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价值和汇率.ppt
《货币的价值和汇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的价值和汇率.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货币银行学第二讲货币的价值和汇率,本章探讨:哪些因素决定货币与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哪些因素决定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比价关系?,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目录,货币的购买力和货币的价值决定货币价值的因素决定货币价格(货币购买力)的因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的国际价值汇率及其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固定汇率制度,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3,参考书,杜亚斌,第2章米什金,第7
2、章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5版,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5、17和19章,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4,商品价格,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或货币的交换价值。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代表生产的全部耗费商品价值=物质耗费+劳动耗费=生产要素费用+剩余价值 生产要素费用+平均利润商品的供求关系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于价值,生产者的利润率低于预期水平或亏损,该商品的生产将减少,价格将上升。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于价值,生产者利润率高于预期水平,该商品的生产将增加,价格将下降。结果,供
3、求波动引起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商品价格反映商品价值,但是,商品价格常常是商品价值的不正确反映。,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5,商品价值、市场供求与商品价格,供给:已生产商品数量。在既定时期内,供给是既定的,由以前的投资和前期的生产决定。当前市场供给决定当前价格,而不是当前价格决定当前市场供给。需求:用于购买商品的支出。这里假定当前需求是当前价格的反函数,价格下降,需求增加。需求曲线描述商品价格与居民支出的关系。,E1,E2,E3,在E2点上,经济不仅实现了市场供求的均衡(商品全部卖出),还实现了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均衡。,货币
4、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6,商品价格总水平,商品价格总水平社会总商品的价格总水平用价格指数(price index)表示。实践中,一般用有选择的一篮子商品的相对价格表示。价格指数是当前价格与基期价格之比。,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7,价格指数的计算,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8,价格指数的计算-续,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9,什么是
5、货币的价值?,货币是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一定单位的货币代表了一定量的价值。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就是单位货币所含贵金属的价值,即生产这些贵金属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纸币的价值是国家强制赋予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可以在国家强制流通的条件下,代表一定的价值。所谓纸币的价值,就是纸币代表的价值。,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0,纸币的价值,是通过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数量或通过它与所有其他商品的关系表现出来。例如,1元人民币的价值可能如下:,纸币的价值,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6、 杜亚斌,11,货币价值的变化,单位货币的价值m=均衡条件下的市场商品价值总量/(流通中货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G*/(MV)其中,M=流通货币总量,V=货币流通速度,即平均每1元人民币在一年内作为交易手段被使用的次数*。G*=均衡条件下的市场商品价值总量假定M=流通货币总量=¥4,000亿V=货币流通速度=3G*=均衡条件下的市场商品价值总量=¥12,000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12,000/(4,000*3)=1,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2,纸币的价值-续,M 和V不变,G*变化假定市场商品价值总量G*
7、由¥12,000亿变为¥15,000亿,其他因素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15,000/(4,000*3)=1.25(人民币升值)假定市场商品价值总量G*由¥12,000亿变为¥10,000亿,其他因素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9,000/(4,000*3)=0.75(人民币贬值),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3,纸币的价值-续,G*和V不变,M变化假定流通中货币M由¥4,000变为¥3,000,其他因素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12,000/(3,000*3)=1.3
8、3(人民币升值)假定流通中货币M由¥4,000变为¥5,000,其他因素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12,000/(5,000*3)=0.8(人民币贬值)我国92-93年的恶性通胀,与流通中货币突然大规模增加有关。当时的开发区建设狂热导致土地投机狂热,结果是贷款高度膨胀和地下现金交易剧增,资金流向沿海少数投机热点地区,其他地区银行存款急剧减少。,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4,纸币的价值-续,G*和M 不变,V变化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由1年3次变为1年2次,其他因素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12
9、,000/(4,000*2)=1.5(人民币升值)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由1年3次变为1年4次,其他因素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价值m=G*/(MV)=¥12,000/(4,000*4)=0.75(人民币贬值)89年我国恶性通货膨胀突然爆发,与V突然加速有关。当时V突然加速,是因为在非常高的通胀预期下(源于所谓的“价格闯关”),公众突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非理性抢购。这导致许多商品一上架就脱销。,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5,纸币的购买力,用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数量来表现的纸币的价值,就是纸币的价格,或者说纸币的购买力。显然,纸币的价格或购买
