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教学设计模式.ppt
《系统教学设计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教学设计模式.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1,信息技术支持语文教学的设计,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认知与技术研究室徐晓东,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2,系统教学设计模式,图1 Dick-Carey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步骤,设计中不需要受限于此流程,可随时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征和经验变通设计流程。,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3,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教学的核心,整个教学设计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师应在上课开始时明确告知学生在学习
2、完后应学会什么。教学目标设计依据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如下表: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4,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归类分析法,注意:各知识点之间无难度的层级关系,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分析!,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5,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层级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概念之间具有明确从属关系的教学目标分析,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6,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内容分析方法。,初一第10课 十
3、三岁的际遇,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7,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2.学习者分析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奥苏贝尔强调了解学生起点行为的重要性。学生起点行为的鉴定,可依据最适合学生特性和需求,社会情境与教学目标之间关系等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起点行为的方法:1.实施预试(pretest);2.谈谈学生已学过哪些教材;3.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等;4.请教曾教过他们的老师;5.参考学历历程档案:如作品、评量结果、省思心得、专题报告等。,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
4、术研究室 徐晓东,8,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3.教学内容分析进行教学分析目的在于:1.分析“教什么”:确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内容,其范围、深度与广度为何?2.分析“如何教”:显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以及内容呈现教学顺序为何?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分析:1.加涅(Gagne)的阶层式工作分析 2.瑞格卢斯(Reigeluth)的精致教学理论,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9,加涅(Gagne)的阶层式工作分析 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概念、原则、步骤,再将每个概念、原则、步骤细分为更简单的概念、原则、步骤,一直分解下去直到学习者所
5、具备的起点行为为止。瑞格卢斯(Reigeluth)的精致教学理论 精致教学理论是以“伸缩镜头”为比喻来呈现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呈现一个单元的主要概念或整体架构,之后,教材内容对焦至某一个概念上,并提供更详细的说明。教师需要先统整教材结构,并由浅入深逐渐呈现教材内容。,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10,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4.编写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法A对象:教学的对象(特定的、预期的学习者)B行为:说明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学习者学习后习得的行为,不是学习过程、不是学习内容,更不是教师的行为)C条件:说明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
6、生的(行为发生同时的条件)D标准: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是学生成功的标准,不是老师的标准)例: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趵突泉一课时,能描述出泉水从小泉眼里冒出的不同姿态,准确率达90%。,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11,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步骤,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编写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采用 采用想象中国地图的策略,列出各省名称言语信息 陈述 口头陈述1999年发生的主要政治事件动作技能 执行 通过将一辆小轿车倒入车行道来执行一项任态度 选择 选择听音乐作为一项悠闲的活动,2023/10/7,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
7、室 徐晓东,12,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编写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 教学 设计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