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一章.ppt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一章.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腐蚀,绪 论 金属材料是现代最重要的工程材料。物理性能: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耐磨损,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等。工艺性能:铸造、焊接、锻造、机械加工等,一:金属的变质和破坏 金属材料制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将受到不同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坏。金属结构材料的损坏形式:断裂、磨损和腐蚀。断裂:是指金属构件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塑性极限而最终的破坏.使构件丧失原有的功能。例如轴的断裂,钢丝绳的破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断裂的轴可以作为炉料重新进行熔炼,材料可以再生。,磨损:是指金属构件和其它部件相互作用,由于机械磨擦而引起的逐渐损坏。最明显的例子是火车的车轮与
2、钢轨间的磨损。在某些情况下,磨损了的零件是可以修复的,例如,用快速笔刷电镀法可以修复已轻微磨损了的车轴。腐蚀:是金属材料或其制件在周围环境介质的作用下,逐惭产生的损坏或变质现象-化学变化。金属材料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现象之一。在机器设备的损坏中,腐蚀与磨损经常是“狼狈为奸”,同时进行。,二:腐蚀的定义 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引起的破坏与变质 金属腐蚀是金属在环境中,在金属表面或界面上进行的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结果使金属转入了氧化(离子)状态 这些多相反应就是金属腐蚀研究的对象,三:金属腐蚀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 差不多从人类有目的地利用金属时起,就开始了对金属腐蚀及防护技术的研究。从已发掘出的
3、秦始皇时代的青铜剑和大量的箭簇来看有的迄今毫无锈蚀。经鉴定,在这些箭的表面上有一层含铬的氧化物层,而基体金属中并不合铬。很可能,该表面保护层是用铬的化合物人工氧化并经高温扩散处理取得的。,金属腐蚀的现象的解释是首先从金属的高温氧化开始的。1.十六世纪五十年代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曾指出,没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烧灼过的金属的重量仍然保持不变,并证明,金属的氧化是金属与空气中活泼的氧化合所致。2.1830-1840年间法拉第首先确立阳极溶解下来的金属的重量与通过电量之间的关系,还提出了在铁上形成钝化膜历程及金属溶解过程的电化学本质的假说3.1830年德拉.李.夫在有关锌在硫酸中溶解得研究,第一次明确地
4、提出了腐蚀的电化学特征的观念(微电池理论)。4.1881年卡扬捷尔研究了金属在酸中溶解的动力学,指出了金属溶解的电化学本质。,5.在二十世纪初,经过电化学、金属学等科学家的辛勤努力、通过一系列重要而又深入的研究确立了腐蚀历程的基本电化学规律。,四、金属腐蚀分类按腐蚀形态分类1全面腐蚀(General Corrosion)或均匀腐蚀(Uniform Corrosion)2局部腐蚀(Localized Corrosion)(1)电偶腐蚀(Galvanic Corrosion)(2)点蚀(Pitting)(3)缝隙腐蚀(Crevice Corrosion)(4)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5、Corrosion)(5)剥蚀(Exfoliation)(6)选择性腐蚀(Selective Corrosion)(7)丝状腐蚀(Filiform Corrosion),五:研究材料腐蚀的重要性及控制,第一章 金属与合金的高温氧化,重点:Ellingham平衡图2.金属高温氧化的历程,物质在氧化膜内的传输途径3.氧化膜的P-B比4.氧化膜的晶体缺陷 哈菲原子价规则5.Wagner理论6.合金的氧化形式7.提高金属抗氧化途径,引言一:高温氧化定义 金属在室温或较低温干燥的空气中,因为反应速度很低,相对稳定一些。但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当金属在高温下与含氧、含硫、含卤素等的气体接触时
6、,会发生反应,在其表面上生成氧化物、硫化物、卤素化物等固体膜。-在高温下是不稳定的。,在高温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之为高温氧化或高温腐蚀,金属或合金的高温腐蚀可根据环境、介质状态变化分成:气态介质、液态介质和固态介质腐蚀。其中以在干燥气态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的研究历史最久,认识全面而深入,本章重点介绍金属(合金)高温氧化机理及抗氧化原理。,一般来说,室温下电化学腐蚀占主要地位,而高温下高温腐蚀占主要地位,二:高温氧化过程:金属的高温氧化是从气体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开始。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气体首先以分子状态吸附在金属表面,然后物理吸附的分子氧变成吸附的原
7、子氧扩散,与金属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变成O2-,并最终以O2-的形式结合到氧化物晶格中去.参与反应的气体最终将以化合物的形式固定在金属表面。,1.1 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判据 从热力学得知,任何自发进行反应的系统的自由能必然降低,而熵增加。如果将一金属M置于氧化环境中,则该金属的高温氧化反应为:,由于MO2和M均为固态纯物质,活度均为1,求解给定温度下金属氧化的分解压,与给定温度下氧分压比较就可以看出金属氧化物的稳定程度。,一: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1.Ellingham平衡图(1)可以直接读出在任何给定温度下,金属氧化反应的G值。G值愈负,则该金属的氧化物愈稳定,即图中线的位置愈低,它所代表的氧
