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等倾线的绘制.ppt
《等差等倾线的绘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等倾线的绘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等差线和等倾线的绘制,第一节 白光入射时的等差线(等色线),如以白光入射,当模型中某点的光程差恰等于某一种色光波长的整数倍时,该色光将被消除,而与该色光对应的互补色光就呈现出来。因此,凡光程差数值相同的点就形成了同一种颜色的条纹。,模型上光程差0的点,任何波长的色光均被消除,呈现为黑点。当光程差逐渐加大时,首先被消光的是波长最短的紫光,然后依蓝、青、绿的次序消光,与这些色光对应的互补色(黄、红、蓝、绿)就依次呈现出来。,因为当光程差不断增加时,会有几种波长的光波同时被消光,所以条纹颜色会随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变淡。,因此当条纹级数N 5时,通常采用单色光光源来得到清晰的等差线条纹。,用白光
2、描绘等差线时,常以红、蓝交界的过渡颜色作为整数级N的分划线,在三、四级以上则以粉红及淡绿交界的过渡颜色作为整数级N的分划线。,第二节 等差线整数条纹级数的确定,零级条纹的判别:,(一)采用白光光源,在双正交圆偏振布置中模型上出现的黑色条纹(点或线),属于零级条纹。其他非零级条纹(N 0),因光程差不为零,均为彩色条纹。,(二)模型自由方角上,因1=2=0,所以对应的条纹级数N0。,(三)拉应力和压应力的过渡处必有一个零级条纹。因应力分布具有连续性,在拉应力过渡到压应力之间;必存在应力为零的区域,其条纹级数N0。,(四)各向同性点 它是出现在模型内部上的12的零应力。特点:围绕着各向同性点周围的
3、条纹,形成封闭曲线。径向受压圆环模型中水平直径上的两个黑点就是各向同性点。,(五)奇点法它是出现在自由边界上的12的零应力点,其特点,周围条纹围绕着奇点,但不形成封闭曲线,奇点两侧的应力符号向反 图例:,奇点,奇点,B,A,C,C,D,E,F,G,H,右图里的A,B,C,D,E,F,G,H点均为奇点。,但是,要注意某些暂时性的黑点,它随载荷增加,时而变亮,时而变黑。这种暂时性的黑点是有级次的。若该点的条纹级数比周围的低,称为隐没点。如图中垂直对称线上下两点即是。若该点的条纹级数比其周围的高,就称为发源点,上图中垂直对称线旁边的上下左右四点即是。,第三节 等差线非整数条纹级数的确定,一、平行圆偏
4、振布置测半数级条纹,在双正交圆偏振布置中,将检偏镜偏振轴A旋转90,使之与起偏镜偏振轴P平行,而四分之一波片的快、慢轴的位置不变,即得平行圆偏振布置(亮场)。,(101),将 代入,令光强I 0,得 0,从而有,(m=1,3,5,)(10-2b),可以看出,在平行圆偏振布置发生消光的条件为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故产生的黑色等差线为半数级,即分别为0.5级,1.5级,2.5级,。,(2)采用双正交圆偏振布置。使起偏镜和检偏镜的偏振轴分别与该点的应力主轴重合,而四分之一波片与偏振轴的相对位置不变,成为双正交圆偏振布置。,二、旋转检偏镜法测任意级数条纹,(1)采用正交平面偏振布置。以白光作光源,同
5、步旋转起偏镜和检偏镜,直到某等倾线通过该点。,利用第九章第二节的式(l)和(m)代入上式并简化之,得,(103),欲使O 点成为黑点,必须有,(N=0,1,2,),(3)单独旋转检偏镜,可看到各条等差线均在移动。当被测点附近的整数级等差线N 通过该点时,检偏镜的偏振轴转过了角而处于A的位置,通过检偏镜后的偏振光为,将 代入上式,得,或,如检偏镜向某方向旋转角1,使N级条纹移至测点,则测点的条纹数为,(105),移至测点,则测点的条纹数为N如检偏镜向另一方向旋转角2使(N1)级条纹(向低一级),(106),-,第四节 等倾线的特征,、自由曲线边界上的等倾线,等倾线与边界相交时,则交点处模型边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差 绘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3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