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避灾与现场急救.ppt
《井下避灾与现场急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避灾与现场急救.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井下避灾与现场急救,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案,一、培训内容:井下避灾与现场急救二、教学时数:8学时三、教学目的:1、掌握避灾的行动原则2、熟悉自救器使用3、掌握现场急救方法,四、培训对象:煤矿通风作业人员、新工人。五、通过案例教学,加深职工对上述要求的理解。六、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配合电子课件。七、讲授要点:见PPT,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案,大纲,一、井下避灾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害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5、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6、互救的原则7、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避灾自救8、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大纲,二、自救器的使用1、自救器分类与选择2、过滤式自救器3、隔离式自救
2、器的使用4、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大纲,三、现场急救1、人工呼吸术2、心脏复苏术3、止血术4、包扎术5、骨折临时固定6、搬运伤员时注意事项7、现场急救,要点,1、掌握避灾的行动原则2、熟悉自救器使用3、掌握现场急救方法,案例1,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002年6月20日9时45分,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西二采区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灾害波及西二采区两个采煤,四个掘进。摧毁21道通风设施,破坏了西二采区通风系统。造成124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损失984.8094万元。,案例1,这起事故是我国建国以来死亡人数位居第四,造成一名厅级领导、四名县团级干部因公殉职井
3、下的全国空前特大矿难。,案例1,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城子河煤矿属高沼气矿井,瓦斯爆炸发生在3B层全煤下山风道距拉门点146米处。经充分调查和技术鉴定,认定这起事故主要原因为:,1、局扇停风造成停工煤巷瓦斯积聚。外包队工人误送电导致潜水泵开关(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在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运输巷道和145采煤工作面部分煤尘和被摧毁的盲巷密闭内瓦斯参予了爆炸。增加了爆炸破坏威力。,案例1,案例1,2、外包队安全管理混乱,严重以包代管。灾区现场外包队人员遇难32人。外包队入井即无正式的用工合,也没有经过正规安全培训,又没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井下作业各自为政、无统一的安全监督
4、管理。,案例1,3、井下事故区域接送电管理混乱。外包队作业停电、送电无报告,无审批,外包队无专职电工,不懂供电知识的临时工经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随意短接或甩掉。,案例1,4、重点瓦斯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定为重点瓦斯工作面,回风流CH4浓度0.7%,瓦斯绝对量达到1.12m3/分,应继续按重点瓦斯面管理,落实“三专两闭锁”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5、隔爆和安全防护器材投入不齐全。灾区现场勘察发现3B层生产系统原有4处临时通风设施,质量不合格,3B层和24、25层之间石门没安设隔爆设施;灾区内二个采煤,三掘进及外包
5、作业人员均没佩带自救器,班组长没带便携式瓦斯报警器,造成灾害波及范围扩大,人员伤亡增加。,案例1,案例1,6、电钳监测工素质低,无证上岗。承包队三名机电检修工不懂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怎么联接,没经过岗前培训。瓦斯监测室无专职执机员,没有超限报告。监测系统显示瓦斯限40分钟无人观察,无人报告。检修工兼微机员一小时内观察一次瓦斯监测记录,问他瓦斯超限为什么不报告,检修工说岗位责任制没规定。,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3935.7
6、万元。,案例2,案例2,矿井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采用抽出式混合通风方式。现有2个生产采区,2个准备采区,2个掘进采区。布置有2个采煤工作面,5个煤巷掘进工作面,3个岩巷掘进工作面。2003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期为26个月。井下建立有局部瓦斯抽放系统。矿井安装有KJ90安全监控系统。,案例2,事故情况及其分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简况 2004年10月20日22时09分,21轨道下山岩石掘进工作面(距地表垂深612m)发生特大型延期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情况及其分析延期性特大型突出:当班为掘进班,放炮员领有炸药和雷管,但在事故后清理的现场却没有发现炸药和雷管
7、,即在现场清理突出物过程中没有发现炸药或雷管;专家组与技术组在突出现场勘察时,发现该工作面的炸药箱内没有炸药(见照片)。说明炸药和雷管已用于放炮。,案例2,案例2,突出现场的空炸药箱,案例2,事故情况及其分析延期性特大型突出:突出的上一班是喷浆班,但据现场勘察,巷道壁锚喷的末端(即图中的锚杆处)到突出孔洞的距离尚有11.5 m未锚喷新岩壁,表明这是当班放炮的进尺。,突出孔洞与端头锚杆,锚杆端头,案例2,延期性特大型突出:当班在上部车场的付忠义在突出的高浓度瓦斯到来之前先闻到了严重的刺鼻气味(炮烟味)。,距中部车场421m处死亡的3人中,一人身上挎有一台放炮器,身下压着一盘放炮母线。这说明放炮员
8、已经完成了放炮、躲炮烟、收放炮母线等工序后,突出尚未开始,而是在人员外撤的过程中发生了突出,即从放炮到突出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案例2,案例2,煤与瓦斯突出的直接原因:突出地点具备了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条件:位于向斜构造的轴部;位于落差约10m的逆断层处。,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突出地点垂深达到了612m;地层垂直应力达到15MPa左右;推算煤层的瓦斯压力可能在2MPa以上;煤质松软,煤的坚固性系数f仅0.12;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快,P达31;煤的破坏类型为IV、V类煤。,案例2,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21轨道下山岩石掘进工作面地处矿井深部,放炮揭穿地质构造复杂的逆断层,该矿为高瓦斯矿井,
9、对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可能带来的瓦斯等级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案例2,案例2,瓦斯地质预报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预测到21岩石下山掘进工作面遇到的逆断层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到目前为止,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第一节 井下避灾的行动原则,一、及时报告灾害1、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地点、程度2、事故破击的区域发出警报3、汇报异常情况听、看4、如实汇报事故5、不得自行处理灾变,二、积极抢救,1、利用现场的一切条件全力抢救2、保持统一指挥3、严禁冒险蛮干,三、安全撤离,1、沉着冷静2、认真组织3、团结互助4、选择正确的路线5、加强安全保护6、注意次生
10、灾害,四、妥善避灾,1、设置明显标示2、保持冷静3、室内就留一盏矿灯4、发出呼救信号5、团结互助6、时刻注意其他灾害,五、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1、灭。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减少伤害和损失。2、护,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五、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3、撤。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退。4、躲。如短时间内无法撤离灾区时,先到安全地点暂时躲避。5、报。立即向现场领导或调度汇报详细情况。,六、互救的原则,1、伤情判断的三大体征(心跳、呼吸、瞳孔)正常人心跳每分钟6090次,严重创伤、大出血时,心跳增快。正常人呼吸每分钟1618次,垂危伤员呼吸变
