
10、项目 重点人群:泌乳不足、乳汁稀、婴儿体重增长不足、婴儿肥胖、婴儿消化不良 根据乳汁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指导母亲膳食 根据乳汁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脂肪含量)确定母亲证型,开展中医药产后调理、催乳、治疗漏奶等工作 根据乳汁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蛋白质含量)判断体弱母亲能否承担哺乳工作,母乳营养成分检测,*,营养监测新技术母乳喂养指导人工喂养指导辅食添加指导饮食结构指导饮食与环境危险因素预防指导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营养指导营养性疾病患儿饮食营养指导苯丙酮尿症患儿饮食营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婴儿死亡率与喂养方式,必要时可侧卧或仰卧位,各种营养成分与热量最适合婴儿生理需求易于消化吸收 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多种免疫物
11、质增强抗病能力 母乳中蛋白质属人体蛋白质减少过敏反应 有利母亲产后康复、婴儿智力情绪发展增进母婴感情 母乳温度适宜,经济方便,母乳喂养优点:最佳的“物质营养”,最珍贵的“精神营养”,肌细胞(催产素使其收缩),泌乳细胞(催乳素使其分泌乳汁),乳窦(乳汁收集处),乳头,支持组织及乳房脂肪体,乳房、乳腺解剖结构,乳汁产生的过程,刺激,乳汁产生的过程,泌乳,排乳,垂体后叶,母亲下丘脑,释放催产素,释放催乳素,垂体前叶,婴儿吸吮,哺乳不是母婴单方的行为,是母婴互动的过程,反馈(物质的和精神的),母乳分泌的调节机制,乳汁产生的过程,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来源,泌乳这一生理活动需要消耗能量,约500kcal/日
12、母亲自身的合成代谢:将食物中的营养合成为乳汁中的营养母亲自身的分解代谢:母亲将自身的组织分解,优先供给乳汁,*若乳母营养摄入不足,自体的分解代谢将增加,造成体重下降、营养缺乏等,短期不易发现乳汁质量问题。*乳母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在超过了自身分解极限的时候,不仅影响乳汁质量,而且泌乳量会下降。,乳母的营养要保证*正常泌乳的物质基础(能量和营养素)*母体的产后康复,乳房问题,母乳喂养中的问题,产后康复,婴儿问题,母乳喂养指导,关注母亲(哺乳与产后康复专科),母亲是否适宜哺乳母乳喂养的禁忌症调查、母亲用药调查有无乳房不适常见乳房异常情况的处理与乳房日常护理指导(乳房胀、乳头凹陷、乳头疼痛、乳头皲裂、
13、乳汁淤积、乳房湿疹、乳腺炎等)产后康复情况(如恶露)转诊产后康复专科日常生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饮食、运动、休息、心情),母乳喂养指导,关注婴儿,摄入不足造成的低血糖和饥饿性腹泻保证摄入量生理性腹泻不需特殊处理,注意臀部护理乳糖不耐受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喂养,注意臀部护理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待黄疸减轻后恢复母乳喂养,母亲坚持挤奶保持泌乳功能婴儿溢乳喂奶后少翻动,拍背排气,头部垫高右侧卧攒肚正常现象,不需特殊处理,避免医源性伤害,母乳喂养指导,关注母婴互动,哺乳姿势、含接与吸吮、哺乳过程、一日哺喂次数喂养指导综合方法催乳饮食营养、理疗、中医药方法、健康生活方式等顺利度过暂时性哺乳期危机婴儿生长发育加速
14、造成的暂时的供需不平衡,母亲树立信心、勤哺喂断母乳母婴的二次分离,对母子双方均有身心影响母乳的保存容器的选择,保存温度,保质期检测母乳营养成分,母亲患危重病症:重症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败血症、癌症等 母亲患急性传染病:各型急性肝炎、活动性结核、艾滋病、伤寒、疟疾等 母亲患慢性疾病:癫痫、结缔组织病、精神病等(乳汁中有药物成分),或身体过于虚弱 母亲暂时生病:暂停母乳喂养,病愈后可哺喂如乳头皲裂、乳房脓肿等 小儿患先天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给予计算量的母乳,吃专用奶粉)小儿吸吮困难:体弱儿、先天畸形(唇、腭裂,舌系带过短),将母乳挤出后用滴管、小勺哺喂小儿,母乳喂养禁忌症,母乳喂养指导,
