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爱纳兰词.ppt
《一生最爱纳兰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生最爱纳兰词.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他是清代“词家三绝”之一,在他生前,其词集饮水词刻印本出现后就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果;在他身后,他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徐乾学、顾贞观、严绳孙、秦松龄等与他同时代名家对他推崇备至;王国维、胡适、赵景深、罗素华、郑振铎等与他相隔二三百年的名家亦对他景仰至极。,公子飘然出尘,俨然一副翩翩浊世佳公子,对月饮望,举手间 皆尽奢华。人生若只是初见,何时秋风悲花扇?寥寥几句,便唱尽心声。他的词,他的忧郁,都让这个清代第一才人的他,更添色彩,他风华绝代,他温润如玉,他胸纳
2、幽兰,他神兼容若。有人会说,公子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但偏偏是这份痴,这份淡泊,才显出他与别人不同的诗人气质。,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爱君笔底有烟霞,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纳兰其人,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lng qi)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yin reng,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17岁入太学读书,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因病没能
3、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妻卢氏。少年夫妻无限恩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卢氏于婚后三年去世。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
4、,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 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
5、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职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
6、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纳兰其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
7、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
8、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译文,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
9、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另一说,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
10、对忘贫。,“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一生,同一生;一代,同一辈;一双,两个,这里用“一双”会想到这里的两个人自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恋人,“争教两处销魂”,既然是恋人,那为什么不在一起而要两处销魂呢?“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到了这里,情绪低沉了下去。相思相望不相亲,何等的残酷,对恋人来说,彼此相思,彼此能够相望,却不能相亲,这是何等的残酷,也难怪作者会问“天为谁春”。,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画面,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彼此相思种种,这日两人再度相逢,却只能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凝望中,不敢说,不敢讲,不敢透露那一丝一毫的感情,这是怎样的痛啊。那么既然彼此深爱,却又为何不在一起?接着,作
11、者作了解释:“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这句用了两个典,一个是裴航乞药,一个是嫦娥奔月。裴航于蓝桥乞药而得妻,嫦娥奔月而不得见。这里借这两个典说明了为什么不在一起,是因为对方已经入宫。可是,即使已经相会无期,作者还是在苦苦守望。“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里的饮牛津,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其中。这里的结句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幻想,如果能与之结合,对着她,即便是贫困,也毫不在意。,裴航乞药,嫦娥奔月,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也。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生 最爱 纳兰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