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ppt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目 的,规范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中医常规处理策略、方法提高常见病证之中医临床疗效、科研水平,目 的,编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原则符合医疗法规、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可参考性可作为临床实践、诊疗规范、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背 景,本指南是国家中医局政法监督司立 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2006年 初筹备 9月 培训班进行培训 11月 成立编写委员会,背 景,2010年 1月完成初稿 3月、4 月二次向全国各省市专家发出调查问卷 5月在上海召开专家论证会 2011年 7月通过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终审2012年 根据终审意见进行修改,6月定稿,指
2、 南,“指”康熙引孟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南”方向指南:辨别方向的依据,标 准,“标”康熙引晋书宣帝纪:“立两标以别新旧,旌旗也”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可供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核对 指南与标准 二者是有区别的,指 南,本指南适用于“鼻渊”的 诊断、辨证、治疗,鼻 科 学,与中医临床各科一样,是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思维,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辨别,辨识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趋向病变的部位病变性质的一门学科,鼻 科 学,望诊遵经:“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五官先生鼻”杨子方言:“鼻始也,兽初生谓之 鼻,人初生谓之首,人之胚胎鼻先受 形,故谓始祖为鼻祖”,鼻渊 指鼻塞、
3、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临 床表现之鼻科疾病。西医的“鼻窦炎”可参考本病,鼻 渊 概述,鼻渊一病首见于内经素问 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鼻 渊 概述,管子 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历代医家对鼻渊认识颇多。但总不外胆热移脑。隋唐时期因避讳(唐高宗李渊),而很少有鼻渊记载 认为浊涕来源于脑故曰 脑漏 脑渗 脑泻 脑崩 控脑砂 等名,鼻渊 概述,这大概是人类对鼻窦炎的最早认识,发病率 鼻渊,鼻窦炎(Sinusitis)是耳鼻喉科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12%。日本学者调查 2238名小学生:发病率城区:7.9%,乡村:15.1%。58
4、7例鼻塞患者,鼻窦炎占 294例(50.2%)。,鼻 渊,鼻鼻窦炎,鉴别诊断,伤风鼻塞:有明显的感冒症状、病程短鼻窒:病程长、影象学可帮助诊断,原 因,汽车尾气(特别是柴油车)。含有芳香烃化合物微粒(萘 芘 烷等)小分子量,35个苯环,非挥发油物质,由于其親水性,吸入后沉积于呼吸道粘膜,形成“芳香烃受体复合物”,发病率增高 鼻渊,1 工业化进程过快,大气污染加剧。2 滥用抗生素,耐药性病源微生物增多。3 气候变温,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将逐 年增高。乃头号杀手 4 为其他疾病之主导诱因,美国 10亿人次/年中国 50-60亿人次/年,鼻 渊 概述,系指由脏腑失调,外邪侵袭,邪聚鼻窍,所致之以鼻塞,
5、涕多,头昏头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鼻病。西医鼻窦炎颇类本病,鼻 渊,诊断要点 病史 多有感冒、疲劳、受凉史 症状 浊涕量多,或伴有鼻塞、头昏头痛 嗅觉减退等 局检 黏膜充血肿胀、鼻甲肿大、中甲为 甚,中道或嗅裂可见黏脓性分泌物 中甲息肉或息肉样变,鼻腔五度辩证,中甲及中道:肝、胆下鼻甲及下鼻道:肺鼻顶:肾 李氏区属:心 鼻前庭属:脾、胃,鼻粘膜,呼吸区和嗅区:约150cm2呼吸区:占鼻腔大部分2/3 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构成,图:鼻纤毛示意图,纤毛:长约4-6 n m 直径 0.3 n m.其粗细一致,排列整齐。溶菌酶 干扰素 分泌性IgA等抗体,鼻 渊,借其酶的作用由前向后摆动。粘液毯5mm/
6、分钟,自前向后形成流动波。吸入之灰尘可在15分钟内排除,鼻 渊,目前对该病西医多以手术治疗手术有很多弊端,中医药治疗鼻鼻窦炎,由于中医药在鼻窦炎的治疗上,具有 多成分、多靶点、多层面 调节特点,一 肺经风热 病 因,1 起居不慎,泠暖失调,风热外邪入侵,或 风寒化热 2 肺脏素有蕴热,复受外邪,邪壅肺系,肺失 宣降,清肃失职,邪热循经上犯鼻窍所致,一 肺经风热,主症:鼻涕混浊,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昏 头痛,恶风发热,汗出咳嗽,痰多。舌苔 薄白,脉浮数,一 肺经风热,治疗:疏风清热方药:银翘散 温病条辨(银花 连翘 荆芥 薄荷 大力 淡 豆豉 桔梗 甘草 芦根 淡竹叶),一 肺经风热,加减
7、1.若鼻塞较剧。可加:辛夷 苍耳 菖蒲 2.若鼻涕较多。可加:半夏 枳壳 瓜蒌 3.若咳嗽者。可加:杏仁 紫苑 冬花,二 胆腑郁热 病 因,胆为中精之腑,为刚腑,内寄相火,其气通于脑情志不遂,恚怒失节,气郁化火,火聚胆腑,循经上犯,移热于脑,壅遏头面清窍,腐灼肌膜,热炼津液为涕,发为本病,二 胆腑郁热,主症:鼻塞,涕脓稠量多,色黄或黄绿,臭秽,嗅觉减退,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心烦易怒,耳呜耳聋,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二 胆腑郁热,治法:清胆泻热 利湿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木通 泽泻 柴胡 车前子 龙 胆草 黄芩 栀子 当归 甘草 生地),二 胆腑郁热,加减 1.若鼻塞较剧。可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鼻咽 喉科 常见病 诊疗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