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三节飞向太空,核心要点突破,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第三节飞向太空,课标定位,课标定位学习目标:1.会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2理解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3能利用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并能区分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4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重点难点: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天体的质量、密度、运动周期和运动速度,课前自主学案,一、计算天体的质量(以地球为例讨论)1基本思路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_提供的,由此可列方程,从中求得地球的质量,万
2、有引力,3如果已知卫星绕行星(或行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_和卫星与行星(或行星与中心天体)之间的_,也可以算出行星(或中心天体)的质量,周期,距离,思考感悟:1根据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观测数据,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出的天体质量是地球的还是月球的?提示:求出的是地球的质量,因为利用F万F引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二、理论的威力:预测未知天体历史上天文学家曾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系中天王星的运动轨道,由于计算值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促使天文学家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先后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两颗星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也显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天文学研究的重大意义,2宇宙速度(1)第
3、一宇宙速度:v1_,这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叫_速度,7.9 km/s,环绕,(2)第二宇宙速度:v2_,当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或等于这一速度时,卫星就会挣脱_的束缚,不再绕地球运动,所以第二宇宙速度也叫_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3_,人造卫星要想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其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这一速度,所以第三宇宙速度又叫_速度,11.2 km/s,地球引力,脱离,16.7 km/s,逃逸,思考感悟:2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那么这个探测器大体以多大的速度从地面上发射?提示:发射速度应介于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11.2 km/sv16.7
4、 km/s.,四、飞向太空1火箭的发明火箭最早是由我国发明的,早在12世纪的南宋时期,火箭已被用于战争它是利用火药燃烧向后急速喷出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向前射出2近代火箭的研究(1)近代火箭的研究从19世纪开始(2)俄国科学家齐奥尔斯基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了火箭运动的原理和液体火箭推进及喷射的理论,提出了用液体火箭对未来太空飞行的设想及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3多级火箭多级火箭是用几个火箭连接而成的火箭组合,一般用三级,如图321所示火箭起飞时,第一级火箭的发动机“点火”,推动各级火箭一起前进,当这一级的燃料燃尽后,第二级火箭开始工作,自动脱掉第一级火箭的外壳;第二级火箭在第一级火箭基础
5、上进一步加速,以此类推,最终达到所需要的速度,图321,4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锋空间探测器深空探测既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需要,又是人类为了开发宇宙资源,扩大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因此,世界上的科技大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使得深空探测水平和载人航天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核心要点突破,特别提醒:(1)在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天体的质量时,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天体质量的计算,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1(双选)(2011年天津高一检测)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引力常数G为已知)()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
6、B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3和运行周期T3D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4,二、对人造卫星的理解1人造卫星的轨道在地球上空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的力是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在中学阶段,我们主要研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图32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指向地心,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时刻指向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因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而这样的轨道有多种,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和通过两极点上空的极地轨道当然也应存在
7、着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度的圆轨道,只要圆心在地心,就可能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圆轨道如图322所示,但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中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增大势能,所以将卫星发射到离地球越远的轨道上,在地面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7.9 km/s.3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在中学阶段,若无特别说明,我们一般将卫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圆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万F向由此可知,特别提醒:在同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所有卫星的v、T、a各量都只与轨道半径r有关,4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加速度方向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