15、乳母注意事项:营养、休息、心情,喂奶前洗手、清洁乳房,勿穿化纤(羊毛)内衣,不吸烟、不喝酒,妥善处理乳房异常 乳母生病服药:按医嘱或按服药说明书执行,哺乳后服药或服药后34小时哺乳 喂奶时间:按需哺乳按时哺乳,次数:新生儿8次/24h,1530分钟/次 哺乳注意事项:母婴姿势、吸吮部位、喂初乳、喂前奶、吸空乳房、拍背防溢奶、勿吸假奶头,母乳喂养指导,体重增长:03个月 800克/月(生病除外)4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5001000克 第一个月内体重平均周增长112200克 一昼夜排尿(无饮水):810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少,新生儿期每日300ml以上,乳汁充足的表现:,生理性体重下降:排出 摄入,生
16、后34天体重(减少部分 出生体重的8),710天恢复后,体重日增长3050克,满月时增长800克以上,早开奶、加强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哺喂姿势:减少乳头破裂,促进乳汁排出,*母子舒适,拇指放在乳房上、四指放在乳房下托起乳房*将乳头从婴儿上唇向下唇滑动,引起觅食反射*当嘴张大时,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挤压乳窦 乳汁排出*避免示指和中指呈“剪刀式”夹住乳房,不利乳汁排出,X,母乳喂养指导,*婴儿口含入乳晕的大部分,挤压乳窦*乳晕与乳头形成“长奶头”,充满婴儿口腔,乳头仅占1/3*婴儿下颏接触乳房,口张大,下唇外翻,口上方露出的乳晕比下方多,正确含接和有效吸吮:减少乳头破裂,促进乳汁排出,X,X,X
17、,母乳喂养指导,*乳房胀的处理 乳胀使乳晕和乳头伸展性缩小 影响吸吮 应自乳晕向乳头轻压,挤出些乳汁,使婴儿能含住乳头和乳晕 乳汁喷射过急,可用手指轻压乳晕,避免呛奶 勿延长喂奶的间隔时间,避免乳房过分胀满 乳房过分胀满 缓解乳胀,含不住乳头和乳晕,挤出些乳汁,乳房异常:处理不当 乳汁排出,影响,母乳喂养指导,*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形成硬块,疼痛 排出乳汁 勤喂奶,保证婴儿正确含接,以有效吸吮 喂奶前热敷35分钟,将肿块向乳头方向推挤、按摩,按压乳晕 先喂患侧,将乳腺管吸(挤)空 及早用手轻轻地将肿块向乳头方向 推挤按摩,常常可以迫使乳管通畅 避免乳房受压,如侧卧睡眠、内衣过紧、哺乳
18、时手指压迫过重,致使乳房某一局部的乳腺管受压 哺乳时乳房一定全部排空,如延长哺乳时间、增加哺乳次数,措施,母乳喂养指导,*乳头疼痛:含接不好 保护乳头,排出乳汁 正确含接乳头,喂奶时,不要让小儿只含着乳头,应嘬住整个乳头和乳晕(吸吮着力点放在乳晕)勿用肥皂、酒精擦洗乳头,避免刺激,油脂保护 勿养成含乳头睡觉习惯 勿拉乳头,小手指从颊部放入小儿口中 鹅口疮 乳头用制霉菌素甘油,措施,母乳喂养指导,*乳头皲裂:含接不好,常继乳头疼痛后发生 正确含接 每次哺乳时,先吸吮健侧乳头,再吸吮患侧,减少对患侧乳头的刺激。在乳头、乳晕局部的腺体分泌油脂,起到一种天然保护膜的作用,以防乳头干裂。因此,哺乳前不要
19、用肥皂擦洗乳头,而要用干净的温水轻轻冲洗。哺乳后留一点奶在乳头上,同时注意保持乳头干燥,这样可以保护皮肤,有助于促使乳头破损皮肤愈合,避免感染。放“乳头罩”重者:热湿敷,按摩,将奶汁吸(挤)出喂小儿,保持乳头清洁,母乳喂养指导,*乳头炎、乳腺炎、乳腺脓肿:消炎,排出乳汁,措施,措施,措施,控制感染,乳头皲裂 乳头炎 乳腺炎,乳汁淤积 乳腺脓肿,切开引流,轻者:温湿敷(疼痛),选对小儿无害的抗生素,可哺乳重者:乳腺脓肿 切开引流,停喂母乳,按摩,吸(挤)出奶水丢掉,细菌侵入,母乳喂养指导,*乳头凹陷应在孕前着手矫正,度:乳头部分凹陷,乳头颈存在,能轻易使内陷乳头挤出度:乳头全部凹陷在乳晕之中,可
20、挤出乳头,乳头较正常小,多半没有乳头颈部度: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使内陷乳头挤出,牵拉乳头刺激催产素分泌,在孕期易导致流产、早产,母乳喂养指导,合理选戴胸罩:勿过小、过紧牵拉矫正法:适合于度乳头凹陷的妇女,用手将内陷乳头向外轻轻牵拉,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按摩乳头,每次51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负压矫正法:,*乳头凹陷应在孕前着手矫正,准备10毫升注射器一副,将注射器前端截断,拔出针芯,再从前端断开处插入。将注射器后端的开口对准凹陷的乳头,轻轻抽动针芯,利用负压将凹陷的乳头吸出,固定56分钟。每日12次。对度乳头凹陷治疗效果较好,度乳头凹陷的矫治效果有限。,母乳喂养指导,病因:婴儿吸吮等刺激
21、症状: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处,特别是乳房下部,有时累及乳头周围皮肤。皮肤丘疹、红斑、瘙痒,抓搔后渗出、糜烂,可伴有脱屑或结痂。急性乳房湿疹反复不愈,可迁延为慢性乳房湿疹。治疗:1.注意乳房卫生,温水勤洗(避免香皂、热水等刺激),勤换内衣,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2.外敷药物:3%硼酸溶液、新松糊剂、樟硫炉、肤轻松软膏 3.预防过敏,*乳房湿疹,母乳喂养指导,戴上合适的棉制胸罩,以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或用热毛巾敷一下乳房。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擦洗乳头,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如有需要,只许用浸清水的擦奶布清洁乳头和乳晕。正确含接,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