10、力是商品价格的倒数。商品A的价格是10元,则1元人民币对商品A的购买力就是1/10。1元人民币对所有商品的综合购买力,可以用价格指数表示。价格指数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反之,货币购买力上升。,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6,货币购买力的变化,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7,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续,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8,货币购买力(货币价格)变化的原因,商品价值或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
11、生产力普遍提高,生产各种的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普遍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普遍减少,商品价格普遍下降,1元人民币能够买到更多的商品。货币购买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普遍下降,生产各种的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普遍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普遍增加,商品价格普遍上升,1元人民币只能买到更少的商品。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价格的波动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价格普遍下降,货币购买力上升市场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价格普遍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价值的变化相对于既定的商品价值总量和通货流通速度,人民币发行过多,人民币的价值下降,1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也下降。相对于既定的商品价值总量和通货流通速度,人民币发行过少,人民币的价值上升,1元人
12、民币的购买力也上升。,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19,货币购买力和货币价值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普遍下降。这时,即使1元人民币的价值不变,其购买力也可以增加:1元钱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如果1元人民币当前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但是,这些商品的具有较少的价值总量,则这时,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加,而价值下降。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普遍下降,或者生产费用普遍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普遍减少。这时,即使1元人民币的价值不变,其购买力也可以下降:1元钱只能购买更少的商品。如果1元人民币只能买到更少的商品,但是,这些商品具有
13、较多的价值总量。则这时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而价值增加。,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0,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相对于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货币发行过多。其现象是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因为在纸币条件下,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所以,在纸币条件下,通货膨胀是一个政策现象,即中央银行货币发行过多。导致通货膨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赤字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加。通货紧缩是相对于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货币发行过少。其现象是商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因为货币发行受中央银行的政策控制,所以,通货紧缩也是一个政策现象。发展中国家
14、发生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将本币的发行与外汇储备挂钩。在外汇储备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时,就会发生通货紧缩。,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续),在现代西方教课书中,通货膨胀指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通货紧缩指商品价格的普遍下跌。如前所述,导致价格水平变化的因素,还有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商品的市场供求变化(这常常与经济周期有关)。所以,西方主流理论中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概念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相同概念含义不尽相同。,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2
15、,商品的国际价值,商品的价值可以用国内和国际两个价值尺度衡量。中国国民的1单位劳动,产生出的可贸易商品,在国内市场平均价值8元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平均价值1美元,则中国国民1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8元,用美元衡量=1美元。假定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中国劳动生产力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提高,中国国民的1单位劳动,生产出的可贸易商品,在国内市场虽仍平均价值8元人民币,但是在国际市场的平均价值已经高达1.6美元,则中国国民1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8元用美元衡量=1.6美元,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3,商品的
16、国际价值-续,相反,假定随着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生产力相对于中国的提高,中国国民的1单位劳动,生产出的可贸易商品,在国内市场虽平均仍价值8元人民币,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平均只有0.8美元,则中国国民1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8元用美元衡量=0.8美元,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4,国际货币和国际价格,国际货币就是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手段和财富转移手段的货币。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是美元,其次是欧元。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商品都是用美元标价;大多数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在世界
