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识别仪》设备介绍教材.ppt
《《光缆识别仪》设备介绍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识别仪》设备介绍教材.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缆识别仪,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设备介绍,内 容,引言,1,2,系统组成,3,4,4,系统软件平台,5,系统硬件平台,总体性能指标,7,关键特点,6,技术总结,7,1,引 言,引 言,根据中长期铁路规划,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多数铁路沿线,均铺设有芯数不等的光缆。巨大的光缆使用基数,带来了繁重的光缆维护工作。为了方便工程人员的操作,节省人工,特研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光缆识别仪。,引 言,光缆识别仪根据光学干涉原理,通过光电转换将敲击光缆产生的震动信号重现为幅度信号和声音信号,从而用于准确查找和识别铺设于人井、架空等多种环境下的目标光缆。光缆识别仪可广泛应用于光缆的
2、故障检测、抢修维护、线路改造等领域。,光纤通信的出现及高速发展为未来宽带传输网搭建了良好的传输平台。光纤通信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通信容量大,一旦通信光缆因发生故障而中断,势必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是现阶段的光缆监测技术及日常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光缆监测量大 以中移动为例,移动公司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其公司“光缆线路维护规程”中规定:主用光缆的监测按需进行,备用光缆的监测每年进行一次。但是中移动的光缆全部的维护人员只有约百人,光缆出现故障后,他们不但要对光缆进行抢修,还要完成光缆日常维护测试,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引言,所以目前很少有哪家通信公
3、司在做光缆的日常维护时去靠人工,但这带来的后果是一旦光缆出现故障只能是被动处理,而这一点与现实要求的不断提高光缆网络运行质量产生了矛盾。(2)检测出故障光缆的时间长 传统光缆的监测方法是技术人员根据光缆的档案记录先从光纤分配架上找到将要进行测试的光缆,接着用OTDR对其开始进行测试,最后根据测试的记录结果由人工汇总和分析后方可得出结论。因此,通信光缆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从光缆传输链路上先进行检查判断,把故障段落锁定到某一根光缆上,然后再安排测试的人员和仪器进行核准与故障的定位,这样,势必就增加了排查出故障光缆的时间,并延误了故障缆抢修。,引言,(3)不能精确定位光缆故障点 在实际的光缆布放施工过
4、程中,光缆的布放本身是有弯曲的,而且对于井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来说,还要预留出一段光缆作为盘纤的长度,因此,人工使用OTDR对故障光缆进行测试时,虽然也能够对于故障点进行定位,但是这种定位的精度是不够的,从而影响了光缆的抢修速度。(4)不能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光缆自身材料的渐变老化,光缆的质量下降是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通过传统的光缆监测技术是发现不出来的,不能够在光缆质量退化到一定程度时给以提前预警,所以并不能提前采取一些相应的有力措施,对即将出现故障的光缆,引言,加以防患。(5)需不断升级光缆资源管理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阶段性的迅猛发展,使得光缆不断得以大规模铺设;光
5、缆制造工艺的提高,使得光缆的容量不断增长;光缆建设时期不同,光缆自身的差异性很大;光缆生产厂商的不同,使得生产出的光缆的质量与光缆芯数差异巨大;同时,不同的地域,光缆的施工方式也具有较大差异;最后,光缆的使用用户的不断多样化,光缆维护人员对光缆档案数据的反复更新变化等都要求光缆的资源管理系统要随着光缆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升级,为后期的光缆维护创造便利。,引言,正是以上5个方面的存在,一旦光缆线路发生故障,便会给故障的查找,及光缆的维修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研究与开发一款能够在施工现场迅速识别光缆,且操作简单的光缆识别仪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工程人员在使用光缆识别仪时,
6、只需要轻轻敲击光缆,即可轻松识别出所需要寻找的目标光缆,完全取代了以往拖拽、切割、弯折、冷冻等光缆识别方法,是全新的不损伤光缆的检测技术,其强大的应用功能可以大大减少光缆抢修维护时间,降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成本,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引言,系统组成及结构,2,光缆识别仪系统主要由光缆识别仪、光缆、手机终端等组成,通过3G无线网络,光缆识别仪和手机终端之间实现语音通信,如下图所示。,系统组成及结构,光缆识别仪结构外观如下图所示。,系统组成及结构,3,系统硬件平台,光缆识别仪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FPGA平台、ARM嵌入式平台及其功能模块,ARM嵌入式平台与FPGA平台分别通过RS232接口和音频通道进
7、行数据通信和音频信号的传输。系统硬件平台原理如下图所示。,系统硬件平台,3.1、FPGA平台 FPGA平台是一个以FPGA芯片为核心,包含电源转换模块、A/D模块、音频电路模块、MAX232电平转换模块、时钟模块、数字电位器模块等的数模混合系统。FPGA芯片采用ALTERA 公司的Cyclone II系列EP2C8Q208C8,该芯片功耗低,性价比高,大量的IO 为硬件平台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平台相应的外设接口包括:A/D输入接口、RS232串行接口、音频立体声输入与输出接口、JTAG接口、数字电位器阻值输出接口等。FPGA硬件平台主要工作过程为:FPGA通过数字电位器控制激光器
8、的发光功率;接收来自A/D转换之后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处理并编码输出到MAX232电平转换芯片,通过串口与嵌入式核心板进行通信;通过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电位器ATX201,从而控制光开光的通路。,系统硬件平台,3.1、FPGA平台 FPGA平台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硬件平台,3.2、ARM嵌入式平台 ARM作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系统处理器,将其选作核心处理器可全面提高性能。同时,ARM可加载操作系统,便于系统功能裁剪或扩展,使应用更加灵活。另外,硬件电路采用核心板+底板组合的设计方式,简化了硬件设计,方便了调试。ARM嵌入式平台的核心板是嵌入式系统的主要部分,它是整个嵌入式系统
9、的“大脑”,负责数据的运算、处理,并控制几乎所有的外围芯片(包括底板的接口电路),主要由ARM处理器、动态存储器(内存)、闪存组成。ARM处理器选用Samsung公司的ARM Cortex-A9四核架构系列芯片Exynos4412,运行主频最高可达1.6GHz,工作温度范围-40+85,用于完成对FPGA硬件平台的音频信号和采样数据的接收,并以波形实时显示在液晶屏上。,系统硬件平台,3.2、ARM嵌入式平台标配1GB 双通道64bit DDR3内存、4GB高性能eMMC4.5闪存。ARM嵌入式平台的底板为核心板提供电源、两路USB 接口电路、两路RS-232接口电路、TF卡接口、液晶屏驱动接口
10、电路、音频接口电路(耳机和喇叭)、按键接口电路和指示灯驱动接口电路。ARM嵌入式平台主要工作过程为:ARM核心板通过串口与FPGA平台进行通信,控制FPGA平台进入自检和测试等工作状态,并将音频数据以波形的方式通过液晶屏直观动态显示出来,同时经由音频芯片将声音输出至耳机或者扬声器播放出来;通过USB口与3G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数据的交互,并控制人机通话模块自动,系统硬件平台,3.2、ARM嵌入式平台接听来电,回传光缆敲击声至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只需要一个维护人员就能完成光缆识别工作的目的,另外还可通过3G无线网络上网,使系统APP应用软件升级更加快捷简便;通过ADC检测电池电量使用情况,并通过点亮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缆识别仪 光缆 识别 设备 介绍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