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欣赏总结.ppt
《旅游资源欣赏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资源欣赏总结.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旅游资源概述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学理论最早形成于国外。当它被引入到中国时,对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出现了歧义,而旅游资源便是其中之一。在英文中,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es)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专家的观点,郭来喜:“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保继刚:“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科院地理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
2、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观点的分析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性。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不管是以单体还是复合体的形式存在,都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是绝对不能移动的。我们的界定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如何理解其内涵?1、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文的(含现代人工创造物);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2、旅游资源
3、的内容不仅非常广泛,而且在发生变化,并不断地丰富和扩大。(能举一些实例吗?)3、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各种物质与精神享受必须是积极健康的。(赌博是旅游资源吗?),二、旅游资源的特征:可观赏性:在美感陶醉中获得精神愉悦,在广闻博见中得到充实自我的精神满足,在移情、寄情中得到释放情感的欲望。区域性:旅游资源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其形成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制约,又反过来反映着区域环境的特色。如,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方与南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迥然不同:北方山水雄浑,建筑体型高大,人的性格粗犷、豪放;南方山青水秀,建筑玲珑剔透,人的性格细腻、灵秀。不可转移性:这是由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地
4、域性的特征决定的。移动的只是旅游者。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判断,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如果利用、保护得当,都是可以延续的,是“出售”不完的。反之,如果利用、保护不当,则很容易遭到破坏,且很难恢复。,三、旅游资源的分类1、根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旅游资源,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地 文 景 观,水 域 风 光,气 候 天 象,生 物 景 观,文 物 古 迹,民 俗 风 情,城 乡 风 貌,现代设施,宗 教 文 化,文 学 艺 术,饮食购物,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山岳形胜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
5、和冰山雪峰等。四大佛教名山:金五台(山西)文殊菩萨道场 银普陀(浙江)观音菩萨道场 铜峨眉(四川)普贤菩萨道场 铁九华(安徽)地藏菩萨道场 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崂山,龙虎山,青城山岩溶景观(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地下的洞穴、暗河与地上的孤峰、峰林、石林及天生桥。如贵州的织金洞、云南建水燕子洞、美国猛犸洞、桂林山水、七星岩、云南石林、贵州黎平天生桥(全 球最长)。风沙地貌 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如新疆乌尔禾风蚀“魔鬼城”和罗布泊“雅丹”(风蚀垄槽)地貌,敦煌鸣沙山等。,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岩岸、沙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等。如大连金石滩海滨,三亚天涯海角,厦门鼓
6、浪屿,号称“海底森林”的中国广西红树林海岸特异地貌 主要指一般地区罕见的独特地貌景观。如贵州马岭河地缝裂谷以地缝、天坑和峰林堪称三绝。火山地貌:五大连池,水域风光:江河溪涧 包括大江大河和小河小溪。如世界最深最长,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发现”的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三峡、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武夷山九曲溪和武陵源金鞭溪。湖泊水库 瀑布泉点 中国三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吊水楼瀑布 中国最宽的瀑布: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世界三大瀑布: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现代冰川 天山冰川,珠峰冰川,四川海螺沟滨海景观 世界较为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有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蓝沙罗特岛、土耳其的