17、各国的外汇储备中,份额最大的是美元。商品的国际价值,用国际货币表示,就是商品的国际价格。,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5,国际价值与国际分工,各国同一单位劳动,形成的国际价值不同以相同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从事劳动,一个美国服装厂工人或计算机程序员的小时工资,与我国服装厂工人和程序员的小时工资,用美元衡量,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反映了国别劳动形成国际价值的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使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部门,各自具有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结果是一种自发产生的国际分工。,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
18、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6,国际价值与国际分工-续,劳动时间,高技术国家生产1辆汽车所需时间,低技术国家生产1辆汽车所需时间,所有国家生产单位服装所需时间,国际价值,V4,V3,V2,高技术国家国际价值生产函数,低技术国家国际价值生产函数,V1,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7,货币的国际价值,货币的国际价值由单位货币所包含的国际平均劳动量决定,由一定量的国际货币如黄金或美元代表。假定1美元=1单位国际劳动中国居民用8元人民币的生产费用,可以生产价值1美元的产品则 1元人民币的国际价值:IV¥=$1/¥8=0.125
19、美元,或IV¥=1单位国际劳动/¥8=0.125单位国际劳动假定中国国际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同样8元人民币的生产费用,可以生产1.6美元的国际价值,其他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国际价值:IV¥=$1.6/¥8=0.2美元,或IV¥=1.6单位国际劳动/¥8=0.2单位国际劳动假定中国国际劳动生产率下降,用同样8元人民币的生产费用,只能生产0.8美元的国际价值,其他不变则1元人民币的国际价值:IV¥=$0.8/¥8=0.1美元,或IV¥=0.8单位国际劳动/¥8=0.1单位国际劳动,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8,货币的国际购买力,货币
20、的国际购买力就是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只有国际货币才有直接的购买力普通货币的国际购买力:普通货币指国际货币以外的货币。普通货币只有间接的国际购买力,如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只能通过它对美元的购买力表现出来。普通货币(如人民币)的国际价值,用国际货币(如美元)来表现,就是该货币的国际购买力。人民币用美元表示的国际购买力,是人民币国际价值的表现。¥1=$0.12=1斤大米,或0.01件衬衣,或0.1本教科书,等等。与1元人民币对应的商品数量的国际价值,就是人民币的国际价值。其表现为一定量的美元。在上例中,1元人民币的价值是0.12美元。,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
21、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29,汇率,定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是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或用本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交换价值关键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国际货币如美元的比率关系。汇率的日常波动反映了两种货币相对供求关系的变化两种货币的长期汇率由两种货币的国际价值决定,其变动反映了两国国际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汇率变动的经济意义汇率变动,意味着两国所有商品的比价变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意味着本国所有商品的国际生产费用或国际价格上升,即单位商品的美元价格上升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本国所有商品的国际生产费用下降,即单位商品的美元价格下降,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2、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30,决定汇率的因素,因为汇率是外国货币的人民币价格,所以,决定汇率的,就是外国货币相对于人民币的供求。美元供给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本国居民持有的美元增加导致美元供给增加,其他因素不变,美元的人民币价格趋于下降,即美元趋于贬值,人民币趋于升值。相反,本国居民持有的美元减少导致美元供给减少,其他因素不变,美元趋于升值(人民币趋于贬值)。美元需求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本国居民持有的美元不变,但对美元需求却增加,则美元的人民币价格趋于上升,即美元趋于升值,人民币趋于贬值。本国居民持有的美元不变,但对美元需求减少,其他因素不变,美元趋于贬值(人民币趋于升值)。,货币银行学
23、-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31,决定美元供给的因素,1.中国单位劳动创造国际价值的能力(人民币国内价值不变)假定中国国民10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10元,用美元衡量=1美元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际价值=$1/10=$0.1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内价值=¥10/10=¥1汇率=¥10/$1假定中国国民5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5元,用美元衡量=1美元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际价值=$1/5=$0.20(单位国民劳动生产国际价值能力上升)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内价值=¥5/5=¥1汇率=¥5/$1假定中国国民1
24、5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15元,用美元衡量=1美元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际价值=$1/15=$0.067(单位国民劳动生产国际价值能力下降)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内价值,用人民币衡量=¥15/15=¥1汇率=¥15/$1,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杜亚斌,32,决定美元供给的因素,1.中国单位劳动创造国际价值的能力(人民币国内价值变化)假定中国国民10单位劳动所产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衡量=10元,用美元衡量=1美元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际价值,用美元衡量=$1/10=$0.1则中国1单位劳动生产的国内价值,用人民币衡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价值 汇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