22、应中断哺乳,予以纠正后重新吸吮。哺乳结束或中断哺乳,应先把自己小指轻轻从婴儿嘴角放进口中,使其停止吸吮。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的乳汁。学会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吸奶器。,日常乳房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哺喂初乳:初乳是人生第一次天然免疫,人初乳、人乳、牛乳成分比较,初乳:含蛋白质高(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含矿物质高 含脂肪、糖较低,母乳喂养指导,初乳:孕后期和分娩后45日以内的乳汁(过渡期乳:514日;成熟期乳:14日后;晚乳:9个月后)*初乳量少(1545ml/次,250500ml/日)*含有胡萝卜素、蛋白质及其他有形成分 较多,故呈黄色、粘稠状流体*常被误认为不清洁的“脏奶”而丢弃
23、 不科学初乳优点:*提高抗病力:含免疫球蛋白、维生素、牛黄酸、矿物质高*易消化吸收:含脂肪、糖较低*有助生长发育:含生长因子*抗感染:含初乳小球(巨噬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母乳喂养指导,吸空乳房:一侧乳房吸吮10分钟左右/次 前奶:*最初的乳汁,量大,富含蛋白质、乳糖及其他营养素和水*呈微绿色水样液体,常被误认为“灰奶”而丢弃 不科学 后奶:近结束的乳汁,渐变白色,富有脂肪,提供热量,有饱足感,各部分人乳蛋白质和脂肪的量(g/L),一次哺乳:应轮流将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另一侧乳房,前 奶、后奶全吃到,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素和水分,母乳喂养指导,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充足休息、适量运动、随婴儿睡眠时同
24、步休息*轻松愉快,避免疾病与精神刺激 科学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及各种营养素*每日摄入食物量比平时约多1/4*每日摄入水分应增多10001500ml*平衡膳食(蔬菜、水果、深海鱼),忌烟酒、咖啡、辛辣等食品*不宜过于油腻、少油炸,避免母亲肥胖、婴儿腹泻*催奶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汤类:猪蹄汤、排骨汤、牛肉汤、鲫鱼汤、黄豆汤等 物理治疗 中医药方法,母乳喂养指导,母乳量不足指导,母乳营养成分检测,母乳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说明及相关指导意见,蛋白质含量低,情况一:母亲长期(从孕期至今)因疾病、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身体虚弱,造乳机制不能正常建立,且体内可供生成乳汁的营养成分缺乏。应逐步改善母亲体质与营养状况,适时
25、为婴儿补充其他乳品。若因母亲疾病所致,一时难以纠正,出于保证母婴双方健康的考虑,应人工喂养婴儿。,母乳营养成分检测,母乳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说明及相关指导意见,蛋白质含量低,情况二:产后母亲身体虚弱,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尚在恢复中,因此造乳功能暂时不成熟。母亲应多休息、科学饮食、保持良好心情、适度运动,并按需哺乳、让婴儿勤吸吮。伴随母亲身体逐步康复,造乳机制会逐步成熟,母乳营养成分可逐步得到改善。,母乳营养成分检测,母乳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说明及相关指导意见,蛋白质含量低,情况三:母亲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膳食蛋白质质量较差,导致体内氨基酸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效率降低,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营养 专科 工作 内容 操作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