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与心理健康.ppt
《恋爱与心理健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恋爱与心理健康.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电工程系 汽制1301,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会我们重新做人。莫里哀,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一条平坦的路。莎士比亚,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列夫托尔斯泰,审视象牙塔里的恋爱现象,一、恋爱现象分析二、恋爱前的准备三、恋爱后的升华,一、恋爱现象分析,(一)特点1、低龄化2、公开化3、浪漫化4、草率化5、冲动性,1、低龄化 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
2、。,2、公开化 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3、浪漫化 据调查反映,大学生的恋爱,36.2%看中的是对方的人品;31.8%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8.5%注重能力,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是学习、娱乐、人生、社会等,注重花前月下,诗情画意,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日趋强烈。浪漫性的追求自然缺少不了经济的支持。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没有收入但有需要很高消费的特殊群体,没有稳
3、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只能侧重以精神方面来满足对浪漫性的追求。,4、草率化 现在大学生恋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恋爱过程而轻视恋爱结果。据调查,有23.9的同学谈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对他们来说,“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 有”,对于恋爱的未来把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调查中,有36.5的同学觉得无法把握与男(女)朋友的未来,认为未来有太多的变数。这与大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就业方面尚未确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需要正确的引导。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它包含了相当积极的并合乎时代变迁的需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望和追求一种真诚的感情,一种不受世俗因素干扰的纯洁的感情。这是
4、对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观的反叛,它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5、冲动性 大学生处在青春期,风华正茂,个性具有冲动性,因此其恋爱也有很明显的冲动性。一是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有4.2的同学与恋人本来是不认识的,偶然邂逅,觉得好就主动追求,凭一时冲动就做出草率的决定;二是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有时候还有可能冲破理智的防线,偷吃禁果。有5.7%的同学已经和恋人同居了,15.5的同学发生了性关系。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即热恋中的人常常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受情感支配的程度比平时大得多,而理智则处于比较脆弱的地
5、位。因此热恋者总是处于强烈的追求之中。然而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有8.0的同学失恋后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1、解读“爱情”2、了解身心发展规律3、树立正确的择偶观4、选择合适的恋爱时期,1、解读“爱情”,纵观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曾经有多少热情奔放的诗人,思想深远的哲人,用精美的语言、华丽的辞章来讴歌爱情、赞美爱情,赋予它色彩,赋予它诗意。对爱情,这个古老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1、解读“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是超理性主义的爱情观。二是自然主义即泛性论的爱情观。三是性爱与情爱相结合的爱情观。,1、解读“爱情”,一是超理性
6、主义的爱情观。理性主义爱情论认为,爱情仅仅是男女双方精神上的融合,而与性没有任何的关系,柏拉图和黑格尔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们把爱情看作是纯粹的精神,漠视人的欲望。这种爱情观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它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爱情观。以上这些观点都没有对爱情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1、解读“爱情”,二是自然主义即泛性论的爱情观。自然主义即泛性论的爱情观。认为爱情的目的就是性的结合和性欲的满足。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爱情的核心就是性欲,把人类爱情和纯粹动物的性欲等同起来。西方曾经流行的“性解放”,蔑视一切调整人类性关系的行为规范,造成独身者多,离婚多