7、南安塔利亚、多米尼加的波多普拉塔、墨西哥的坎昆、韩国庆州的波门湖、泰国的帕塔亚、印尼的巴厘省杜阿岛、美国的夏威夷。,加那利蓝岛(西班牙),南安塔利亚(土耳其),波多普拉(多米尼加),坎昆(墨西哥),庆州波门湖(韩国),巴厘杜阿岛(印尼),普吉岛(泰国),帕塔亚(泰国),宿务岛(菲律宾),槟榔屿(马来西亚),蓝色海岸(法国),黄金海岸(澳大利亚),世界著名滨海旅游度假区,气候天象 宜人气候 天象奇观 冰雪景观 生物景观森林景观 草原景观 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 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 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观:1、科罗拉多大峡谷 2、维多利亚瀑布3、阿拉斯加的冰河湾“冰雪幻境”;4、猛犸洞5、珠穆朗玛峰 6、
8、贝加尔湖 7、黄石国家公园民俗风情 包括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北京龙潭庙会、傣族泼水节、壮族三月三歌节、青岛啤酒节、慕尼黑啤酒节)、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陕北黄土窑洞、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新疆哈萨克毡房、蒙古包)、民族服饰、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民族工艺与民间艺术(苗族蜡染与刺绣、壮锦、杨柳青年画、潍坊风筝),文物古迹 包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古墓葬、古遗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世界七大建筑奇迹:1、埃及的金字塔;2、万里长城;3、巴比伦的“空中花园”;4、罗马大斗兽场;5、亚历山大地下陵墓(利比亚);6、索菲亚大教堂或索菲亚圣殿(土耳其);7、印度泰姬玛哈尔陵。城乡风貌包括古都名城、现
9、代都市、特色城市(“水城”威尼斯、“大学城”牛津和剑桥、“汽车城”底特律、“赌城”蒙特卡洛)、古镇风貌(周庄、西递、宏村)、乡村景观(北京“锦绣大地农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现代设施 包括大型工程设施(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古代水利工程遗迹(四川都江堰古水利工程、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广西兴安灵渠)、文化休闲设施(中国美术馆、中国科技馆、悉尼歌剧院、长春电影城、无锡影视城)、康体娱乐设施(公园、动物园、迪斯尼乐园、欢乐谷、苏州乐园)宗教文化包括宗教建筑(寺、教堂)、宗教活动(麦加朝圣、开斋节、佛教的开光和诵经仪式)、宗教艺术(壁画、石刻、雕塑),文学艺术包括文学名作与神话
10、传说、楹联题刻与书法绘画(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园林艺术与城市雕塑(昆明世博园、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铜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铜像)、戏曲影视与杂技武术。饮食购物 包括烹调技艺与美味佳肴(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云南“过桥米线”)、特产名品与旅游纪念品、现代商厦、特色市场与著名店铺(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南京夫子店古玩字画市场),2、按照旅游资源市场特征及开发现状进行的分类1潜在的旅游资源 2现实的旅游资源 3现代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 3、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世界级旅游资源 国家级旅游资源 省级旅游资源 市(县)级旅游资源,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全国目前已有500多个风景区
11、,其中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20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文保单位1000多处,森林公园1200多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近300座,自然保护区近千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百多个。,第二章 旅游审美原理与方法,(一)旅游审美的概念旅游审美:是指作为主体的旅游者对作为客体的旅游资源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关照(感知和体验)、鉴赏和探求等,从而得到感官上、情绪上和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即对旅游资源的审美。,(二)旅游审美的要素,1、感觉:(1)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官(如眼、耳、口、鼻、舌等)的活动,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12、2)美感的形成:形成美感的两个前提:A、人的感觉是美感的前提;B、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的源泉。形成美感的过程:客观世界(旅游资源)人的感觉(如视、听、嗅)美感。2、知觉: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经过分析、综合、联想而转化来的,它比感觉复杂、完整,是多种感觉的结合。,3、思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产生了“想象”和“理解”。这样,对旅游资源的欣赏就更深刻、全面,“想象”和“理解”越丰富、越多,从旅游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多。4、情绪: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
