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专科课件-01药理学总论.ppt
《《药理学》专科课件-01药理学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专科课件-01药理学总论.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harmacology,主讲:苏畅,药 理 学,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General Principles),第一章 绪 言(Chapter One Introduction),一、药理学的性质与地位,药物(Drugs):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a chemical which is utilized for the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cure of an unwanted health condition.(definition by FDA),作用: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及生化过程,对用药者产生有益的效果。,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
2、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阐明药物的药效学及药动学,为药物的合理和正确使用,提高药物防治疾病的效果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开发和评估新药,挖掘老药的新用途。协同其它学科阐明生命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学科任务,二、药理学发展简史,二、药理学发展简史,三、学习药理学的方法,广泛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纵向联系、横向扩展抓住重点:掌握代表药、比较共性和特性辩证对待: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与毒物重视实验:是实验性学科,许多结论来自于实验,Process of Drug Development,第二章 药效学,第一节
3、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使原有功能水平提高称为兴奋或亢进。抑制:使原有功能水平降低称为抑制或麻痹 或衰竭。,1、作用部位: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2、作用范围:选择性作用 非选择性作用3、是否符合用药目的:防治作用 不良反应,(二)药物作用类型,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1、副作用:治疗量、可预防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有时可相互转化。,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2、毒性反应:由于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药源性疾病).,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与药理作用无关,难于预料的不
4、良反应。,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 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4、停药反应(反跳现象):长期应用某些药 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 加剧的现象。,6、特异质反应:指由于遗传缺陷导致对某些 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 正比。患者对某些药物所产生的遗传性异 常反应。,7、继发效应:直接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 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8、药物依赖性:(1)、耐受性与耐药性(抗药性)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耐药性:病原体、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对药物反应 性下降,甚至无效。(2)、药物依赖性,第二节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一、有关剂量的几个概念:最小有效量:出现疗
5、效的最小剂量。治疗量: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的剂量。极量(最大治疗量):能产生最大效应而不中毒的剂量。中毒量:引起中毒的剂量。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药效学量效关系,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效应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强。这种关系称为量效关系。,(一)量反应型量效曲线,E,logC,A,B,Emax,ED50,效能效价,A,B,有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二、量效曲线,效能(最大效应):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 效应,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效价(效应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所需剂量越小,效价越大。,药效学量效关系,(二)质反应型量效关系,P,ED50 LD50
6、,ED50(半数有效量)是使一半动物有效的剂量,表示药效的效价。ED50的值越小,药效越强。LD50(半数致死量)是使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表明药物毒性的效价.LD50的值越小,毒性越大.治疗指数(TI)LD50/ED50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 量之间的剂量范围。通常治疗指数越大越安全。,安全性指标,1、下表中,安全性最大的药物是:()药物LD50(mg/Kg)ED50(mg/Kg)A 100 5 B 200 20 C 300 40 D 400 80 E 500 100,2.某药的半数有效量(ED50)大,则说明该药物:()A 毒性大B 药效强C 药效弱D 毒性小 E 安全性大,3.甲
7、药的LD50比乙药大,则说明:()A 甲药的毒性比乙药大B 甲药的作用比乙药小C 甲药的毒性比乙药小D 甲药的作用比乙药大 E 甲药的t1/2比乙药长,4.几种药物相比较,药物的LD50值愈大,则其:毒性愈大毒性愈小安全性愈小安全性愈大治疗指数愈高,Thanks,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一)非特异性机制:与理化性质相关,与化学结构关系不大。,(二)特异性机制:与化学结构相关,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Fe2+、Vit D、Vit B12影响物质转运:呋噻米、利血平影响酶活性:奥美拉唑、依那普利、解磷定影响细胞离子通道: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影响核酸代谢:磺胺嘧啶、环丙沙星影响免疫功能:环孢素、干扰素、胸
8、腺素1基因治疗:人生长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受体:肾上腺素、阿托品,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一)受体概念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特定物质(配体)结合并传递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细胞成分(蛋白组分)。受体类型:、细胞膜受体:、细胞内受体:C、细胞核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 高度特异性 高度亲和力 可逆性 饱和性,A.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药物能产生效应的能力。,B.将药物分成三类:完全激动药(激动药):指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效应力),它能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拮抗药(受体阻断药):指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强,
9、但没有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和受体的结合,与激动剂有对抗作用。部分激动药:指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当其单独应用时,能产生较弱的激动剂效应;当与激动剂合用时,则对抗激动剂的作用,即削弱激动剂的效应。药物阻断或激动受体主要取决于药物是否有内在活性。,二.受体调节(受体数目变化的现象)向上调节: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加或效应力增强受体超敏现象(长期应用拮抗药)。向下调节: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减弱或效应力下降受体脱敏现象。是耐受性成因之一(长期应用激动药)。,药效学药物与受体,药物分类,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与激动药竞争和相同的受体结合,其特点是量效曲线右移和最大效应不变。拮抗参数pA2
10、:拮抗药使加倍浓度的激动药只能引起原有浓度激动药的反应水平时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或与受体结合后能改变效应器官的反应性,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和最大效应降低。,药效学药物与受体,药效学,什么叫量效关系?表示药物安全性有什么指标?是否药物剂量越大效应就越强?何谓效价与效能?什么叫激动剂和拮抗剂?什么叫药物的竞争性拮抗和非竞争性拮抗?,第三章 药动学药物体内过程:吸收,吸收(absorption)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生物膜的结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第三节 药动学药物体内过程:吸收,单纯扩散(大多数药物)被动转运 易化扩散 滤过扩散(膜孔扩散)(小分子水溶性
11、药物)主动转运,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药物的转运,第三节 药动学药物体内过程:吸收,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1、取决于药物脂溶性的大小:大则易吸收,小则相反。2、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度:解离型(离子状态)不易吸收,反之非解离型(分子状态)则易吸收。3、取决于药物分子量:分子量愈小的,愈容易通过细胞膜,则易吸收,大则相反。,第三节 药动学药物体内过程:吸收,规律:分子量小、脂溶性大(解离度小)的药物越易转运。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解离少、脂溶性高、单纯扩散容易。弱碱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解离少、脂溶性高、单纯扩散容易。反之则难扩散。,药动学药物体内过程:吸收,胃肠道给药:口服、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首过消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专科 课件 01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