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对策.ppt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对策.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对策,三大药物防治卒中ASA,SPRACL研究之后,他汀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防治的基石,Stroke.2007;38:1110-1112,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均应接受以他汀为基础的抗血小板药、他汀、降压药的ASA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肌肉肝脏肾脏,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肌肉肝脏肾脏,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泛指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发生的肌肉组织疾病。有3种表现形式: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不伴有肌
2、酸激酶(CK)增高;肌炎:有肌肉症状,同时伴有CK轻中度增高;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同时伴有CK显著增高,(超过正常值上限(ULN upper limlts of normal)的10倍以上),其特征为常有褐色尿及肌红蛋白尿,甚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为肌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目前可得到的所有他汀类药物(除了辛伐他汀在最大剂量80mg中肌病的风险)肌病不良反应似乎没有显著差别。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即阿托伐他汀10-20mg,氟伐他汀40-80mg,洛伐他汀20-40mg,普伐他汀40m
3、g,瑞舒伐他汀员10mg和辛伐他汀20-40mg),发生肌病的风险非常低(0.01%),肌病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1.胆固醇缺乏论2.辅酶Q10缺乏3.介导细胞凋亡4.硒蛋白减少,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1.高龄(尤其大于80岁)患者,女性多见;2.体型瘦小、虚弱者;3.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糖尿病肾病;4.多种药物合用(贝特类、烟酸、环
4、孢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5.特殊状态:如感染、创伤、围手术期、强体力劳动;6.不当饮食习惯(如酗酒);7.治疗剂量相关;8.特殊人群:如甲减、曾有CK升高史、有肌肉症状家族史。,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约25%的患者有全身性肌痛,局部肌痛则主要位于大腿、小腿(或两者兼有);肌痛呈间断性无力、僵硬、痉挛或紧束感,可伴有肌腱或关节疼痛;可伴有或不伴有CK增高;出现横纹肌溶解可有Bun、Cr水平急骤升高。,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1.无症状CK增高临床常见
5、,可在接受他汀药物治疗前检测CK基础值;2.若患者在接受他汀治疗后出现可能的肌肉症状,应检测CK值并同治疗前基础值相比较,同时寻找可能引起肌肉症状的其他原因,如测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3.一旦治疗中出现不能耐受的肌肉触痛、压痛、疼痛或CK升至10倍ULN以上(或大于10 000 IU/L)时,应立即停用他汀治疗;,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4.当患者有肌肉症状,伴血浆CK水平不升高或轻中度升高(CK升至3-10倍ULN)时,建议每周监测患者血浆CK水平及临床随访,直至排除了药物作用或症状恶化至须立即停药的状态;5.CK升高的无症状患
6、者,若他汀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后CK有轻到中度升高(3-10倍ULN),应严密观察,密切监测CK变化,他汀治疗仍可继续;,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6.若无症状患者CK高于10倍ULN,尽管NLA(美国国家脂质协会)不以CK值高低或是否发生横纹肌溶解为停药标准,也应该停药。停药后随访,直至CK恢复正常,再选用一种他汀,从小剂量开始治疗。,肌肉损害,1.定义2.发病率3.发病机制4.危险因素5.临床表现6.临床检测7.应对措施,1.改用他汀种类2.减少药物剂量3.间断给药4.联用其他药物5.补充辅酶Q10,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副反应,肌
7、肉肝脏肾脏,肝脏损害,1.定义: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连续2次检测ALT和AST升高3倍以上;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而没有任何症状。2.发生时间:多发生于最初用药的4个月内;3.影响因素:饮酒 体重增长 服药前肝功能异常 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肝脏损害,4.发生率:各家报道发生的几率约0.5%-2%。最新资料显示,接受初剂量和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发生率在1%以下,但使用高剂量(80mg/d)时发生率则达2%一3%。转氨酶的升高多为一过性,即使继续沿用原剂量他汀类药治疗,70%患者的转氨酶将自然恢复。持续性升高者不超过1.2%,导致停药的仅为0.7%。他汀类药引起肝
8、衰竭非常罕见,未见因肝衰竭而死亡的病例报道。,肝脏损害,5.应对措施:如果病人以前没有肝炎等肝脏疾病的病史,同时没有症状,转氨酶的升高幅度在3倍正常高值以下(120U)。这时,不应该停用他汀类药物,正确的做法是密切观察。如果转氨酶水平一直在120U以下,那么就继续服药,不用管它。,肝脏损害,5.应对措施:如果转氨酶明显升高,超过三倍正常高值,可以减量或者停药,因为他汀的肝脏损害是和剂量相关的,剂量越大,发生几率就越大,减量可以减少风险。同时服用护肝药物,待转氨酶正常后,可以考虑换用其他一种他汀药物。临床研究发现,此时再次服用这种他汀或者换用其他他汀经常不会再次升高。,肝脏损害,5.应对措施: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类药物 安全性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