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结构及其发展 (2).ppt
《人格结构及其发展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结构及其发展 (2).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人格de结构与发展,2,人格是心理学中一个复杂、困难但又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它是一个最具整合性的心理学主题。本章拟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一节 人格及其结构 第二节 人格发展理论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3,人格心理学家们研究的是什么?,4,为什么它长得比别人好?阳光?肥料?土壤?。,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这片葵花中:%的葵花长势良好?%的葵花长势中等?%的葵花长势差?,它为什么长得比别人好?本能?自我实现的需要?。,5,什么是人格?,“你你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这样做对不起我自己的人格。”“嘘,那个人人格不健全啊”这些“人格”的含义一样吗?,第
2、一节 人格及其结构,6,人格的界说:人格(personality)是心理学中最难下定义的概念之一。法律上讲“保护人格尊严”,是将人格视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日常话语中讲“人格高尚”或“人格低下”,是将人格视为道德的主体,与人品、品格同义。但心理学中讲的人格,虽涉及人的权利和责任,也包含人的道德品质,但远远不只是这些方面。,第一节 人格及其结构,7,心理学中的人格概念,倒是更接近日常话语中的“性格”一词,如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处事和待人的方式等等。但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理解不同,因而所下的定义也不同。据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937)说,人格的定义有50种之多。,8,人格裂
3、变的姑娘,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人,有15个名字、15种不同的装扮、15种不同的发式、15种不同的声调和面孔、15种不同的性格、15种不同的生活,您会有怎样的感觉?我想,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您首先的反应可能是不信,这太超乎我们的想象了,这能是真的吗?可是,这恰恰就是纪实体的心理分析小说人格裂变的姑娘中主人公西碧尔的现实。这部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它事实几乎都是真实、未加修饰的。她就是存在着15种不同的装扮、声调、面孔、性格和生活的那个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学上,把这种一个人具有多种人格的现象,称做“多重人格”。,9,化身博士,故事主角杰克尔博士是个双重性格的人,表面上他学识渊博、
4、德高望重,内心深处却潜伏着一种寻欢作乐的邪恶。他既要在人们面前保持一种虚假的庄重神态,又必须时刻隐藏和压抑着自己追求享乐的丑恶欲望。后来杰克尔医生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新药,吃下去便会变成另一个自我-野蛮残暴的海德先生,外出寻欢作乐,干尽坏事;回到家后,再服一剂药水,他则又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杰克尔博士。可是,药物渐渐地被用完了,杰基尔博士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变回原来的自己,只能作为罪孽深重的海德先生留在世上,就服毒自杀了。他的朋友厄塔森先生从他遗书中,得知了其中的秘密并为读者讲述了这个故事。该作品情节迭宕,扑朔迷离,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充满了科幻色彩。,10,一、人格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
5、y)拉丁语“面具”(persona)心理学沿用其含义,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的表现。因此,各种心理学著作中都把“人格”看成是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性。,11,人格是一个人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或特质。人格与人们稳定的和持久的特质有关,包括个体感知自我、世界和他人方式的一致性;体验和处理个人的情绪的一致性;行为方式的一致性。,一、人格的含义,12,当我们提及一个人的人格时,我们一般认为其人格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那些短期和不常出现的因素不能称之为是某人具有的人格。当然,人格存在于个体内部,外部行为不能等同于人格,但我们可以从外
6、部行为推知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还有重要的一点需要指出,人格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解释行为方面的个体差异。,13,(一)人格的描述性结构成分 据描述性分析,人格的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人格的认知特征2、人格的情绪特征3、人格的意志特征4、人格的现实态度特征,二、人格的结构,14,1、人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如观察有详细罗列型和概括型之分、想象有主动型与被动型之别、思维有独立思考型和盲从型的差异等等。2、人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体验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如有的人遇事激动、有的人却平静等。,15,
7、3、人格的意志特征:即指个体在行为目标的明确性、对行动的自觉控制水平、行为的果断性和坚韧性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比如优柔寡断与果敢、三心二意与坚定等方面。4、人格的现实态度特征:是指基于价值尺度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等方面的评价差异,如自信与自卑、正直与卑鄙、叹人生苦短与积极生活等。,16,(二)人格的理论结构 弗洛伊德体系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有三个成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17,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先天本能或欲望,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与攻击等。本我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
8、遵循“快乐原则”即不受现实和道德的约束而满足其原始欲望。,18,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在人格中代表现实性一面,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两者的矛盾,她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19,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有两个重要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是基于心理病理学的假设,在他看来,当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处于协调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态;三者失调时,就引发心理疾病。,20,第二节 人格
9、发展理论与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一、人格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的童年经验。在童年的不同发育阶段,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共同的发展动力是一致的,即源于心理性欲或力比多的满足。他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1ibido),把它看成 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动力。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经历五个心理性欲发展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官期、潜伏期和生殖期。,21,1、口唇期(018个月):在此阶段,儿童的大部分满足与口腔部位的吸饮、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有关。如果此一时期出现问题,个体的人格发展就会受到挫折。比如,断奶过早可能形成一种“口唇人格”。拥
10、有接受性口唇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过分依赖他人,非常容易轻信。如果儿童的满足受到父母严格的限制,可能会发展出表现为野心勃勃、攻击性很强的攻击性口唇人格。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段,到成人后抽烟饮酒嚼口香糖的快感都是口唇快感的延伸。,22,2、肛门期(1836个月):在这一时期,肛门区成为主要的满足源。此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儿童的人格的发展十分关键。如果管制过严或顺遂儿童的意志,人格发展会出现偏差。如固着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有可能形成所谓的肛门人格,表现为吝啬、教条、顽固,或者表现得特别慷慨与乐善好施。,23,3、性器官期(36岁):这时的儿童,动作与知觉能力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技巧开始形成.此时,儿童开始
11、关注自身及他人的性器官,注意到两性之间的差别,3-5岁的孩子变得依恋父母中的异性一方,男孩是恋母情结,女孩是恋父情结。正常发展的儿童通过分别认同自己的父亲、母亲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产生认同问题会形成所谓的性器人格,男性表现为极强的虚荣心、冲动和自我膨胀,女性则表现为不断追求凌驾于与男人之上。,24,4、潜伏期(6岁青春期前):在此期,心理性欲力的力量处于低潮,主要是儿童的兴趣扩大,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大大增加。潜伏期的显著特征是男女之间的情感相对疏远,团体活动中呈男女分离趋势。5、生殖期(青春期及以后):此期个体性器官逐步发育成熟,两性生理与心理特征差异显著,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
12、两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家庭的意识。,25,弗洛伊德认为,在心理性欲发展的早期,那些避免了严重问题的成人容易形成适应较好的人格,他们成熟、适应良好、有能力爱与被爱。,26,(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艾里克森构建了一个贯穿个体一生发展的“心理社会性”人格发展模型。尽管艾里克森和弗洛伊德一样认为人格的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也认同本我是人格的原动力,但艾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是个人本体意识同一性的源泉,是个人适应环境的保证。艾里克森尤其注重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27,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8个阶段,28,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8个阶段,29,心理社会性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结构及其发展 2 人格 结构 及其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4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