8、化物就愈稳定。(2)可以预测一种金属还原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可能性。G值愈负,则该金属的活性越高(3)从平衡氧压的辅助坐标可以直接读出在给定温度下 金属氧化物的平衡氧压。M+CO2=MO+CO pCO/p CO2,2 金属氧化物的蒸气压 物质在一定温度下都具有一定的蒸气压。当固体氧化物的蒸气压低于该温度下相平衡蒸气压时,则固体氧化物蒸发。蒸气压与标准自由能的关系:,蒸发热愈大,蒸气压愈小,固态氧化物愈稳定 2.金属氧化物的熔点 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熔点低于该金属的熔点,因此,当温度低于金属熔点以下,又高于氧化物熔点以上时,氧化物处于液态,不但失去保护作用,而且还会加速金属腐蚀。,1.2金属的氧化膜
9、一:金属高温氧化的历程-Fromhold模型图 1.吸附2.氧渗透溶解形成氧化物薄膜或氧化物核。氧化物的形成与金属表面形态有很大关系。3.氧化膜就将金属与气体分离开来,进一步反应将通过粒子的扩散使反应继续下去.相界面上存在着缝隙,空洞,裂纹等会加速金属的氧化.,扩散动力:电位梯度和浓度梯度,金属一旦形成氧化膜,氧化过程的继续进行将取决于两个因素-类似固相反应:(1)界面反应速度,包括金属氧化物界面以及氧化物/气体两个界面上的反应速度,(2)参加反应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速度 这两个因素实际上控制了继续氧化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控制了进一步氧化速度。在氧化初期,氧化控制因素是界面反应速度,随着氧化膜的
10、增厚,扩散过程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继续氧化的速度控制因素。,二:金属氧化膜的继续生长 反映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一般可有三种传输形式:(1)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2)氧单向向内扩散(3)两个方向的扩散。,反应物质在氧化膜内的传输途径:(1)通过晶格扩散-空位扩散:温度较高,氧化膜致密,而且氧化膜内部存在高浓度的空位缺陷的情况下,如钴的氧化。(2)通过晶界扩散。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晶界扩散的激活能小于晶格扩散,而且低温下氧化物的晶粒尺寸较小,晶界面积大,因此晶界扩散显得更加重要,如镍、铬、铝的氧化。(3)同时通过晶格和晶界扩散。如钛、锆、铅在中温区域(400一600)长时间氧化条件,空洞扩
11、散晶界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 当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时,相当于金属离子空位向金属氧化膜界面迁移。如果氧化膜太厚无法与金属基体保持良好的接触,这些空位凝聚在膜界面上形成孔洞。若金属离子通过氧化膜的晶界扩散速度大于晶格扩散,则晶界地区起到了连接孔洞与外部环境的显微通道作用。这种通道将允许分子氧向金属迁移,并在孔洞表面产生氧化,形成内部多孔的氧化层。,三:金属氧化膜的保护性与完整性 1.保护性 金属氧化时在其表面上形成了一层金属氧化膜,并以此把金属与气态环境隔离开来。但是,由于金属氧化膜的结构与性质各异其保护能力差别就很大。例如,在定的温度下,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存在状态可能不同。在1093于大气中Cr,V
12、均被氧化,而它们的氧化物的状态就各不相同:,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固态氧化膜都有保护性。,2.氧化膜的完整性(毕林彼得沃尔斯PillingBedworth)原理也称P-B比)-是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必要条件。(1)氧化膜应力 氧化膜内普遍存在应力。应力是造成氧化膜破坏的直接原因。氧化膜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应力:生长应力和热应力。生长应力:氧化膜恒温生长时产生的应力 热应力:当氧化温度变化时,由于金属与氧化物的线膨 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应力。,例如:表面形状对应力的影响 在凸表面上,阳离子扩散占优时,新的氧化膜在气体膜界面上生成。由于氧化膜要与基体金属保持结合,膜要随金属膜界面向半径减小方向移动,这样膜内
13、就会产生压应力-一般不会破裂。如果凹面,阳离子扩散占优时,膜内就会产生张应力-可能破裂,(2)PB原理-单纯从体积关系对应力影响来考虑 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必要条件:氧化时所生成的金属氧化膜的体积(VMO2)与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VMe)之比必须大于1.,M金属氧化物的分子量;n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原子个数;A金属的原子量;m-氧化所消耗的金属重量;dMe及DMeO2分别为金属和金属 氧化物的密度;,只有当PBl压应力,金属氧化膜不易破裂才可能具有保护性。当PB 1时,膜脆容易破裂,会丧失了保护性,例如,钨的氧化膜的PRB比为3.4,保护性差。当PB 1张应力,所生成的氧化膜不完整因此不可能完全覆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腐蚀 防护 第一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