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ppt
《模块-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21讲识记文学常识 第22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四模块认记文学常识和 名句名篇,第21讲识记文学常识,第21讲 真题体验,“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近几年,文学常识越来越多地进入高考试题中,如考查中国重要作家的朝代、籍贯、代表作、文学主张等,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创作风格等。因此,复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熟知课文的注释,还应有对文学史大纲的适当延伸。同时,这一考点还包括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因此,还必须注意对文体知识的把握。而考点要求中的“重要”,也提示我们要掌握的文学常识是指那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及文学史实。尽管2009年的18套试题中只有北京卷、福
2、建卷、江西卷、湖北卷、重庆卷、上海卷等六套试题进行了考查,2010年的18套试题中,只有北京卷、江苏卷、湖北卷、福建卷、重庆卷、江西卷五套试题进行了考查,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忽视这一考点。这一考点的知识,识记是根本,理解是关键,细心是保证。文学常识的常考题型:改错题、选择题、填空题。虽然分值低、知识多,但在高考每分必争的情况下,也不能轻言放弃。,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解析】C本题考查对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近年高考题中,2005年的重庆卷,2006年的浙江卷,2007年的北京卷,2008年的浙江卷,2008、2009、2010年的北京卷均采用这种形式。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著名作
3、家及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等各方面的知识。本题四个选项内容涉及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作品的体裁、主人公及作者。C项塞万提斯应该是西班牙的小说家。这个错误非常明显,故本题难度不大。,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1)裴多菲(2)荷花淀,【解析】近几年采用这类题型的省份较多,2005年的浙江卷,2006、2007年的辽宁卷、重庆卷、湖北卷,2008年的重庆卷、湖北卷,2009年的重庆卷、湖北卷,2010年湖北、江西卷等都采用这种题型。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等。本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都在考试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第21讲 真题体验,【答
4、案】长篇小说项链,【解析】本题考查了小说的常识和课本中学过的重要作家的作品,题目比较简单。,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1)法国(2)围城,【解析】除了围城(方鸿渐)不是直接出自课本(与课本有关系)外,其余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香山居士,【解析】对于像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识记他的字、号应不是难事,我们还可以把他与李白、杜甫的字、号对比来记。,第21讲 真题体验,第21讲 真题体验,【答案】1.宋初晚唐(答唐、唐朝、唐代也可)2林家铺子子夜3.萨缪尔贝克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答伍尔夫也对,伍也可写成吴,夫也可写成芙),第21讲 真题体验,【解析】本
5、题属于不常考题型,复习时仅供参考。1.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茅盾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著名的作品有代表作子夜(长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短篇)。3.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之所以成名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女作家,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第21讲 考点精讲,第21讲 考点精讲,2.外国作家
6、作品。外国作家作品重点考查重要作家的国别、作家与作品的精确对应,并适当延伸到经典作品涉及的人物、背景和主题等。可以从五个方面了解并记忆:名比较复杂,记通常说法,有的是姓,有的是名。时政治时代、文学时期等。地国籍。作作品(名称、内容甚至是细节)、理论、流派等。评某家某人、他人的评价等。3.文学体裁知识。文学体裁知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品的体裁分类,外国文学中经典作品的体裁,古今中外作家的风格和流派。包括类别、概念、特点、代表例子等方面的识别与记忆。,第21讲 考点精讲,4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对于这些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创作时代、代表作品、作品体裁以及作品的有关内
7、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他们的国籍、代表作品、作品体裁以及作品的有关内容。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四分法”所说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类别;除此之外,还要对古代文体知识有明确的了解,如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代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及特点,各种古代散文特点,古典戏剧与现代戏剧的不同之处等等。,第21讲 技法点拨,一、穿针引线记忆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线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穿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8、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是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第21讲 技法点拨,二、积少成多记忆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
9、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三、自编口诀记忆法平时背诵诗
10、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第21讲 技法点拨,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初唐四杰,卢骆王杨。山水田园,王维浩然。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涣昌龄,高适岑参。李
11、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明清小说,三水西红,第21讲 技法点拨,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花边文学这些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第21讲 技法点拨,四、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
12、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第21讲 技法点拨,五、及时复习记忆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人记忆后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一定要及时。一般地说,背诵后的第二天就应及时复习,然后间隔两天复习一次,再间隔一周复习一次,即间隔时间逐渐拉长。注意复习的最佳时机是:将忘未忘时。如果等遗忘了再去复习,那就相当于第一次背诵,费时费力。六、认真完成课时训练与检测清单课时训练与检测清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知识系统。通过训练,检查出知识盲点,用红笔标出,定期巩固,这样复习的针对性会更强,效率会更高。,第21讲 技法点拨,第22
13、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22讲 编读互动,“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其中的“常见”指的是我们背诵过或熟悉的,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扩大范围。“名句名篇”指的是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中的重要语句。考查默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以前的默写以名句为主,但近年来的趋势是不止考名句,更有为了能全面考查对名句名篇的掌握,而考整段甚至整篇(首)的,也有为了拓展学生的积累范围考少量非名句的。这一考点的知识性要求强,能力考查较为专一。鉴于这一考点的特殊性,在默写名句名篇时特别要做到“三清”“三不”: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需提醒的是:选做题按要求做,多做不会更保险
14、,做准才是关键。2009年、2010年18套高考试题都涉及这一考点的考查,少的有5分,多的则有8分,足见命题人对此部分的重视,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就重视起来。,第22讲 真题体验,第22讲 真题体验,【答案】(1)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不预则废白云千载空悠悠芳草萋萋鹦鹉洲(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荒于嬉毁于随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第22讲 真题体验,【解析】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记忆,不仅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而且还要适当延伸。这种题型是当前的主要题型,由原来的简单填空题变化而来,要求根据提示或上下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命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对名篇整篇的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块 识记 文学 常识 名句 名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