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理论要义.ppt
《法学基础理论要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基础理论要义.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学基础理论要义 李腾庆 律师,一、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规定人们权利义务,确认发展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工具。,二、法的本质,法的本质1、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3、其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三、法的特征,(一)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行为关系是法律调整的对象 法律通过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还是行为?是调整社会关系,但法律最终是通过调整人的行为来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 2、法律的规范性 规范:是指人们行为的标准、模
2、式、尺度。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三、法的特征,(二)法律是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和解释的社会规范 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1)制定(2)认可:赋予早已存在的习惯、道德、宗教、习俗等予以法律效力;加入国际条约等国际法规范;对具体判例赋予法律效力。(3)法律解释,三、法的特征,(三)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 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内容(1)法律规范中和行为模式:是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2)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是怎样行为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
3、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三、法的特征,(四)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法律的实施是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2.国家强制力: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机构。,四、法律要素,(一)法律规则(二)法律原则(三)法律概念,四、法律要素,(一)法律规则 1、它是法律中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明确法律效果的一般性规定。解释:所谓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明确法律效果,是指某些事件或行为发生之后,可能会导致某种权利或义务的产生、变化或消灭,也可能引起某种
4、法律责任的出现。例如,杀人者死;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可以结婚。这些就是法律规则,在这里,“杀人、达到法定婚龄”就是一种事实状态,而“死、可以结婚”就是前述各种事实状态一法律上所引起的效果。,四、法律要素,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1)假定:适用该规则的条件 例:夫妻间有继承遗产的权利。在这一法律规则中,其适用条件(假定)是配偶已死亡且有遗产。如配偶健在 自然不能主张遗产继承。(2)处理:是权利义务规定,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表达方式:可以、有权、应当、必须、不得、禁止等。(3)后果:是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即法律后果。,五、法的
5、形式,(一)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外在表现形式(二)法的渊源的几种主要形式 1、制定法 2、判例法 3、习惯法 4、法理 5、国际协定和条约(三)中国法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章 4、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 8、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 9、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六、法的一般分类法,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2、实体法和程序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4、一般法与特别法 5、国内法和国际法,七、法的效力,(一)法的效力层级1、一般规则: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效力。2、特殊规
6、则:(1)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这是对同一制定主体制定的法而适用的规则,对于不同主体制定的法,其效力按层级规则确定。(2)新法优于旧法。也是对同等级法而言。(二)法的效力范围1、法的对象效力范围:即适用哪些人2、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即法在哪些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效力。3、法的时间效力范围:即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及溯及力问题,八、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二)中国的法律体系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法与非诉讼法,九、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1
7、、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特征(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如原始社会中的婚姻关系、亲属关系等因无法律规范调整,因而不属于法律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权利义务为纽带。如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因无权利义务内容,也不属于法律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二)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权利和义务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活动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通常以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九、法律关系,(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权利能力: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公民的权利能力:(1)一般的权利
8、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2)特殊的权利能力: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法人依法成立,终于法人解散或撤销。2、行为能力:是指法律承认的由法律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自然人的 行力能力分类:(1)完全行为能力人。(2)限制行为能力人。(3)无行为能力人。法人的行为能力:自成立到终止,始终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故其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是一致的。,九、法律关系,(四)法律关系客体1、概念: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又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例:一支笔的买卖:笔和价金是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2、法律关系客体的形态(1)物(2)行为(3)智力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 基础理论 要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