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1绪论.ppt
《高分子化学1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化学1绪论.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分子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王莹,主讲教师,2,第一章 绪论,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科学。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结构单元相同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例如,聚氯乙烯的化学结构为:,它是由小分子氯乙烯通过双键打开连接而成的。这里小分子氯乙烯称为单体。,3,第一章 绪论,其中方括弧中的化学式表示高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也叫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和链节。n为重复单元的数量,称为聚合度,用DP表示。一个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M可用下式表示:M=DPM0(11)M0为单体的分子量。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聚合度的整数倍。,4,第一章 绪论,由此可见,高分子化合物是
2、由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的,因此又称为聚合物。通常,根据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来划分高分子和小分子。分子量小于1000的,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而分子量大于10000的,称为高分子或高聚物;处于中间范围的可能为高分子(低聚物),也可能为小分子。重要概念:当一个化合物的分子量足够大,以至多一个链节或少一个链节不会影响其基本性能时,称为高分子。,5,第一章 绪论,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聚合物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共同聚合而成。例如由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共同聚合时,产物为:其中n和m为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的数量,但并不表示n个氯乙烯单元后面接m个醋酸乙烯酯单元。两种单体单元通常是无规分布的。
3、,6,第一章 绪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根据各种单体单元在分子链中的排列状况,可将共聚物分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通过普通的聚合方法,只能得到无规共聚物和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必须通过特殊方法制备。共聚是高分子化合物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7,第一章 绪论,以上介绍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单元与单体的化学结构和原子数量都是相同的。这类聚合物一般是采用加成聚合方法制备的,分子主链上全部由碳和氢组成,因此称为碳链聚合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类聚合物,其结构单元与单体的化学结构和原子数量不相等。例如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聚合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
4、二酯(涤纶树脂)。,8,第一章 绪论,这类聚合物通常是采用缩合聚合方法制备的,其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与元素组成均与单体不同,因此其结构单元不能称为单体单元。分子主链上除了碳原子外,还有O、N、S、P等杂原子,因此称为杂链聚合物。这类聚合物的聚合度可用重复单元的数量表示,即:DP=n(12)也可用结构单元的数量表示,记为Xn,则:Xn=2 DP=2 n(13),9,第一章 绪论,重要的碳链聚合物:,10,第一章 绪论,重要的杂链聚合物:,11,第一章 绪论,1.2 高分子的分类和命名1.2.1 高分子的分类 1)根据高分子主链结构分类 根据高分子主链的结构,可将高分子化合物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
5、物、元素有机聚合物和无机高分子四种。碳链聚合物的主链全部由碳元素组成,侧基上可有其它元素。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杂链聚合物的主链上以碳元素为主,但存在其它元素,如O、N、S、P等杂元素。主链上的苯环一般也看作为杂元素。,12,第一章 绪论,元素有机聚合物的主链上没有碳元素,一般由Si、B、N、P、Ge和O等元素组成,但侧链上含有有机基团。例如有机硅聚合物。无机高分子无论在主链还是侧链上均没有碳元素。例如玻璃、陶瓷等均属此类。不在本课程讨论之列。,13,第一章 绪论,2)根据高分子受热后的形态变化分类 根据受热后发生的形态变化,可将高分子化合物分为热塑性高分子和热固性高分子两
6、大类。热塑性高分子在受热后会从固体状态逐步转变为流动状态。这种转变理论上可重复无穷多次。或者说,热塑性高分子是可以再生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涤纶树脂等均为热塑性高分子。目前,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为热塑性高分子。,14,第一章 绪论,热固性高分子在受热后先转变为流动状态,进一步加热则转变为固体状态。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换言之,热固性高分子是不可再生的。能通过加入固化剂使流体状转变为固体状的高分子,也称为热固性高分子。典型的热固性高分子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硫化橡胶等。,15,第一章 绪论,3)根据高分子的用途分类 根据高分子的实际用途,可将其分为
7、塑料、橡胶、化学纤维、涂料、粘合剂和功能高分子六大类。橡胶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回弹性,弹性模量较低。橡胶大多为热固性高分子。近年来也发展了热塑性弹性体,例如SBS、TPO、TPU等。化学纤维在外观上为纤维状,弹性模量很高。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尺寸稳定性良好。重要的化学纤维高分子有涤纶树脂、尼龙、聚丙烯腈、聚氨酯等。塑料的性能一般介于橡胶和化学纤维之间。,16,第一章 绪论,涂料的基本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能成膜,对基材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大部分高分子均可用作涂料。重要的涂料高分子有:聚丙烯酸酯、聚酯树脂、氨基树脂、聚氨酯、醇酸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粘合剂的特点是对基材有很高的粘结性,通过其可将
8、不同材质的材料粘合在一起。重要的粘结剂高分子有:环氧树脂、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乙烯醇等。功能高分子包含了一大批高分子类型。它们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如导电性、感光性、高吸水性、高选择吸附性、药理功能、医疗功能等。是近年来高分子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17,第一章 绪论,1.2.2 高分子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目前最为通用。其方法为先对结构单元命名,然后在结构单元名称前加上“聚”字。如碳链聚合物“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杂链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酰己二胺”;元素有机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均按此法命名。聚乙烯的结
