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简介.ppt
《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简介.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简介,目 录,前言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关于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前 言,什么是“政策”?所谓“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国家、政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政治路线,根据当前情况和历史条件制定的一切实际行动准则。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本次发布的“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可以理解为:国家为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节水目标,而制定的推进节能节水技术进步的行动准则。,前 言,制定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的目的 国家相继修订、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和中国节水技术
2、政策大纲(2005年)。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用于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项目投资重点方向,为编制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节约能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目标奠定基础。”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为实现节水目标提供技术政策支撑。通过大纲的引导,争取在2005-2010年间实现工业取水量“微增长”,农业用水量“零增长”,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实现逐步下降。”,前 言,制定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为了指导我国的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的发展,改变主要耗能用水工艺和装备技术面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约资源和优化用能结构、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为编制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节水规划提供
3、技术支持;引导节能节水项目资金投向;保证“十一五”节能节水目标的实现。,前 言,温总理在十届五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十五第一年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还需要一个过程。”,前 言,“十一五”节能目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十一五”节水目标:单位GDP用水量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2006年节能目标:单位GDP能耗降低4(实际下降1.2)2006年我国GDP:20.94万亿元
4、(占世界GDP 5.5)2006年我国消耗能源:24.6亿吨标煤(占世界耗能量15)2006年我国消费钢材:3.88亿吨(占世界钢材消费量30)2006年我国消耗水泥:12.4亿吨(占世界水泥耗量54)2006年我国生产石油:1.838亿吨2006年我国进口石油:1.693亿吨(比上年增长17.9)2006年我国生产天然气:585.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1%),前 言,学习和贯彻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是指导我们开展节能节水工作,推进节能节水技术进步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学习和领会大纲精神和主要内容。了解和掌握与我们石油石化工业相关的节能节水技术
5、和政策,指导我们的工作。跟踪有关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技术培训。,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一、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修订过程我国分别于1984年和1996年两次发布过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7年1月25日发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半修订完成了的。这次修订的大纲是以1996年版大纲为基础,充分考虑10年来节能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重点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的重大节能技术,限制和淘汰的高耗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大纲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各行业技术政策相衔接,充分体现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6、,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根据1996年国家发布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文件的要求,于1998年和2000年先后制定发布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实施细则“油气田及长输管道部分”和“炼油和石油化工部分”。实施细则 为制定节能计划、规划(分析节能潜力和发展目标)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基建、技改和科研工作,推动企业的节能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二、主要内容本次大纲包括:1 总论 2 工业节能 3 建筑节能 4 交通节能 5 城市与民用节能 6 农业及农村节能 7 可再生能源利用 8 保障措施,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1 总论节能工作方针和原则 节能是一项长期
7、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任 务。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什么是节能技术 大纲所称节能技术是指: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环境影响、遏制能源资源浪费的技术。节能技术应包括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技术,单项节能改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节能型的生产工艺、高性能用能设备、可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以及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等。,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政策性措施 大纲从实际出发,根据节能技术的成熟程度、成本和节能潜力,采用“研究、开发”,“发展、推广”,“
8、限制、淘汰、禁止”等措施,规范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以2010年前推行的节能技术为主,相应考虑中长期节能技术的研发。,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 工业节能 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技术与装备良莠不齐,部分装备技术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导致能耗指标较高,总体用能效率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1 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技术2.2 重点生产工艺节能技术2.3 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利用技术 2.4 高效节能设备2.5 节能新技术2.6 节能新材料,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1 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技术 优化煤、油、气和水电资源的配置;统筹规