7、、私生子多,性病和艾滋病迅速流行,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性解放的观念。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曾经流行一时的“杯水主义”也是性欲爱情论的表现。,1、解读“爱情”,三是性爱与情爱相结合的爱情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类推,爱情也具有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爱情的自然基础就是人的生物本性,也就是性欲和性爱的表现.它表现为对恋人的相貌、体态、肤色、音色等生理方面的吸引和的爱恋,也就是“性爱”。爱情的社会基础是指人的爱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对恋人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
8、心理特征的爱,如对恋人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性格、气质、能力等的认同和赞许,尤其表现在对恋人高尚的社会性情感,如爱的羞怯感、道德感、义务感、责任感、审美的高尚感等的强烈倾慕。它满足的主要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就是情爱。因此,爱情是性爱与情爱二者的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两种属性中,自然属性是爱情的前提条件,社会属性是爱情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恩格斯指出,爱情的本质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1、解读“爱情”,所谓的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以互爱为前提,以互相倾慕为基础,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它是人类
9、高级的精神生活。,1、解读“爱情”,爱情的心理结构如图:倾慕怜惜性欲性爱 爱 情理想情操个性情爱,2、了解身心发展规律,大学生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性疏远期、性接近期、向往异性期、恋爱期,大学生恋爱心理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理想对象建构、初恋、热恋、心理相撞调适、感情平静,3、树立正确的择偶观,第一类是精神满足型。第二类是以获得纯粹感官满足为目的之爱情。第三类是以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为标准。三类择偶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纯粹持一种标准的人很少。大多数人择偶是在三种标准的混合中找出自己对理想对象的要求。心理学家曾经调查大量幸福美满的家庭,得出爱情和谐至少需要以下三项保证:相互了解、地位背景相配、气质
10、类型相投。,4、选择合适的恋爱时期,一是心理断乳的完成。二是对性欲具有客观的认识。三是对爱情的真谛有较深的理解。四是具备了失恋的忍耐力。,1、培养高尚的恋爱道德2、处理好恋爱中的几个关系3、解决好恋爱中的感情纠葛4、恋爱中常见心理问题调适,一是要含蓄典雅,不能卿卿我我。热恋中的情侣接触频繁,情切切,意绵绵,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但必须注意情意的表达方式,保持恋爱行为的端庄,显示出含蓄典雅的格调,切不可放纵自己的情感,做出不文明、不雅观的举动。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偶像采取含蓄、谦恭乃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在恋爱中,过分亲昵的粗野方式,超越阶段
11、的非礼行为,都是缺乏道德情操的表现。只有使理性与爱的情感真正融合一体时,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爱情乐曲。,然而,有的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卿卿我我,形影不离,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哪怕头顶烈日,身披风霜,都心甘情愿守候女生楼下,等待女友的出现;除了上课、休息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两个人都厮守在一起,或月下散步,或路边私语,或街上闲逛,或在OK厅里卡拉糊涂的爱。特别是那些网恋的菜虫们,更是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在网络和电话之间来回穿梭,把学习抛向九霄云外。我真佩服他们,爱的魔力是如此强大,爱的话语又是如此缠绵。有的学生疯狂示爱,目中无人,走路时,也许是道路太拥挤,也许怕别人横刀夺爱,你搂着我的腰,我搭着你
12、的肩,两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聊天中,也许是怕女友弄脏了衣服,也许是为了节省校园的空间,长长的石凳不坐,硬是要坐在身上,感受爱的温暖;食堂里,坐在一起吃饭还嫌不够刺激,不够情趣,还得你喂我一勺米饭,我喂你一口菜,共同品尝爱的滋味;风雨中,尽管各自都拿着雨伞,宁可闲置一把不用,也要共撑一把伞,体会雨中的浪漫。,更可气的是谈恋爱谈到了教室里,教室本是学习的场所,恋人们可不吃那一套,也不管有多少同学在自习和学习,我行我素的欢声笑语、歌声不断;有时甚至将其他同学赶走,把门反锁,干脆把教室变成“二个世界”。每当人们看到这些与校园文化极不和谐的爱的风景时,除给予嘲弄的神情以外,要么绕道而行,要么只好闭眼。以
13、至于连来自观念更为开放的日本留学生,对这种行为都大惑不解,感到十分惊讶。问我们的教师中国学生的恋爱行为为什么这样放肆?我们只好无言以对。,二是要专一忠贞,不能朝秦暮楚。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爱情是在友谊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友谊不等于爱情。友谊可以广泛,爱情则具有鲜明的专一性和排他性,爱情包含的特有的情感和义务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中,不允许有任何第三者介入。男女双方一旦建立了恋爱关系,就要经得起时间、空间的考验,经得起困难、挫折的洗礼。如果“脚踏两只船”,搞三角恋爱;或朝秦暮楚,喜新厌旧,今天和这个谈情,明天与那个说爱,企图玩弄别人的感情,实际上也是践踏自己的感情。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校园里也