9、构单元应为“CH2”,但由于其实际是从乙烯聚合而来,因此命名时以“CH2CH2”为结构单元。也可在结构单元名称后加上“树脂”两字来命名。如“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18,第一章 绪论,共聚物的命名:从参与共聚的两种单体名称中间加连接线组成基本名称,然后在其后面加上“共聚物”三字。如由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由乙烯和丙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也可从参与共聚的两种单体中各取一个典型文字组成基本名称,然后在其后面加上“树脂”两字。如由苯酚和甲醛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酚醛树脂”;由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
10、为“苯丙树脂”等。,19,第一章 绪论,特殊的情况:(1)有些聚合物若按单体名称来命名容易引起歧义。例如,具有以下结构的聚合物,可以从环氧乙烷、乙二醇、氯乙醇或氯甲醚聚合得到。为了避免混淆,一般不用习惯命名法命名。通常采用结构命名法,称为“聚氧(化)乙烯”,20,第一章 绪论,(2)按习惯命名法,聚乙烯醇的单体应为乙烯醇。实际上,乙烯醇不稳定,不能单独存在。目前工业上采用从聚醋酸乙烯酯醇解转化而来。乙烯醇只是一种假象的单体。,21,第一章 绪论,2)结构命名法 结构命名法是对聚合物分子链中的特征结构进行命名的方法。如涤纶树脂分子链中含有酯基,因此称为“聚脂”;尼龙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团,因此称为“
11、聚酰胺”;由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因此称为“聚氨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因分子链中含有环氧基团而成为“环氧树脂”。显然,这种方法命名的是一类聚合物,每一种名称中可能包含了许多聚合物。例如“聚酯”中包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等。,22,第一章 绪论,3)商业命名法 商业命名法主要是对橡胶和化学纤维而言。橡胶的商业名称通过在橡胶的结构单元名称中取典型文字构成基本名称,然后在其后加上“橡胶”两字。例如,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丁苯橡胶”;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称为“丁腈橡胶
12、”;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称为“顺丁橡胶”;由氯丁二烯聚合而成的橡胶,称为“氯丁橡胶”等。由乙烯、丙烯和二烯烃共聚而成的橡胶,则称为“三元乙丙橡胶”。,23,第一章 绪论,化学纤维一般为均聚物,其商业名称为取其结构单元名称中的一个特征文字,然后在后面加上“纶”字。例如,聚丙烯腈纤维称为“腈纶”;聚氨酯纤维称为“氨纶”;聚氯乙烯纤维称为“氯纶”;聚丙烯纤维称为“丙纶”等。特殊的情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称为“涤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称为“维尼纶”;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纤维称为“芳纶”。尼龙6纤维在我国首先是由锦西化工研究院研制而成,因此命名为“锦纶”。,24,第一章 绪论,4)俗
13、称 有许多聚合物,根据它们的外观、形貌或特点,人们约定俗成地为它们起了名称,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就形成了俗称。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板材、管材和棒材等,由于其透明度很高,类似于玻璃,人们称其为“有机玻璃”。由玻璃纤维增强的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因其坚硬如钢,俗称“玻璃钢”。三聚氰胺的俗称为“密胺”,因此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俗称为“密胺树脂”。,25,第一章 绪论,“涤纶树脂(dacron)”和“尼龙(nylon)”皆由其英文译音而来,也可看作是一种俗称。尼龙为一大类聚合物的总称,每种尼龙的名称后面有一位或两位数字,如尼龙6、尼龙66等。一位数字的尼龙,其数值表示结构单元中的碳原子数
14、。尼龙6是由己内酰胺或氨基己酸聚合而成,结构单元含有6个碳原子。两位数字的尼龙,前一位数表示由二元胺提供的结构单元的碳原子数,后一位数表示由二元酸提供结构单元的碳原子数。如尼龙66由己二胺和己二酸聚合而成,尼龙610则由己二胺和癸二酸聚合而成。,26,第一章 绪论,5)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提出的规范方法。其步骤为:(1)先确定重复单元;(2)排定重复单元中次级单元的次序,原则为:(i)先排侧基最少的元素;(ii)再排有取代基的元素;(iii)当主链上有
15、杂原子时,先排杂原子。(3)给重复单元命名;(4)在重复单元名称前冠以“聚”字。,27,第一章 绪论,次级单元排列顺序的规则:次级单元的优先循序:杂环、杂原子或含杂原子的非环次级单元、含碳原子的环、只含碳原子的非环次级单元;杂原子顺序:O、S、Se、Te、N、P、As、Sb、Bi、Ge、Sn、Pb、B、Hg;排列次级单元时要使取代基的位数最小;,28,第一章 绪论,举例:,29,第一章 绪论,系统命名法较严谨,但往往名称很长,使用不太方便。IUPAC不反对在一般场合使用习惯命名法和其他能反映聚合物特征的命名法,但在学术性较强的论文中鼓励使用系统命名法。IUPAC不提倡采用商品名和俗称。,30,
16、第一章 绪论,6)英文缩写 当聚合物结构较复杂时,聚合物名称往往较长,使用不方便,因此常用英文缩写表示。例如:PE:polyethylene;PP:polypropylenePVC:poly(vinyl chloride);PS:polystyrene;PVA:poly(vinyl alcohol);PC:polycarbonate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A:polyamide;PUR:polyurethane,31,第一章 绪论,1.3 聚合反应 由小分子单体通过化学方法得到高分子的过程称为
17、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1.3.1 按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分类 早期的分类方法。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烯类单体通过加成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称为加聚反应。,32,第一章 绪论,例如苯乙烯加聚成聚苯乙烯:加聚产物的结构单元中元素组成与其单体相同,仅是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33,第一章 绪论,通过单体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之间的缩合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称为缩合反应。缩聚反应兼有聚合成高分子和缩合出低分子物的双重意义,主产物称为缩合物。例如聚碳酸酯(PC)的制备:由于低分子副产物的析出,缩聚物的结构单元要比单体少一些原子,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化学 绪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