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解读与实务指南米海涛.ppt
《《精神卫生法》解读与实务指南米海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卫生法》解读与实务指南米海涛.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卫生法解读与实务指南,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米海涛,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立法过程历时27年,过程漫长而曲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第一阶段:卫生部起草阶段1985年2007年,用时22年1985年8月,卫生部指示四川、湖南两省卫生厅组成专家小组,起草精神卫生法。1988年,刘协和教授精神卫生法第一稿形成。其后,“数易其稿”。卫生部成立专门起草小组。,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第一阶段:卫生部起草阶段1990年,北京亚运会,北京制定了有关精神病人监护管理的暂行办法,引起极大争论,客观了加速了立法进程,首次提出了自愿治疗的问题。,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第二
2、阶段:国务院法制办审查修改阶段2007年-2010,精神卫生法均被列入当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法制办多次各方面,特别两次征求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意见,并分专题召开专家论证会。2011年6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第三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和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了精神卫生法草案。2012年10月26日表决通过。2013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何立法突然加速?,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艰难历程,近几年重大案件北大幼儿园杀人事件。2004年8月4日,具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徐和平持刀行凶,砍伤18人,其中一名儿童死亡。武
3、汉徐武“被精神病事件”。2011年4月19日,在被医院精神科监护治疗4年多的徐武自医院逃离,来到广州,试图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4月27日,他在南方电视台大院内接受采访后,被武汉警方的便衣警察带走,并送回其之前接受治疗的武钢二院。,地方立法:农村包围城市,地方立法2002年04月07日,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2006年04月01日,宁波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03月01日,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03月01日,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11月01日,无锡市精神卫生条例2010年09月01日,武汉市精神卫生条例2012年01月01日,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地方立法:非自愿治疗问题,非自愿治疗
4、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法律保留原则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法律。除上海外,其他六地方法规均规定只能由公安机关强制送诊。北京拒绝出诊。,精神卫生法结构及内容,全文共7章,85条第一章 总则,12条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12条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9条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康复,6条第五章 保障措施,12条第六章 法律责任,11条第七章 附则,3条,一、精神卫生法总则,“大法”与“小法”之争精神病防止法还是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与“精神病”精神病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第一次在国家立法采用“精神障碍”说法。,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精神障碍的定义第83条
5、本法所称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与“精神疾病”基本同义。,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立法宗旨第1条 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注意:立法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止公民被精神病”。我们需要在“被精神病”和“被精神病危害”之间进行理性而缜密的平衡。,一、精神卫生法总则,适用范围第2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原则第3条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
6、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精神卫生预防分为三级。,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机制,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通过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防止精神障碍发生。最积极、最主动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自我保健;加强遗传咨询,减少精神障碍发生率;对高危人群采取特殊心理干预;定期进行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生率、发生规律、影响因素等。,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机制,二级预防重点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良好预后,防止复发。包括:提高社会公众的早期识别能力,早发现;指导患者及家属及时就诊,争取良好预后;在综合医院内设立精神科和心理治疗科,做好会诊、联络和咨询。,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机制,三级预防
7、重点是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精神衰退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一、精神卫生法总则,保护患者权益 尊重、理解、关爱患者第4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精神卫生法总则,保护患者权益 尊重、理解、关爱患者第5条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机
8、制第6条 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一、精神卫生法总则,各级政府的职责第7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精神卫生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和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监督。,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精神卫生主管部门第8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精神卫生工作。,一、精神卫生法总则,其他政府部门的职责第8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9、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精神卫生工作。,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责第10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依照法律、法规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精神残疾属于残疾范畴。,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责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照本法的规定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并对所在地人民政府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予以协助。国家鼓励和支持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科学技术协会等团体依法开展精神卫生工作。,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监护人的职责第9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
10、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职责与遗弃罪,遗弃罪系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如果监护人拒不办理出院手续,则属于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情节恶劣时,则可能构成遗弃罪。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精神卫生法总则,监护人的特殊职责第49条 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患者所在单位等应当依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请求,对监护人看护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一、精神卫生法总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第11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
11、展精神卫生专门人才的培养,维护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现代医学、我国传统医学、心理学,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精神卫生法总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12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组织、个人提供精神卫生志愿服务,捐助精神卫生事业,兴建精神卫生公益设施。,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特点内容包括各级政府的预防职责、心理援助;用人单位、学校、监狱等场所的预防义务;有关部门的督促指导义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预防职责
12、,家庭责任、公益性宣传、心理咨询、监测网络与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指导义务等。倡导性条款多,多为软性条款。,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心理援助第14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发生突发事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心理援助该词以往使用较少。一般称为“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帮助,使他们渡过危机,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心理援助
13、2012年6月25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社会参与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造成的心理伤害。,争议:心理咨询师可否从事心理治疗,第23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目前,我国有两套管理体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争议:心理咨询师可否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定义: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
14、业人员。职业等级: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学历要求:最低中专以上。,争议:心理咨询师可否从事心理治疗,第51条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的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指导第17条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家庭的责
15、任第21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监测网络第24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精神障碍发生状况、发展趋势等的监测和专题调查工作。精神卫生监测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2012年6月,卫生部制定了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三、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9个条款,占全法的1/3;本法的核心章节,逐条释解,设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条件,第25条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
16、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1、有相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2、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3、有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控制度。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1、设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条件,目前,我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分为三类精神专科医院:637所;综合医院精神科(设有病床):479家;精神病防治所(站、中心):21家数字源自2010年卫生部统计年鉴,截止至2009年底。,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心理门诊,第65条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有关文件要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
17、应当设立精神科(临床心理科)门诊。,2、诊疗原则和诊疗规范的制定,第26条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应当遵循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人格尊严的原则,保障患者在现有条件下获得良好的精神卫生服务。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3、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第27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3、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联合国保护精神病患者权益和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确定是否患有精神病,绝不应以政治、经济或社会地位,或者是否属某个文化、种族或宗教团体,或与精神健康状况无关直接关系的其他任何理由为依
18、据。,3、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世界精神病学会(WPA)关于精神疾病患者权利和法律保障的宣言和观点对道德、社会、政治和其他价值标准的适应不良者不能诊断为精神疾病。,4、疑似患者自愿/非自愿就诊程序,第28条第一款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精神卫生法未定义本概念。一般认为有明显外在的言语、行为等异常表现,既往无精神病史或虽有精神病史但无法获取相关诊断信息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卫生法 精神 卫生法 解读 实务 指南 海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