14、并非少见。根据中国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显示:对多角恋爱的评价,认为“只要合法,对方可以接受,不应受到干涉”的占38%,认为“很正常,无可非议”的占9.5%,两项合计为47.5%;只有46.7%的人认为“脚踏两只船,不应该”。近一半的学生对多角恋爱在观念上持认同态度,表明大学生对恋爱的专一性的要求程度降低。,有一位来自河北的93级的女生,为了保护她的隐私权,暂且不说出她的姓名。在一下就开始和同乡的同学谈恋爱,似乎爱得难舍难分,恋爱一年后,这位女生遇上了学院里一位年轻潇洒的教师,她马上就移情别恋,投入了教师的怀抱,俩人似乎相见恨晚,情意绵绵,又经过了一年多的恋爱,转眼到了三下,这位女生及其父母,都希望
15、她毕业后能分回河北物探局,凭她的学习表现,是不可能的,为了实现女生的心愿,男教师,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调入到物探局工作。这时女生已到了四上了。男教师这一主动,令这位女生及其父母十分感激。可是男教师调出不到一个月,该女生就赖不住寂寞,很快就和同班的一位荆门的同学好上了,此时男教师还蒙在鼓里,毕业前夕,男教师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到学校迎接她,此时的她已人去楼空,不知去向,苦等了20多天,才知道这位女生又有新的所爱了。并且正陪着新的男友,在荆门的老家游山玩水。面对覆水难收,男教师只好带着受伤的心灵,踏上了北上的路程。,对爱情的不忠贞,是道德的沦丧和人格的出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把忠贞、专一视
16、为做人的美德。正义的声音从来是歌颂爱情的忠贞,鞭笞淫乱的抛弃。历史的事实和今天的现实一再证明,那些追求额外贪欲、生活放荡的人,都会受到道德的审判和世人的唾骂;那些忠贞不渝、始终如一的人,则爱情幸福,生活美满。,三是要自尊自爱,不能超越“雷池”在恋爱中理智的向导是爱情的灵魂。爱情的力量也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中孕育,恋人之间特有的神秘感和心灵的振颤是十分珍贵的情感源。如果两性关系的自由放纵,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许多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对传统的贞操观意识相当淡薄,闯红灯、偷“禁果”。有58.8%的学生同意和基本同意“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淡化了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前不久,某高校的海报在醒目的
17、位置,对近来发生的一连串女大学生的越轨事件进行了曝光:一女大学生在深夜学校的花园里与男朋友发生不正当关系,被保安人员发现.一女大学生私自与男朋友在校外租房同居被学校查出两女大学生在市区某歌舞厅当“三陪”女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面对这一件件越轨事件,人们愕然了:现在的女大学生是怎么了?其实大学生越轨行为在各高校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校方明令禁止,一经查出,一律开除。但偷吃禁果者仍大有人在,根据一位研究人员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为期4年的关于越轨行为的心理研究发现,女大学生越轨行为的比例随年级递增:大1:7%,大2:13%,大3:20%,大4:约占1/4。,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我认为主要有
18、3个方面的原因:1是生理方面的原因。2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艺术的潜移默化,对大学生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是心理方面的原因。表现之一,显示爱情的忠诚。有的女生在恋爱过程中,对男友很满意,视对方为梦中的白马王子,怕飞走了金凤凰,于是主动献出贞操,试图以最宝贵的圣地换取最忠诚的爱情。“我怕失去他”。一位女大学生说道,“我很爱他,只要我们发生了关系,他就会负责,再也不会离开我了”。其实,这位女生并没有领悟爱的真谛,爱是相互吸引,她即使用祭献式的真诚栓住了他的肉体,却不可能唤醒他心灵深处酣睡的爱。表现之二,追求情欲的快乐。有的受西方性解放的影响,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视爱情如儿戏,
19、缺乏理智,随意开启情感的闸门。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愿意用这种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我感官的兴奋,为此我不能自持。短短的几页日记,一种被扭曲的心态便赤裸裸的暴露在人们的面前。表现之三,为了个人的私欲。有的追求物质享受,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获取穿戴时髦用品,达到吃喝玩乐的潇洒,用低级卑劣的手段,开发自己的“自然资源”,从此陷入罪恶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一位来自贫穷山区的学生在铁窗里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的智商并不比城市女孩差,我缺少的只是物质,在装饰品上我感到羞涩,我没有优越的家庭做后盾,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我内心失去了平衡,主动到舞厅做起了三陪,以此换取城市女生所拥有的时髦和优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恋爱 心理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6031.html