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ppt
《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第一节 合作定价行为合谋第二节 信息与广告第三节 纵向一体化和纵向限制第四节 企业技术创新,第一节 合作定价行为合谋,各厂商为了生存,彼此间不仅会发生残酷的价格战,他们之间也存在协调生产和定价活动的动机。通过限制市场产量、维持较高的市场价格来增加利润。本节主要分析合作行为中的合作定价。首先,我们将介绍为什么厂商会发生合谋行为。而后,我们分析价格卡特尔这一公开的合谋行为。,一、合谋的发生,寡占市场厂商若发生价格战将会使双方仅得很低的利润,甚至出现无经济利润。因此,若厂商间统一行动,共同维护一个协议,就都可以获得正的经济利润,即合谋是有利的。特别地,当厂商间的博弈行为是
2、无限期的重复博弈时,执行合谋更有可能。因为,多期博弈中,厂商间可以无限报复,使背叛得不偿失,从而使背叛合谋行为受到惩罚。因此,合谋行为更有可能得以维持。,二、公开的价格合谋行为卡特尔,合谋行为有公开的缔约合作协议的,也有暗中执行。我们把那种缔约公开的执行协议的厂商价格联盟称为价格卡特尔。如果没有其他的约束条件,卡特尔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背离协议的动机,这将威胁卡特尔的存在与成功。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卡特尔的成功?,1、组织成本,卡特尔是一个团体,一个组织。那么,组织成本不能太高,否则,各厂商的行为协调就难以实现。影响组织成本的因素将影响卡特尔的形成与存在。影响组织成本大小的主要因素有:(1)所涉及
3、的厂商数目。(2)产品的同质性。(3)行业协会。,2、控制行业价格的能力,厂商缔约成为卡特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高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那么,卡特尔的提价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需求弹性越大,提价能力越弱,卡特尔越不容易形成和存在;其次,能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否则,现有厂商的提价能力将削弱。,3、觉察违反协议的能力,当每一个厂商认为违约不被觉察,那么成员违反协议的动机会增强。因此,即使觉察卡特尔协议是否被违反的能力将影响卡特尔的存续。目前,一般认为:(1)卡特尔成员越少,越容易觉察成员的行为;(2)价格越稳定越有利于断定降价是否属于成员的削价行为,当价格本身的正常波动就比较大,卡特尔就很难判
4、定市场价格的下降是否属于成员有意的削价;(3)同一销售网点都有各成员的商品销售有利于觉察是否存在违反卡特尔协议的削价行为。,4、防止违反协议的措施,常用的防止违反协议的措施主要有:(1)固定市场份额和划分销售区域。(2)触发价格战略。即当市场价格降低到规定水平之下时,任何厂商都将制定卡特尔结盟前的价格水平。(3)最惠国待遇条款,即厂商承诺不会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其他购买者,否则,他将向原先高价购买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价格差。(4)相遇竞争条款。厂商向消费者承诺,若另一厂商向其提供较低价格,他也将提供相同的价格,否则,允许购买者解除购买合同。,案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石油输出
5、国组织(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它建立于1960年,由五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确定的目标如下:协调并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采取措施确保价格稳定、消除有害而又不必要的价格波动。,在1960年以前,这些石油生产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它们根据“让步的协议”进行石油开采。根据这份协议,石油公司有权开采石油,并为此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意味着石油生产国在石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尽管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但直到1973年石油生产的控制权才由石油公司转到石油生产国,由OPEC决定石油的产量并以此决定其石油收入
6、。此时,OPEC已拥有13个成员国。,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定价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把沙特阿拉伯(它是市场领导者)原油价设定为市场价,然后其他各成员国依据这个价格设定它们自己的石油价格,成为支配型“企业”价格领导地位的一种形式。只要需求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同时价格又无弹性,那么这项政策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从而收入大量增加。1973年和1974年,在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过后,OPEC把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12美元以上。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79年,而石油的销售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可是,1979年之后,石油价格进一步由每桶15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40美元,需求开始下降。
