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专科课件-22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
《《药理学》专科课件-22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专科课件-22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二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用药,血液流动性,凝血,纤溶,血栓,出血,凝血过程:三阶段,第一节 抗凝血药,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第五节 抗贫血药,第四节 促凝血药,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第一节 抗凝血药,肝素(Heparin):多由肺提取,为一种粘多糖硫酸酯。,结构特点:1.带大量负电荷2.强酸性,口服无效,只能i.v.不易透过胎盘屏障。,【体内过程】,1抗凝机制: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抗凝活性,对凝血过程多个环节产生抑制:(1)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2)对抗凝血酶;(3)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作用机制】,2抗凝特点(1)口服
2、无效,采用注射给药;(2)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3)作用强大、迅速,但维持时间短。,1.抗凝作用2.降脂 水解乳糜微粒、VLDL3.抗炎4.抗血管内膜增生5.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理作用】,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 和扩大,对已形成血栓无溶解作用。2.体内外抗凝:用于心血管手术、体 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等。3.DIC早期治疗:防止各种凝血因子和 纤维蛋白原消耗。,【用途】,1.过量:自发性出血 抢救:正电荷、强碱性的鱼精蛋白。2.抑制PAF,导致血小板减少3.过敏反应4.早产及胎儿死亡5.骨质疏松,【不良反应】,华法林、双香豆素、新抗凝(醋硝香豆素),【作用】1.抗凝机制:与
3、VitK结构相似,对抗VitK作用,从而在肝内抑制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的合成。,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2、作用特点:(1)口服易吸收,故有口服抗凝药之称;(2)仅体内有抗凝作用;(3)作用缓慢而持久,不易控制;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效,需待原有凝血因子 耗竭后方显效。(4)华法林和新抗凝的作用较双香豆素强而快。(5)可透过胎盘屏障,【不良反应】1.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特殊对抗剂:VitK;输新鲜血浆或全血2.胎儿出血和畸胎生成。,【应用】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先用肝素后用香豆素类的序贯疗法。,【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降低其抗凝作用药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肝药酶诱导剂。2.增强其抗凝作
4、用药有:(1)能置换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保泰松、消炎痛、乙酰水杨酸。(2)抑制肠道VitK合成的药:广谱抗生素。,根据作用机制分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 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2.TXA2受体阻断药和TXA2合成酶抑制药:3.干扰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噻氯匹啶 4.凝血酶抑制药:水蛭素5.GPIIb/III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阿司匹林(aspirin),一、作用机制 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TXA2的产生,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本身不合成环氧酶),二、临床应用1.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性疾病5075mg/d2.急性心梗、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专科 课件 22 作用 血液 造血 系统 药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