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的思考.ppt
《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的思考.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的思考,主要内容,1、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2、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3、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4、健康教育与护理实践,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何谓健康教育?健康教育(client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活动过程。,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何谓健康教育关键词:健康:两个维度施教者/受教者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育(培养):行为改变,习惯养成,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健康(health)WHO(1948年成立宣言)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健康是每天生活的
2、资源,并非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概念,强调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以及个人躯体的能力。”,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气候、水、土)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机体的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如消极的情绪生活方式因素占全部死因的44.7%卫生保健设施因素,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是人们采取行动预防和对抗疾病的过程。它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发现问题、改善环境和行为及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方法,消除、减缓或改变疾病过程。,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采取行动提高生活
3、质量。其目的是发挥健康潜能,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WHO指出:健康促进是赋予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自身健康能力的过程。,健康教育及相关概念,“健康促进就是组织社区努力针对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完善社会机构以保证有利于维持并增进夹克的生活水准”。“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及任何能促使行为和环境转变为有利于健康的有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统一体”。(美国联邦办公署,1979)“健康促进是一门帮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以达到理想健康状况的科学和艺术”。“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的战略,规定个人和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WHO,1986)“健康促进是促使行
4、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健康促进概念的演变,卫生宣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全球框架,1946年WHO指出:“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不论人们的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或社会地位如何。”1977年制定了“健康为大众”的政策1978年发起了以“延长每一个人的健康期望年龄:使人们拥有平等的健康保健机会;实现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健康平等;使健康成为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健康促进运动。1981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策略1986年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提出了渥太华宪章明确了健康促进的概念和策略1997年第四届健康促进国际大会以“新时期的新角
5、色,将健康促进带进21世纪”为主题,发表雅加达宣言,健康教育的全球框架,健康促进行动的内涵(5项策略)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重新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和措施,健康教育的全球框架,21世纪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标提高社会对健康的责任感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巩固和扩大有利于健康的伙伴关系增加社区的能力并使个人参与保证健康促进的所需要的资源行动起来组建全球健康促进联盟雅加达宣言,健康教育的全球框架,“曼谷宪章”号召要承诺:使促进健康列为全球发展议程的中心地位使促进健康作为所有政府部门的基本责任使促进健康作为社区和民间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使促进健康是一项良好合作实践的要求从而达到健康
6、为人人的目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健康教育的全球框架,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医院项目始于1988年,是基于1986年渥太华宪章1991年布达佩斯宣言正式确立健康促进医院概念1996年,关于医院体制改革的卢布尔雅那宣言关于健康促进医院的维也纳建议是在传统的医院背景中发展健康促进,鼓励医院实施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政策,鼓励为医护人员和病人创造有利健康的支持性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倡导建立健康促进医院国际网络。,健康教育的全球框架,医学模式转变导致服务的转型重新定位健康服务1.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健康为中心2.从个体服务转移到以社区为基础的群体服务3.从对疾病的干预转移到对危险因素的干预4.从生物学因素
7、转移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5.从防、治分离转移到综合性、整体化服务6.从单一的技术服务发展到社会性服务,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社会学习(认知)理论(Social Learning(Cognitive)Theory,SLT)自觉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需要层次理论Orem的自理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社会学习(认知)理论(SLT)主要观点人类行为的产生是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本身相互影响的、能动的过程。一个新行为的获得和维持决定于3个方面:行为的能力即有执行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效能预期值的高低即对自己能够成功地执行某行为的自信程度结果预期值的高低即对执行某
8、一行为应有的作用或后果的相信程度,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自觉效能理论1977年由Bandura教授提出,是从社会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主要观点自觉效能是个体因素中唯一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它决定个体能否产生某种行为,以及个体改变和维持某行为的努力程度和精力投入的程度自觉效能理论中还包括可提高自觉效能的策略,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论(Abraham Maslow),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需要、动机和行为的过程模式,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Orem的自理模式博士于1959年首创“自理模式”的理论框架,1971年,Dr.Orem在论述自我护理中,认为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健康教育的理论
9、框架,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并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最早得到应用和发展。健康信念模式遵照认知理论原则,首先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因素1、产生“恐惧”知觉到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知觉到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2、对行为效果的期望知觉到益处(percei
10、vedbenefits)知觉到障碍(perceivedbarriers)3、效能期望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善于寻找其他可借助的力量,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健康信念模式遵循以下步骤: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知觉到效益知觉到障碍自我效能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计划制定模型(PRECEDE-PROCEED模型)参与式研究(Participatory Research),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DSMP课程”由美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健康 教育 方法 效果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