11、快变浅或不规则。正常人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能迅速变大变小。这种现象叫做对光的反射作用。,六、互救的原则,2、根据伤情可将伤员分为三类:(1)危重伤员(2)重伤员(3)轻伤员3、判断伤员是否有抢救价值的标准:(1)瞳孔放大,对光没有反射作用。(2)心脏停止跳动。(3)血液停止循环。(4)肢体僵硬背部出现赤褐色斑点。,六、互救的原则,4、抢救伤员的“三先三后原则”(互救的原则)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人员,要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的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六、互救的原则,小常识:井下事故中,有的伤员虽然心跳和呼吸停止了,但没有真正的死亡,抢救的越早复活的几率就
12、越高。在2分钟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70%,4分钟以内的成功率43%,6min以内为10%,10min以外成功率更小。,七、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避灾自救,1、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离开灾区。2、发生事故或在撤退过程中要用衣物等盖住身体,尽可能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高温有害气体。,七、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避灾自救,3、撤离中最好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4、避灾中,人人都要守纪律,听指挥。5、爆炸事故发生后及避灾自救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设法向矿调度定汇报并尽量与地面保持联系。,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A、井下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其避灾方法如下:1、井下人员发现透水事故,应立即报告矿
13、调度,并以最快的方式能通过附近地区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2、撤退时应往高处走,沿上山方向进入上一水平,然后出井。,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3、若出路已被水隔断,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躲避,同时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4、一般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独头巷道避难。但当独头上山下部中一但出口已被淹没,无法撤出时,则可在独头上山工作面躲避,因独头上山的空气因水位上升而压缩能保持一定的空间。5、当人员全部撤出透水区域后,应立即闭水闸门。,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6、注意防止透水空间放出的有害气体引起中毒,此时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进行撤离。7
14、、井下水泵司机接到透水事故警报后,需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起动所有水泵,把水尽快排出,没有接到撤退命令时,不得撤退。,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B、透水予兆:a 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底水、淋水且淋水由小便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b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c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臌。,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在井下无论任何人发现了烟雾或明火,都必须边灭火边汇报,如果火势不大,就要立即灭火,并向调度室报告。万万不可一见到火就惊慌失措,四处奔跑。经验证明,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抢救,一般初始火灾是能够就地扑灭的。如果火势很猛或火灾范围很大,现场人员
15、无力抢救时,就要组织避灾自救。具体方法如下:,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1在烟雾巷道里的避灾自救措施(1)应佩戴自救器,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撤离有烟雾的巷道。一般不在无供风条件的烟雾巷道中停留避灾或建立临时避难硐室。(2)在自救器使用超过有效防护时间或无自救器时,应将毛巾润湿后堵住嘴鼻并寻找供风地点,然后切断或打开巷道中压风管路阀门,或者是对着有风(必须是新鲜无害的)的风筒呼吸。,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3)一般情况下不要逆烟撤退。但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可以采用这种撤退方法。,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4)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应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通往新鲜风流
16、的联通出口。(5)烟雾不大时,也不要直立奔跑,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烟雾大时,应贴着巷道底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6)无论在多么危险的情况下,都不能惊慌失措、狂奔乱跑。应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降温;用随身物件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烟气的刺激。,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2独头巷道发火时的避灾自救措施(1)独头掘进巷道火灾多因电器故障或违章爆破造成,其特点是发火突然,但初起火源一般不大,发现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果断措施扑灭。,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2)掘进巷道一般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风筒一旦被烧,工作面
17、通风就被截断,人员逃生的出路也被切断。因此,巷道着火后,位于火源里侧的人员,应尽一切可能穿过火源撤至火源外侧,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退方法。,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3)人员被火灾堵截无法撤退到火源外侧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迅速拆除引燃的风筒,撤除部分木支架(在不致于引起冒顶的情况下)及一切可燃物,切断火灾向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的通路。,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4)如果其它地区着火使独头掘进巷道的巷口被火烟封堵,人员无法撤离时,应立即用风障(可利用巷道中的风筒建造)等将巷口封闭,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若火烟通过局部通风机被压入巷道时,则应立即将风筒拆除。,第二节 自
18、救器的使用,一、自救器分类与选择(1)自救器分类。1)过滤式自救器2)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室自救器又可分为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二、过滤式自救器,(1)过滤式自救器它是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2)隔离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是靠化学生氧物质生氧,供佩戴者呼吸。它的使用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环境。(3)压缩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二、过滤式自救器,1、特点:1)是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2)它适用于周围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的条件下使用,时间可达40分钟,3)主要用于井下火灾、瓦斯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现场 急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