7、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了经济衰退。面临着需求的持续下降,OPEC在1982年之后同意限定产量并分配产量定额,试图维持这个油价。1984年达成协议,最高产量为每天1600万桶。然而,由于下列原因,卡特尔开始被瓦解: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下降。非OPEC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上升。某些OPEC成员国“采取欺骗行为”,产量超过分配给它们的限额。,由于石油供过于求,OPEC再也不能维持这个价格了。石油的“现货”价格(公开市场上石油交易的每天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下降的趋势有所逆转。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繁荣起来,石油的需求也开始上升,它的价格也开始上涨。1990
8、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由于科威特和伊拉克停止了石油供应,石油供应量开始下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不景气,石油价格又开始快速下跌,并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再次扩张而只是缓慢恢复。从需求方面来说,节能技术的发展加上燃油税的提高,导致石油消费增长缓慢。从供绐方面来说,非OPEC成员国石油产量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加上1994年OPEC确定的最高产量比较高,达到每天2450万桶,这意味着供给增长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远东经济危机的爆发,形势对OPEC更为不利。石油需求每天大约下降200万桶。到1999年初,石油价格已经下
9、降到每桶10美元左右若按1973年价格计,只有2.70美元!OPEC成员国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同意把每天的石油产量减少430万桶,目的是把价格重新上抬至每桶18-20美元。可是,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比较快,石油价格迅速上升,很快就超过了每桶20美元。到2000年初,每桶达到30美元,仅仅在12个月里就增加了2倍。,这说明很难用供给配额来达到特定的价格。在需求具有价格无弹性而具有收入弹性(对世界收入变化有反应)的情况下,再考虑到需求变化具有很大的投机性,某一既定供给配额的均衡价格可能波动很大。不过,在2001年底,OPEC和非OPEC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OPEC卡特尔的10
10、个成员国决定把每天的产量削减150万桶,后来又与该卡特尔之外的5大石油生产者达成协议,它们也减产,目的是要上抬石油价格。OPEC与非OPEC石油生产者之间的这种联盟是石油行业中的首例。结果,OPEC又有可能控制石油市场。,依据卡特尔的宗旨,是协调每个成员的生产决策,主要是限制产量,并从中分享所有可能获得的好处。比如,OPEC通过压低成员国的产量来维持石油的高价格,从而使所有的成员国获利。卡特尔有时候也采取规定价格的形式,这是中国民众比较熟悉的类型,比如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设定最低价格。但是维持一个卡特尔是很困难的,许多问题都牵涉到私有信息。例如国家之间在商议生产配额的时候,通常有一条原则是生产成本
11、较低的国家获得较多的配额。于是每个国家都有低报它们的生产成本的倾向。这是卡特尔协议成立以前的信息欺骗。,协议成立以后,新的问题是可能出现不遵守协议的欺骗行为。成员国可以为共同的利益达成协议,但它们会严格遵守吗?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出现俗称“偷步”的欺骗的动机很大。既然一个国家降低它的产量因而帮助市场提高价格的收益可以为所有的成员国共同分享,那就是说,高价格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这样,每个国家都会要求别人把产量降低到配额以下,但是自己却可能偷偷地把产量升上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协议瓦解,原有目标无法实现。国内这样的例子似很多,协调的通常未必是产量,而定价格或别的东西。什么“行业自律价”等等,就是这样的
12、利益共谋,都是独立企业协议成立的“独联体”形式的临时联盟。,世界范围来说,上面讲过的OPEC,虽然吵吵嚷嚷,跌跌撞撞,可还算难得的比较成功的卡特尔。这里说比较成功,主要是说维持时间很长,并不是说就可以避免卡特尔天生的困境。例如,1998年12日,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就建议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完全停止石油生产几个月,以免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为什么一再下跌?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有偷偷增加产量的动机。,思考题(1)为什么在寡头厂商间产生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2)本案例中,什么条件有利于形成卡特尔?(3)形成了卡特尔后,什么原因会导致卡特尔瓦解?为什么卡特尔成员要破坏协议?(4)OPEC采取了
