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变换》说课稿.ppt
《《旋转变换》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变换》说课稿.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旋转变换(说课),一、说教材,1.1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旋转变换的概念、画法、性质及其初步应用。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等几何变换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学习几何的另一种变换,即旋转变换。和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一样,旋转变换也属于全等变换。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本节课也为后续的有关图形的内容,尤其是位似变换、相似变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说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能区别轴对称变换、平移变 换、旋转变换;(2)理解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并进行简单的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探索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
2、生学会用抽象、概 括等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图形的观察、操作、比较和分析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丰富的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 重点难点 重点: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作出图形旋转变换后的像;旋转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三、说教法,3 1 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探索归纳总结应用拓展”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
3、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而教师在其中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32 学法分析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33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演示动态图形,呈现旋转变换的直观性,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四、说教学过程,41观图激趣,设疑导入。让学生观察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时钟、风扇、方向盘等,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引入,并提出具有启发
4、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2指导观察,认识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刚才的图形,提出下列问题:物体各部分的转动方向一样吗?转动的角度一样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讨论得出旋转及旋转中心的概念。设计意图:旋转及旋转中心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使学生理解概念,我所设置的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图形,归纳出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思考的能力。,43 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为了解学生对旋转变换概念的理解程度,先请学生举出生活中旋转变换的例子。然后给出一组图形。例1:,A,B,C,D,E,F,O,Q,P,下面各图中,从左到右的变换哪些是旋转变换,哪些是
5、平移变换,哪些是轴对称变换?你能找出来吗?,(1),(2),(3),(4),(5),对选出来的平移变换图形提问:它们可以经过怎样的平移变换得到?从而使学生复习了,要说清楚一个平移变换,就要说出它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然后类比平移,探索旋转变换的决定因素,引导学生归纳出旋转变换的三要素。同时通过例1中的图(2),既可以复习平移变换和轴对称变换,又能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变换三要素的理解,即当旋转中心不同时,旋转的方向和角度都可能发生改变,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A,B,C,D,E,F,(2),1、课内练习2,2、如图(1)请描述由(a)到(b)的旋转变换,(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中间的图案如图(C)所
6、示,请观察由(a)到(c)的变换过程。若以(a)为基础,要得到一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图,需经过几次旋转变换?每次旋转的角度分别是多少度?,(a),(b),(c),配备习题,用所得到的旋转变换的三要素来描述图形的变换,及时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O,A,P,A,44 演示导学,突破难点 在学完旋转变换的三要素后,设问:如果已知原图形和旋转变换的三要素,你能否画出旋转后的像?教师演示如何画一个点A绕O点逆时针旋转60度后的像A,学生跟着画,并指出哪个角是旋转角。,60,接着请学生在原图上再找一个点B,独立画出该点绕O点逆时针旋转60度后的像B,问学生哪个角是旋转角?并请学生概括出怎样的两条线
7、所夹的角等于旋转的角度?,设计意图:我认为作图是本节课的难点,而作图的关键是画出对应点,所以我先教学生如何画出一个点旋转后的对应点。之后的设计1、可以培养学生简单的模仿能力,加深对旋转角度的理解,突出重点,并提高学生几何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2、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了阶梯。最后和学生一起可将画法归纳成一句口诀“一连线,二画角,三截取”,学会了画对应点就能突破难点。,通过作图题,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经过旋转变换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两个图形的比较,探索旋转变换的性质。,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看问题,并指导学生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转变换 旋转 变换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