13、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情绪发生时,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点。如当我们徜徉于青山绿水中时,总会心花怒放,顿感欢愉。对旅游资源的高质量的欣赏,往往是那种情化为景,景溶于情,情景交融的“审美情绪力”的高度体验。,5、情感:钱今昔教授认为对旅游资源还有更高一层的审美因素,即“情感力”。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与人的立场、观点有关,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特点。,1、情感与情绪的联系:外部表现都是喜、怒、哀、乐等。2、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而情绪 具有情景性、短暂性的特点。,(三)旅游审美感受的
14、层次,1、悦耳悦目 旅游审美的悦耳悦目以感性、直觉为特征,以生理快适为基础,印象短暂、不稳定。这种旅游属于“物游”(兴游)层次。2、悦心悦意 旅游审美的悦心悦意以知性、理解为特征,印象深刻、持久、稳定。这种旅游属于“心游”层次。3、悦志悦神 旅游审美的悦志悦神在崇高感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审美境界:物我同一、大彻大悟。这种旅游属于“神游”层次。,二、旅游审美的类别及自然景观的审美特质,(一)旅游审美的类型 旅游审美领域大体可分为自然领域、社会活动领域和艺术领域,在展开的过程中相应形成了自然审美、社会审美和艺术审美三种类型:1、自然审美 自然审美是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物态审美,如风景名山泰
15、山、风景水体杭州西湖等,山水诗文等)。自然景观的旅游开发应尽量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天然美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2、社会审美 社会审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道德伦理、习俗礼仪、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劳动和社会产品之中。3、艺术审美 艺术审美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作品发生的“同构”关系。旅游活动中艺术审美的特点:(1)艺术审美具有主导性与强制性(如雕塑的欣赏,导游介入审美过程意义重要);(2)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内在意蕴;(3)艺术审美对于旅游者的反馈影响独特而深刻。,(二)自然景观的审美特质,1、形象美:旅游资源的形象美,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
16、、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1)“雄”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雄”美一般是指相对高度与气势之美,形象高大壮观,气势磅礴。如泰山骤里于齐鲁大地之上,大有通天之势,给人以高大雄浑的视觉意象,素有“天下雄”之美誉。除山体以外,水体也能产生雄(伟、壮)的形象。水的雄壮在于水面的辽阔和水势的激荡(如钱塘江潮、黄河壶口瀑布)。若山水之结合,更能产生“雄”的特征,如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的“夔门天下雄”,与陡峭的高山和奔腾的急流均是分不开的。自然风景中的这些雄伟、壮观的形象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主要是赞叹、震惊、崇敬、愉悦。雄伟之美使人产生仰慕(敬畏)之情,增人豪情壮志,催人奋发进取。,(2)“奇”美的
17、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奇”美一般是具形态幻怪离奇的特点,给人千变万化,出人意料之感。如有“天下奇”美誉的黄山,以石奇、松奇、云奇、泉奇而著称。奇特之美的景观能愉悦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智慧,激励人们追求和探索。(3)“险”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险”美一般是指形态陡峭、气势险峻、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窄。如华山体势险峻,险境环生,素以“天下险”闻名。(4)“秀”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秀”美一般指具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地表,山水交融,色彩葱茏,生机盎然,形态别致丰满,轮廓线条柔和优美。如享有“天下秀”美誉的峨眉山、桂林山水。风景中秀美的形象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主要是甜美,安逸,舒适。秀美景观使人悠然自
18、得,心绪平和,愉情养神。,(5)“幽”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幽”美一般是指以丛山深谷、山间盆地为地形基础,辅以铺天盖地的高大乔木,构成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环境的景观,清静幽深。如青城山享有“天下幽”的美称。幽景给人的审美感受是恬静、舒适、超逸,使人悠闲自得、超然物外,助人潜心静思,最易养性颐情。(6)“奥”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奥”美一般是指比幽景更为复杂深远、封闭僻远的空间环境。如“一线天”景观以及号称“天下奥”的武陵山区。(7)“旷”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旷”美一般是指视野广阔开朗的景观。如辽阔的水域、草原、空旷的田野,以及登高远眺所及大面积景区,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青海湖。旷
