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短训班).ppt
《事故致因理论(短训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致因理论(短训班).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事故致因理论,授课学时:10学时授课人:金龙哲 博士(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理事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节能中心安全部 主任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书记 教授电话:电子信箱:,主要的授课内容,第一讲 中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第二讲 安全科学技术概述 第三讲 事故致因理论及其模型,第一讲 中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中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工矿企业事故分析非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分析非煤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分析,一、中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向稳定好转的方向发展。由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全国各类生产事故仍然比较多(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各类事故549694起,死亡64775人,同比分别上升10.3
2、%和5.3%)。,一、中国的安全生产现状,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今年上半年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1182起,死亡4983人,同比分别下降0.6%和4.5%。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68起,死亡1411人,同比分别下降5.6%和上升8.5%;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大事故4起,死亡401人,同比分别下降50%和上升22.3%)。,1、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例,2、工矿企业事故比例,全国工矿企业工发生伤亡事故5723起,死亡6314人,同比增加351人,分别上升7.3%和5.9%。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281起,死亡1202人,同比减少40起,减少242人。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1起,
3、死亡645人,同比减少3起,减少43人。,3、工矿企业发生事故起数比例,4、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比较,二、工矿企业事故分析1、部分省份工矿企业死亡事故情况,2、工矿企业工伤事故分析1)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类型分析,2)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类型分析,3)工矿业企业伤亡事故原因分析,三、非矿山企业工伤事故分析1、非矿业企业伤亡事故类型分析,2、非矿业企业伤亡事故类型分析,3、非矿业企业伤亡事故原因分析,四、非煤矿山企业工伤事故分析1、非煤矿山伤亡事故类型分析,2、非煤矿山伤亡事故类型分析,3、非矿业企业伤亡事故原因分析,第一讲 结束,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学科体系与一般单纯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
4、的学科体系不完全相同。它不仅在本学科内每个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而且还与其他各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存在着密切关系。因为各产业的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安全科学应用理论与技术必须与各个产业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各产业安全生产的具体问题。例如,煤炭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等部门,均已形成了各自的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和技术体系。,第二讲 安全科学技术概述,第二讲的主要内容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及内容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层次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体系的构成中国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科学的基本术语,
5、第二讲 安全科学技术概述,一、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及内容,人,1、安全科学三要素,物,人与物,安全,一、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及内容,人,2、安全科学四要素,信息,人与物,物,安全,二、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安全作为一门科学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安全科学技术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如何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的规律。,二、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可分为三个方面:,动力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人机学理论,动力理论是确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方向,指导和推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有规律发展
6、的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研究造成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和机理,寻求在什么情况下就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规律。,人机学研究如何使人与作业环境、机器设备之间保持协调、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关系。,三、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理论,目前在我国已较成型的安全应用理论主要有:,安全工程学,职业卫生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是针对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其发生原因及危害性,找出其规律性,制定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卫生工程学是研究生产过程中危害劳动者健康因素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安全管理学研究如何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和安全责任制,制定改善劳动
7、条件规划以及如何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与预测等。,1、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学是针对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危害性,从物理、化学、机械性能、结构等方面找出其规律性,制定控制措施,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例如:针对生产中的各种火焰、熔融金属、热液、热气及电流、电磁场、放射线等物理性危险因素,研究各种防烫、防灼、防触电、防射线等理论与技术;矿山各种灾害的防治措施;针对生产中各种易燃易爆物质及锅炉等压力容器的爆炸事件,研究各种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等等。,2、职业卫生工程学,卫生工程学是研究生产过程中危害劳动者健康因素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当前我国重
8、点研究的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辐射等理论及技术。,3、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它对安全生产工作从组织上、管理上和制度上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揭示生产中防止事故的规律;它研究如何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和安全责任制,制定改善劳动条件规划以及如何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与预测等。安全安全管理的面很宽,从系统的观点看,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子系统。所以,安全管理也需要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四、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层次,安全科学的学科层次,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安全哲学(安全观),安全
9、科学基础理论,安全工程学,安全应用技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中所有3000多个学科,按其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兼容性、扩延性、惟一性的原则,分类、合并、归纳为58个一级学科,633个二级学科,2134个三级学科。在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安全科学技术为一级学科,其代码为620,它包括5个二级学科,27个三级学科,如书中的表1-1所示。,五、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体系的构成,五、安全科学体系图,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应用技术及理论,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卫生工程学,防尘技术防毒技术防辐射技术防噪音技术检测检验技术,防火与防爆电气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信息安
10、全技术,安全法规管理安全教育管理伤亡事故管理安全经济管理,行业生产安全技术,矿山工业安全技术化工工业安全技术机械工业安全技术石油工业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动力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人机学理论,1、安全教育发展现状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安全类本科专业层次有:管理工程类的“安全工程”(082206);地矿石油类的“矿山通风与安全”(0800107);公安技术类的“防火工程”(082001)和“灭火技术”(082202)。,六、中国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1、安全教育发展现状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目前仅有“安全工程及技术”(081903)二级学科点。教育部在工科本科目录修订方
11、案(第二稿)中,已将“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防火工程”、“灭火技术”、“道路事故防治工程”等部门安全工程合并统一,列为“环境与安全类”专业。这一新型综合性专业的确立,对安全、减灾、环保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六、中国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2、中国安全科技的发展现状,广大安全科学技术人员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安全管理、工业防尘、工业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火防爆、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矿山安全、机电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化工安全及个体防护等部门安全科学领域开展了较广泛的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已出版的安全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有200余种,定期出版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刊物12
12、0种。,2、中国安全科技的发展现状,目前,已出版的安全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有200余种,定期出版的中级专业技术刊物120种。现代职业安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减灾、自然灾害、灾害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安全与环境学报、安全等刊物及安全为天、中国减灾报、安全生产报、警钟常鸣等都是传播安全减灾信息的重要媒体。,3、中国安全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安全科学的认识水平及其人才储备问题 安全与减灾科学的协同问题 安全科学与环保、能源及资源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各部门安全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与融合问题安全科学技术的人才培养问题 开展OSHMS认证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七、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的监督管理,八、安全科
13、学的基本术语,规范的术语是研究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安全健康审核规范等法规中,已对安全科学规范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规定。术语详见书中的19条。,第二讲 结束,第三讲 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因此,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也可称为事故致因理论或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防及人的安全行为方式,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在不断变化,人们对事故原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先后出
14、现了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模型。,第三讲 主要内容,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二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1919年,首先由格林伍德(Greenwood)和伍兹(H.Woods)提出;后来又由纽伯尔德(Newboid)在1926年以及法默(Farmer)在1939年分别对其进行了补充。,一、早期的安全基础理论,1、“事故倾向性格”论,该理论认为,从事同样工作和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某些人比其它人更易发生事故,这些人是事故倾向者,他们的存在会使生产事故增多;如果通过人的性格特点区分出这部分人而不予雇用,则可以减少工业生产的事故。这种理论把事故致因归咎于人的天性,至今仍有某些
15、人赞成这一理论,但是后来的许多研究结果并没有证实该理论的正确性。,1、“事故倾向性格”论,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连锁型2)因果型3)复合型,事件1,事件4,事件3,事件2,事件,事件,事件,事件,事故,事故,3、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他用五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因果关系,即第一块倒下后,会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反应而倒下,最后一块即为伤害事故。因此,该理论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建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后来者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故 理论 短训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