13、哪些措施阻止1981年以来实际石油价格的长期下降趋势?(5)许多石油分析家预测,由于世界石油储量趋于枯竭,在1020年内世界石油产量就会迅速下降。这对OPEC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第二节 信息与广告,一、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行为二、广告与信息披露三、广告的作用和类型,一、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行为,有限信息与资源配置旧车市场的“逆选择”结果,二、广告与信息披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广告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据1996年的有关统计,全国31个大中城市的5000多户居民家庭1996年的消费情况调查,居民在购物的时候受媒体广告的影响而发生购物行为的占60.4%。,厂商做广告可能有多种目的:告诉消费者生产了一种新
14、产品、或价格更低的产品;告诉消费者他的产品与别的不同的特征;告诉消费者可以在哪里购买到某种商品等等,三、广告作用与类型,1933年,几乎同时问世的张伯伦的垄断价格理论和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尤其张伯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主要有:,(一)产品类别与广告类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需要先知道所购买商品的相关信息。比如:产品的位置、色彩、设计、外观和产品寿命、质量等等。1、产品类别:尼尔逊(nelson)根据这种信息特性将产品分类两种基本类型:搜寻产品(search goods)和经
15、验产品(experience goods),对搜寻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就可以确定其质量和其他特征,如蔬菜的新鲜度、服装的布料等;但经验产品,购买时无法知道,只能消费后才能知道产品的质量等各种特性。对搜寻品,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是“产品在哪里”但对于经验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知道其内在信息,所以更需要从各种途径了解质量,但是只要他不消费,他又无法准确知道其质量。,2、广告类型,根据传递的信息的类别,现代经济学认为,广告主要分为两大类:信息性广告(informational ad):主要通过显示产品的特性或告知购买地点、价格等,向消费者提供基本的产品信息说服性广告(诱导性广告)(persuasi
16、ve advertising),通过某种宣传方式来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对某种行为的兴趣,从而使其更乐意接受广告所宣传的消费品。,(二)广告的作用,1、积极作用:提供产品的价格信息、降低市场价格。真实的广告可以告诉消费者到哪里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这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助于解决次品问题。如果消费者无法区别产品质量的高低,厂商就无法销售高质量的产品而获得更高利润。所以,厂商有积极性通过广告来宣传他的产品,使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2、消极作用,广告量过多,导致了福利的减少。许多人批评,厂商发现有利可图,就会增加广告投入,就会增加广告,所以往往存在广告过多的情况可能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广告是消
17、费者容易把质量相同的商品而品牌不同的商品看成是不同质量的商品,增加了产品间的差异程度,使竞争更大程度的偏离了完全竞争的均衡。广告也是一种进入壁垒。,案例:广告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现实生活中,广告的狂轰乱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黄金时间打开电视,你就会观察到什么类型的产品广告做得较多:饮料、化妆品、零食这些快速消费品行业一般把收入的10到20投放于广告。我们注意到这些行业都是典型的垄断竞争结构,同时我们很难想象生产玉米或者火箭发动机的企业会花大把的金钱请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因为这些产品要么是标准化的要么被一两家企业完全垄断,他们没必要做广告。,广告的规模有多大呢?有人估计大概有
18、2 000亿美元左右。也许这个数字难以想象,那么你就想想仅仅凭着在线广告作为收入的互联网企业就可以动辄拥有几十亿美元的市值吧。如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广告的作用?我们或许从下面的一些案例中领悟一些道理来。眼镜行业广告与价格 贝纳姆(Benham)通过比较限制广告情况下的价格和不限制广告情况子的价格,研究了广告对眼镜价格的影响。贝纳姆发现,1963年,在广告完全被禁止的那些州内,眼镜的平均价格为37.48美元。在不存在广告限制的那些州内,眼镜的平均价格是17.98美元;贝纳姆的解释如下:,总之,大量低价销售的卖者依赖于将顾客从某个广阔领域里吸引过来,因而就需要告知他们的潜在顾客关于购买他们商品的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市场 行为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