19、远之美的景观,给人的审美感受与美育功能是使人视域空间开阔,心境开朗豁达,行事干练沉着。,(8)“野”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野”美一般是指未受人类干扰、雕饰破坏的原始自然景观。如原始森林,青藏高原,九寨沟风景区等。具有天然野趣之美的景观给予人的审美感受和美育功能是,具有自由自在之趣,苍凉悲壮之慨,助人童心不泯,使人心灵净化,促人率直磊落。2、色彩美:旅游资源的色彩极其丰富,五彩缤纷。这些色彩主要是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雾云霞及阳光构成,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色彩美主要包括:山色、石色、天色、水色、植物色等。色彩美最易于被人直观感受,对旅游者最富有吸引力。美丽的色彩能给游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20、,乃至令人振奋、神往、想象。,(1)山色 山色系指山体的混合色、调和色,体现山体的整体色彩。淡云薄雾常给山岳敷上一层调和色,是群山的色彩变得柔和、淡雅和协调。童话世界四川九寨沟,上帝的调色板新疆喀纳斯湖(月亮湾),色彩的王国四川黄龙彩池,醉人的秋色(2)石色 系指山石因岩石种类、所含矿物质成分、风化程度等各不相同,而显现出的色彩。石色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个山体的颜色。火焰山、澳洲巨石(3)天色 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不同的天气和时间,会使天空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这就是天色。天色的变化,赋予大自然不同的色彩,使旅游资源产生不同的美感。(4)水色 水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所含矿物质及洁净程度
21、的不同,或者受天色及周围自然景物的影响而产生丰富的色彩。(5)植物色 指树木花草所呈现的色彩,是自然界最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色彩,万紫千红。白桦林 竹海 野花 荷兰郁金香,3、动态美 自然风景中的动态美,主要是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云雾的运动等自然景观所构成的。自然界中的风是形成动态美的主要动力之一。在特殊情况下,空间位置并未得到改变的物体(即静止不动的物体)也能产生动态感(如雁荡山的灵猫捕鼠)。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想象力丰富的人,往往善于发现动态美,更能欣赏动态美。4、朦胧美 朦胧美是相对清晰而言的,如透过云雾看风景时,云雾中的景物若隐若现、模模糊糊、虚虚实实,使人产生神秘、幽邃、玄妙之感,易
22、引起观赏者许多遐想,这就是朦胧美所致。朦胧能使物体界线显得模糊,轮廓显得柔和,给人以虚无飘渺之感。云雾中的神女峰,雾霭中的村落,游览中要想采获丰硕的朦胧美果实,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变被动接受的欣赏心理为主动创造的欣赏心理,展开想象这个自由翱翔的翅膀。5、听觉美:指在特定环境中,旅游资源能给人以悦耳动人的音乐般的感受。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鸟语、风声、钟声、水声等。6、嗅觉美:指嗅觉器官受到刺激所产生的欢快的、令人陶醉的感受。如花的芳香、陈酿、丰美的肴馔、水果、清新的空气等,都能给人以嗅觉美的享受。7、协调美:主要指以自然风景为基础,渗透了人文内容的景观美。主要类型有:物态协调美:是指人类为了审美的需
23、要,对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修建亭、台、楼、阁),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旅游资源的审美效应。心理协调美:是指通过自然风景联系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来反映崇高的风尚、道德、伦理、情操、美好的心灵等,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进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自然风景美中除上述七种表现形式外,还有质感美、巧合美、韵律美(如长江三峡宽窄相间,有收有放,节奏感韵律感强,像音乐一样,在紧张的节奏后突然来个舒缓的,抒情的)等,它们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美,吸引着人们去发现,去研究。,三、风景审美方法,如何有效地观赏风景呢?简单地说,离不开知识、方法、距离、角度、时间和情感。五点基本方法,即“观
24、景先知,动静结合,变换视位,选择时机,抓住特点,调动情感”。一、观景先“知”当你要到某一风景地游览时,应先了解一些该风景地的景物特点以及风景地的有关知识。只有对观赏对象有较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游览,以便核对、充实、深化已有的认识,从而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如对道教名山武当山的游览)。二、动静结合 即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这两种观赏方法,主要是视游览的对象的特点与性质而定。三、变换视位 变换观赏的距离、方向、高度、角度。四、选择时机 把握景物特点,因时制宜地进行观赏。五、抓住特点 如景观的雄、奇、险、峻、秀、幽、旷、野等特点。六、调动情感 讲究情景交融,做到观景生情,
25、以景悟情,以景激情,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风景审美方法例举,一、定点散点法:(一)定点透视法静态观赏。指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准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视距不同,视象不同。视角不同,视象不同 如:乐山睡佛。骆驼山(从山的东面看)狐狸山、象鼻山、阿诗玛、熊湖、雁荡山剪刀峰(二)散点透视法动态观赏。指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观赏的流动性。如欣赏长江三峡、漓江山水。二、分离欣赏法:指在旅游资源审美中,将特定的对象从周围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剥离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如:象鼻山,三、联想想象法:联想想象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它可使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资源 欣赏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