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暴发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ppt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疹暴发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地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的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一、相关定义(一)麻疹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二)麻疹病例 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三)麻疹
2、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四)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3、(一)麻疹疑似病例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二)麻疹暴发疫情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内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疑似麻疹暴发疫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立即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将同属一起
4、暴发疫情的病例赋予相同的“暴发编码”进行病例关联,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疫情调查(一)个案调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开展完整的个案调查,病例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现住址、每一剂麻疹/风疹疫苗接种日期、出诊日期、报告日期、调查日期、标本采集日期、感染来源等10个关键变量要核实清楚,尤其要获取详细准确的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信息,15岁以下儿童病例须以接种证、接种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为准,准确记录接种剂次和接种时间。调查感染来源尤为重要,若为输入病例还需补充调查病例国籍、外出史、入境时间、入境后活动范围及接触人群及接触
5、者发病情况等流行病学信息。,(二)暴发疫情调查 在发现或接到暴发疫情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成立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组,24小时内启动现场调查工作,对暴发疫情涉及的每一例疑似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血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并开展风险评估以采取控制措施。,1.核实疫情 了解病例的发病与就诊经过,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医疗救治情况,尽快进行病例诊断和分类,结合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断是否为麻疹暴发疫情。同时在暴发疫情早期采集5例(病例数小于5例全部采集)疑似病例病原学标本(注:应在病例出疹后5天内采集)。,2.病例搜索 开展暴发疫情现场调查时,应回顾搜索调查疫情所在地及周边
6、地区近期所有的麻疹疑似病例。,(1)制定搜索病例定义 搜索的病例定义包括搜索时间段、地域范围和人群范围及病例症状体征等要素。为操作方便,搜索的时间范围应从首发病例发病日向前推23个最长潜伏期。当发现新的首发病例时,应相应地扩大搜索的时间范围,直至首发病例前1个最长潜伏期内无疑似病例。,(2)搜索范围及方式 医疗机构:查阅内科、儿科、皮肤科、传染病科等相关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访谈村医或个体医生。学校(幼托机构):了解学生或教师缺勤情况及原因,通过晨检及早发现既往和续发病例。村(社区):入村与村医和群众访谈搜索病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其他适宜的搜索方式,如对机关、企业、厂矿等单位进行搜索。
7、,麻疹疑似病例主动搜索表(参考模板)开展主动搜索的地址(乡村)_省_市_县(区)_乡(镇)_村(街道)共调查_人(或病历数)搜索时间:_月_日搜索地点类型 1=医疗机构 2=社区(村)3=学校 4=其他集体单位(=机关=企业=厂矿=其他_),填表说明:每张表格填写在一个地点开展主动搜索时发现的疑似病例的情况;每例疑似病例填写一行,按调查先后顺序填写;其中:其他症状(1=咳嗽;2=卡他症状;3=口腔粘膜斑;4=眼结膜炎),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0=0剂次;1=1剂次;2=2剂次;3=3剂次),病例主动搜索过程中应填写麻疹疑似病例主动搜索表。,3.病例个案调查 对每例麻疹疑似病例的个案流行病学调
8、查参照以上“个案调查”部分。对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要重点调查其发病前721日以及在传染期的活动情况、接触人群,了解可疑的暴露因素以及与续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等流行病学信息。,4.流行病学特征描述 完成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后,应迅速按照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对暴发进行描述,确定暴发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和暴发原因线索等。,时间分布主要描述暴发的时间范围、首例病例和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布、采取控制措施的时间以及疫情进展;地区分布主要描述病例在发病地区的分布,甄别疫情控制重点地区;人群分布主要描述病例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学特征,以及流动性、免疫史等特点,判断疫情控制重点人群。
9、,5.传播风险评估 在疫情调查的同时,应了解周边区域人群免疫状态,对疫情向周边区域扩散的风险进行评估。(1)了解基本信息 需获取发生麻疹暴发疫情的地区人口构成、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提供情况、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情况、近510年麻疹流行情况、近期开展的大型集会活动等相关信息。,(2)接种率评估 若为单病例的麻疹暴发疫情,可对病例所在的集体单位或居住的村(居委会)进行30名16周岁儿童及密切接触者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若病例分布在不同的集体单位或村、居委会,可在发生暴发疫情的乡(镇、街道)以病例较为集中的村(居委会)为中心,在近、中、远距离各选取1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各随
10、机入户调查10名(共30名)16周岁儿童,评价当地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30名儿童中发现1名未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的儿童,提示应采取相应免疫措施。当发生暴发的人群以成人为主时,除了要对暴发地小年龄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进行调查外,还要对发生暴发的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评估麻疹在该人群扩散的风险。,(3)常规免疫接种率分析 当某地的易感人数累积到一个出生队列人数时,一旦有病例发生或输入,就容易在该人群中传播扩散,发生暴发疫情。可根据历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开展情况,对易感人群积累情况进行分析。一般地,同一出生队列中易感者积累数=当地当年出生人口数(1-常规免疫实际接种率
11、疫苗效力)。,(4)暴发疫情发展趋势评估 根据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人群易感性评估结果、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综合判断该起疫情发展趋势,为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提供依据。疫情发展趋势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已采取的病例管理措施。当地人群特点,如人口数量、密度、流动性和疫情发生特点(如是在整个社区传播还是只局限在某个特定集体单位人群有限地传播、是否贫穷地区)等。发生月份(考虑季节性高发的可能)和近期有无重大节日、大型集会或其他社会事件致使传播机会增加的可能。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本次麻疹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其它如医院院内感染管理、营养状况(如维生素A的状态)等。,四、暴发控制 麻疹疫情控制措施不应等待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疹 暴发 疫情 调查 处置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