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刺法-康复医学科.ppt
《中医针灸刺法-康复医学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刺法-康复医学科.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8,1,毫针刺法,2023/10/8,2,本次讲课要求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疾徐等补泻手法;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2023/10/8,3,2023/10/8,4,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保养,(一)毫针的构造 针灸针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2023/10/8,5,(二)毫针的检查,针体必须光滑锋利,针体挺直,易于进针,手感好;针尖必须达到刺棉花拔出不带纤维,挑木板不起毛勾的境地,施针痛感才小。针柄针体连接牢固,否则容易断针。,2023/10/8,6,毫针的规格,一般临床以粗细为(0.32-0.38mm)和长短
2、为(25-75mm)者最为常用。短毫针主要用于耳穴和浅在部位的腧穴浅刺用,长毫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作深刺和某些腧穴作横向透刺之用。,2023/10/8,7,二、毫针刺法的练习,(一)指力练习纸垫(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用松软的纸张,折迭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1.0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另换一处,反复练习。,2023/10/8,8,(二)手法练习毛线团 用毛线由小到大,做
3、成直径约67厘米的线团。练针方法同纸垫练针法,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手法的练习。在进行练针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快慢均匀。在这一过程中也可配合提插的练习,同时锻炼捻转的速度,一般总的要求是提插幅度,上下一致,捻转角度来去一致,频率的快慢一致,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2023/10/8,9,(三)自身针刺练习,自身练针法-自身试针时,要仔细体会手法与针感的关系、针尖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并要求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税、针感出现快。自身练习的几个优点:一、使医者能体验针刺的痛苦,从而不断提高
4、针刺手法操作技术。二、能同时体验到手感和针感,提高手法的操作水平。三、可对各种补泻手法的体验。,2023/10/8,10,三、针具的选择和消毒 1、针具的选择(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2、针刺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包括:a、针具器械的消毒:高压消毒、煮沸消毒、药物消毒,以高压蒸气灭菌消毒法为最佳。b、医者手指消毒:先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75%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拭擦。,2023/10/8,11,c、施术部位的消毒:用75%酒精棉球或用碘伏棉球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拭擦针刺部位。d、施术房间的消毒:治疗室应定
5、期消毒(紫外线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2023/10/8,12,四、体位的选择 针刺的体位有: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坐位:仰靠、侧伏和俯伏坐位。,2023/10/8,13,2023/10/8,14,仰卧位:身体前面的穴位(头、面、颈、胸、四肢)俯卧位:身体后面的穴位(头、项、肩、背、腰、骶、下肢后面)侧卧位:身体侧面的穴位(侧头、侧胸、侧腹、臂、下肢外侧)仰靠坐位:前头、面、颈、胸上部和上肢的部分穴位 侧伏坐位:侧头、颈侧部的腧穴 俯伏坐位:头顶、后头、项、肩、背部的腧穴选穴的原则:便于选穴、留针持久、患者舒适自然。,2023/10/8,15,五、毫针刺法(一)进针法 1
6、、单手进针法:a、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入皮肤。b、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然后拇、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针柄,将针刺入深层 c、拇、食指挟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关节的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2023/10/8,16,2、双手进针法,a.挟持进针法:以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棉球,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2023/10/8
7、,17,b.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将针刺入皮肤。,2023/10/8,18,c.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浅薄的部位),2023/10/8,19,d.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或中、食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两指或中、食两指的中间刺入。,2023/10/8,20,3.针管进针法,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1cm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人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
8、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针者。,2023/10/8,21,(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2023/10/8,22,2、针刺的深浅度:,(1)年龄 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2)体质 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3)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4)部位 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宜深刺。,对天突、风府等穴位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部位
9、的腧穴,尤其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2023/10/8,23,六、行针手法 毫针刺人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2023/10/8,24,(一)、基本手法,1、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提”就是将针由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插”就是将针由浅而深的向下的操作过程,提插法就是提针和插针的结合应用。,幅度(1-2cm)、频率60次/分左右,2023/10/8,25,2、捻转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
10、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旋转的动作。,角度(180左右),2023/10/8,26,(二)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感为目的的操作手法。,a.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2023/10/8,27,b.刮法:指针刺达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的方法。如以拇指或食指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或以拇指、中指挟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地刮动针柄,此法可激发经气,是一种催气、行气之法。,2023/10/8,28,c.弹法: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针灸 康复 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