9、划能源开发、运输、储存、加工、转换、燃料替代等,以达到能源开发利用最佳整体效益。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发电技术;大力发展流域梯级水电优化开发技术;发展煤炭大规模、集约化开采技术;鼓励、支持矿井煤与煤层气(煤矿瓦斯)共采,研究、推广新型高效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鼓励低热值矿物燃料综合利用技术。,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1.7 发展、推广油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推广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如撬装式轻烃回收装置、套管气回收、大罐抽气和天然气发动机等技术。整装油田必须同步建设伴生气、凝析油回收设施。推广汽油装车站台、加油站和油库油气回收技术。2.1.8 研究油页岩资源开发和综合
10、利用技术2.1.9 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 开发利用工业炉渣、煤矸石、粉煤灰、烟道灰等工业废渣,生产废渣砖、内燃砖、砌块等墙体材料的工艺技术;,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2 重点生产工艺节能技术 2.2.8 石油天然气开采节能技术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发展高效采油工艺设备,推广抽油机系统优化匹配和优化运行技术;优化简化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建设多功能合一、高效节能的油田联合处理站;推广整装稀油油田油气集输密闭流程;发展优化注水工艺技术,高含水期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特高含水期采取细分层注水、细分层堵水、调剖等措施;推广高效注水泵机组和注水系统优化运行技术;推广稠油热采提高注汽锅炉能效
11、技术、高压高温输汽管道保温技术、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锅炉技术;管道输油推广密闭输送工艺和高效加热炉、输油泵及配套的电动机;推广降凝降粘减阻技术,不加热输送技术和智能清管技术;管道输气推广管道内壁涂层技术、不停输清管技术;石油钻井推广水平井、欠平衡钻井、分支井等先进钻井技术,推广钻井提速技术和网电驱动钻机;油井施工推广“绿色作业”技术。,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接上:2.2.8 石油天然气开采节能技术)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推广先进的油藏模拟软件和油藏监测的四维地震技术;研究油气田开发动态跟踪技术;优化油田寿命期内的采油方式;推广水驱、CO2驱、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等新技术;合理利用地层压力提高
12、驱油效率和采收率;利用水平井、大斜度井、多底井等先进钻完井技术;在油田高含水阶段,推广“稳油控水”新工艺。发展从油藏、井筒、油气处理到外输全过程的整体能耗优化工艺技术。充分考虑油田群或气田群天然能量的平衡利用,确定联合开发中心平台的位置;充分利用气井压力输送天然气。采用水力旋流器、膜分离技术等高效含油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油气集输系统密闭流程工艺。,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2.9 石油化工生产节能技术 炼油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夹点技术优化换热和预闪蒸等节能型流程;催化裂化装置,推广降低焦炭产率和减少装置结焦技术;芳烃抽提工艺过程,推广高效溶剂(四乙二醇醚、环丁砜等)技术;用氢装置发展氢能优化
13、技术;研究开发低能耗的过滤吸附再生法;推广应用抽提蒸馏工艺。研究开发加氢装置热高分流程的优化技术;采用液力透平回收压力能;开发、应用新型加氢催化剂、先进的反应器内构件和循环氢脱硫措施;推广延迟焦化装置大型化、双面辐射加热炉技术;推广装置间热联合技术。推广乙烯装置裂解炉空气预热技术、乙烯在线烧焦技术,推广乙烯裂解炉强化传热技术;开发加注结焦抑制剂,推广低能耗分离技术。研发合成树脂催化剂技术,完善聚丙烯装置的丙烯原料精制系统。推广合成橡胶吸收式热泵技术。研发直接干燥技术。,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2.2 电力生产节能技术 发展、推广火电厂全过程优化运行和状态监控技术。推广电力设备改造提效技术
14、。发展、推广电网经济运行技术。发展、推广大型企业用电管理信息系统、车间工艺自动控制节能技术。,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3 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利用技术 推广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遵循“梯级利用,高质高用”原则,优先把高品位余热余能用于做功或发电,低温余热用于空调、采暖或生活用热。2.3.8 发展推广石油化工生产过程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推广余热、余汽发电、吸收式热泵和制冷技术。催化重整过程推广回收重整加热炉烟气余热技术。发展油品储运系统回收放散气体和减少原油加工损失的技术。采用自动点火系统,提高火炬气回收率。2.3.9 发展乙烯热联合技术,采用燃气轮机加热炉(裂解炉)联
15、合供热供电。2.3.10 加强合成纤维原料丙烯腈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4 高效节能设备 研发、推广高效节能型工业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各种电动机、风机、泵、压缩机、气体分离设备、电力变压器等。,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4.1 发展、推广高效和清洁燃料工业锅炉发展、推广新型高效工业锅炉系列。发展、推广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采用与燃气轮机或内燃机配套的余热锅炉。推广使用洁净煤、型煤和生物质燃料等的锅炉。发展先进高效的燃烧装置,推广煤粉分级燃烧等洁净燃烧方式;提高工业锅炉自动控制装置和燃烧监测手段;推广低阻高效旋风除尘器。,关于中国节能
16、技术政策大纲,2.4.2 发展、推广高效工业窑炉2.4.3 发展高效、强化换热设备2.4.4 发展、推广高效机电设备推广S11型及低损耗变压器 发展、推广高效率的泵类设备发展、推广变频调速技术与装置及内反馈斩波调速技术与装置 研究、发展节能高效电动机 推广逆变式焊接电源焊机,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5 节能新技术研发、推广高红外、远红外、等离子、感应加热等高效加热新技术研发、推广微波能高温技术,如微波烧结、微波高温合成工艺及相关设备研发、推广膜技术在气体分离、污水处理、电解等领域的应用研发新型煤粘结剂、助燃剂和工业型煤,发展煤粉成型技术研发中小型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及装备研发机械、电子和信
17、息技术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研发微生物选矿、微生物化肥等微生物技术研发环保、高能效比制冷剂等技术,发展冰(水)蓄冷技术,研发动态蓄冰技术研发新型传热传质技术以及纳米技术、超导技术、超声技术、磁化乳化技术、稀土技术在节能领域中的应用研发减磨与润滑技术、新型密封技术、防腐蚀技术、清洗与除锈除垢技术、添加剂技术、催化助燃等高新技术研发高温超导技术在大电流传输、电能储存和高效电动机的应用研发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能源开采技术发展、推广电子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在用电设备和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应用,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6 节能新材料 研发、推广新型保温、隔热、高温、密封材料。研发化工、石化新型催化剂、
18、添加剂、乳化剂等。研发、推广高效节能的新型材料(研发变压器用高硅含量低损耗硅钢片,低损耗非晶合金导磁材料。研发、推广钕铁硼磁性材料),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3 建筑节能3.1 建筑节能设计技术3.2 建筑墙体、屋面和门窗节能技术3.3 采暖和空调节能技术 3.4 采光和通风节能技术3.5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4 交通节能4.2 公路运输4.2.1 提高汽车的技术、经济性能 开发、推广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技术;开发柴油发动机轿车;开发、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研发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设备。4.2.2 发展使用节能型汽车
19、 鼓励发展节能型轿车;加快轻型汽车的柴油化进程,发展使用柴油的汽车、专用车、厢式车和重型汽车,提高柴油车在运营车中的比重;提高专用车、厢式车和重型汽车列车在载货车中的比重。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汽车列车、短途集散用小型货运汽车和适合农村道路的客车。4.2.9 推广汽车替代燃料技术 因地制宜推广汽车利用天然气、醇类燃料、合成燃料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技术,开发研究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新型动力。4.2.10 加强汽车驾驶员节能驾驶操作培训 推广汽车节能驾驶操作技术,增强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全面提高驾驶技术水平。,关于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5 城市与民用节能 5.1 城市供热和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能 节水 技术 政策 大纲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